許婷
摘 要:語文“本體性教學內(nèi)容”是指語文這門學科所特有的、區(qū)別于其他學科的教學內(nèi)容,主要包括語文知識、語文方法以及語文技能。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依據(jù)每篇課文的特點去確定其本體性教學內(nèi)容,然后基于此去開展語文教學活動,這樣一來,才能使自身的教學質(zhì)量獲得顯著提升,從而使小學語文綻放別樣的華彩。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本體性教學
語文“本體性教學內(nèi)容”是指語文這門學科所特有的、區(qū)別于其他學科的教學內(nèi)容,主要包括語文知識、語文方法以及語文技能。而“非本體性教學內(nèi)容”主要包括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教育、思維能力等內(nèi)容,這些教育內(nèi)容是由各學科、學校、學生家庭以及社會所共同承擔的,它們并不具備學科特性,所以教師在確定教學目標的時候,應當圍繞語文“本體性教學內(nèi)容”來確定,只有這樣,才能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和素質(zhì)。
一、基于“本體性教學內(nèi)容”,科學地設定教學目標
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應當基于“本體性教學內(nèi)容”科學地設定教學目標,只有這樣,才能使語文教學更具語文味,從而才能使語文教學的質(zhì)量得到顯著提升。為此,廣大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在自己的教學中切實實現(xiàn)兩個轉變:其一,將以思想內(nèi)容理解為教學核心,轉變?yōu)橐哉Z言文字運用為教學核心;其二,將教師是課堂教學中的主體轉變?yōu)閷W生是課堂教學中的主體?;诖耍處熢賹φZ文課本進行研究,并從中找出最適合學生發(fā)展、最有價值的教學目標來組織教學。
以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釣魚的啟示》這一課為例。教師如果將這一課的教學目標定位為“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把握文章的內(nèi)容,并通過學習本文形成遵守社會公德的意識”,那么教學效果很有可能會不理想。因為《釣魚的啟示》這篇課文具有很強的故事性,其中所蘊含的情感性并不是那么的充足,因此該篇課文并不是十分適合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去體會其中的情感。對此,教師其實完全可以以“父親堅持讓‘我把魚放掉”為切入點,去引導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并基于此,去向?qū)W生滲透道德情感方面的“非本體性教學內(nèi)容”。具體來說,教師可以這樣指導學生去學習:①讓學生默讀1~4自然段,思考父親為什么讓“我”把大魚放回湖里?②讓學生進行交流:引出“道德抉擇”。③讓學生在文中找出父親讓“我”將大魚放回湖里的理由。④教師利用多媒體大屏幕為學生展示有關遵守社會公德方面的名言,并帶領學生齊讀。⑤文章的最后,“我”終于領悟了三十四年前父親的良苦用心。對此,教師可以讓學生發(fā)揮想象,思考假設“我”要給父親寫一封感謝信,“我”會寫些什么?需要注意的是,學生在練習寫信的時候,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去引用先前讀過的名言,借此來培養(yǎng)他們的語言建構與運用能力。
通過上述案例不難發(fā)現(xiàn),在“本體性教學內(nèi)容”的引導下,學生學習的針對性強了很多,這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其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此外,圍繞“道德抉擇”這一主題,學生進行了非常豐富的語言文字訓練,尤其在最后的寫信環(huán)節(jié),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能夠得到切實有效的錘煉,與此同時,他們還會在無形之中形成遵守社會公德的意識。如此一來,整個教學活動少了很多道德說教,多了一些語用訓練,從而使語文教學的“語文味”更加凸顯。
二、發(fā)展“本體性教學內(nèi)容”,引導學生去遷移運用
從語文教學的角度去說,語文課本就好比是一個例子,教師應教會學生憑借這個例子去舉一反三,這樣一來,學生才能活學活用自己所掌握的語文知識。為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有一雙慧眼,能準確地捕捉文本中的語文因素,并且能基于這個因素引導學生進行遷移運用,從而幫助學生將課文中的語言內(nèi)化成其自身語言體系的一部分,進而使之語言能力獲得提升,使之語文素養(yǎng)獲得發(fā)展。
以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草原》這一課為例。當學生品讀完課文、感受到大草原的美好后,教師可以這樣對學生說:“當我讀完第一自然段后,我在這個段落的一旁寫上了這樣一句話——‘草原真美?。∥覑鄞蟛菰?!我相信,當你們讀完這篇課文之后,也一定會有所感想、有所感悟,如果你們能將你們的感悟簡要地寫下來,那么你們所寫的這段文字就叫作批注?,F(xiàn)在請你們試著在課本上寫一寫批注吧?!?/p>
在上述案例中,教師先向?qū)W生介紹了自己寫的批注,之后又向?qū)W生介紹了批注的方法以及批注的定義,最后又引導學生自行對“批注”進行了實際運用,這對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提升具有非常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也能有效深化學生對該篇文章的理解和認識,從而能使教學效率獲得顯著提升。
三、總結語
總而言之,教師如能科學地圍繞本體性教學內(nèi)容授課,就勢必能有效地使自己的教學質(zhì)量獲得提升,從而能使小學語文綻放別樣華彩。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深刻認識到“本體性教學內(nèi)容”與“非本體性教學內(nèi)容”的區(qū)別,只有這樣,才能切實發(fā)揮出本體性教學內(nèi)容的價值。
參考文獻:
[1]張開宇.對小學語文“本體性教學內(nèi)容”的認識及實踐[J].七彩語文(教師論壇),2016(8):32-34.
[2]高婷.例談小學語文本體性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與實踐:以《修鞋姑娘》為例[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6,5(10):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