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晗/四川師范大學
學習歷史,最重要的是掌握正確的研究歷史的方法,同時又要具備真正客觀的研究史學的心態(tài),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更好的學習歷史,更好的體會歷史帶給我們的樂趣。當我們學習和研究歷史的時候,需要理論和方法的指導,吸取歷史帶給我們的教訓,并總結經驗以警醒世人。杜維運先生的《史學方法論》一書可謂是影響深遠,此書詳細地描述了怎樣分析歷史,同時也在字里行間處處顯示出作為一個史學家應該具備的品格和德行。其著作中所用觀點,多與中西史學家史學理論觀點進行比較、批判、吸納,可以說本書也是了解西方史學流派和理論的一個窗口。
《史學方法論》一書分為七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緒論,初學者在閱讀此章后就會對史學理論產生親切感,便覺得不是那么抽象,對于史學理論有了初步的了解。真正的歷史研究不僅僅只是局限于史料的記錄,它更是對于歷史的研究和考證,以及延伸到的學術上的思考。第二個部分就是敘述研究歷史時所使用的方法。在探討方法之前還涉及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歷史是不是科學。杜維運先生在書中也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歷史不是科學,歷史上有相對,也有絕對,歷史上有主觀,也有客觀,歷史沒有定律,但是可以史學家可以在歷史的發(fā)展脈絡里尋找規(guī)律?!笨茖W是有規(guī)律的,是可以預期事物發(fā)展的結果和發(fā)展規(guī)律,是具有確定性的。歷史卻并非如此,歷史是不能夠被預言的,它沒有固定的發(fā)展方向和規(guī)律,有時候也并不會按照人們期望的那樣朝著越來越好的方向發(fā)展。所以說歷史與科學是不對等的,歷史沒有絕對的真理,只有相對的真理。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學習歷史就和科學不沾邊。第三個部分寫的是史料的考證和分析,史料的分析是史學家在研究歷史時必須具備的能力,在研究史料的時候,可以對其做出正確的判斷,不被史料中所記載的內容所影響,造成先入為主的觀念,這也是對于史學家認真研究史料的一種考驗。在分析史料和考證史料時,強調了史學家應該具備的史德和史才,要掌握和運用正確的研究方法。鑒別史料的真?zhèn)问鞘穼W家的重要責任和使命,用科學的態(tài)度去對待史料。第四個部分是寫史學家的自身要求和人生追求。歷史是源遠流長的,史學家所研究的歷史是可以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所以史學家要有寬宏的胸襟和正確對待歷史的客觀立場。史學家對自身也有一定的要求,博古通今,博覽全書,只有博學才能夠不片面,做到真正的真、善、美。史學家的觀點是引導人類走向自由、和平與幸福,也能引導人類趨于集權、殘酷與災難。作者認為寫史應該具有純真精神,對于歷朝歷代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要站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中去分析。事實上,歷史并不是不是一部“成王敗寇史”,歷史決不能屬于勝利者的戰(zhàn)利品。歷朝歷代的更替,是由多方面的客觀因素和主觀因素所造成的,對于前朝舊代的君臣,后世的王朝君主由于為了加強自己的中央集權和統(tǒng)治,大多數情況下都是記載了許多前朝的負面,腐敗的歷史,留下了許多不公正的評價,甚至是歪曲的,掩蓋事實真相的污蔑性的定論。所以研究史學要有純真的想法,不能被現實的名利所左右,也不能因為政治的限制而去發(fā)表偽言論、偽歷史。
歷史是由人類創(chuàng)造的,同時也靠人類去傳承,《增廣賢文》有云:“昔時賢文,誨汝諄諄。集韻增廣,多見多聞。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蔽覀兘裉熘匝芯繗v史不是為了去再現歷史,而是去發(fā)現歷史所隱含的道理,并客觀真實的去看待歷史留給我們的反思?!妒穼W方法論》為我們提供了學習歷史的方法,讀完此書真正的領悟到史學家的偉大之處,史學家要有頑強的自我挖掘,自我挑戰(zhàn)的精神。研究歷史是一門費時費力的工作,但是只要找對方法,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一步一步的前進,做好讀書筆記,善于思辨性的思考,日積月累,循序漸進,而且能夠獲得學習上的成就感,便能夠靜下心來去鉆研。王國維的人生三境對我們學習和研究歷史也帶來了一些啟示:若想深入學習和仔細研究歷史,必須要有執(zhí)著的追求,登高望遠,從而明確目標和方向,對事業(yè)和理想具有強烈的堅持,不懈努力,終有一天必定會達成一個更高的境界。人生就是這樣,總是充滿了各種各樣的疑惑和不解,還有挫折和痛苦,但是只要有不屈的意志,頑強的精神,一定可以跨過艱難險阻,最終實現自己的理想。
杜維運先生的《史學方法論》對中國史的史學理論的影響都是巨大的,對中國史學的研究也起了積極的影響。這本書使人受益匪淺,讓我們能夠在學習歷史的同時,也能體會到史學家的艱辛。史學家的真、善、美,即不會片面的去看待一件事情或者是一個人,從多個角度去探討原因,讓人們客觀的去看待每一件事物,不完全否定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影響,希望歷史朝著一個越來越好的方向發(fā)展的一種向往,使人們對未來也充滿著信心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