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爾濱師范大學西語學院
傳統(tǒng)高中英語課堂上,教師是主講,而學生只是在下面認真聽講。高中英語課堂上,現(xiàn)有的這種教師主導,學生被動學習學習方式,剝奪了學生主動思考和主動學習的機會,不僅會降低高中生的英語學習效率,也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高中英語課堂上“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局限性已經明顯體現(xiàn),如何提高高中英語教學效率,已經成為了高中英語教學的焦點問題。
高中英語情境教學可使高中英語課堂更加生動,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高中英語情境教學方法的必要性可以體現(xiàn)在如下三個方面。
錢學森先生曾闡述道:競爭一直是人才之爭,國際競爭更是如粗,為此國家的發(fā)展就需要有外語專才。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知識經濟已成為人們的共識,為此社會需要大量英語綜合能力強新型人才,這就要求一線教師不算推動英語教學課堂持續(xù)革新。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要重視學生綜合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新課程關注學生的興趣、認知水準與生活經驗。新課程改革要求課堂教學能提高學生的體驗參與性,倡導提高學生的發(fā)現(xiàn)式學習能力。新課程改革對高中英語教學定位在開放體例上,通過加強與生活、時代的聯(lián)系,提高英語學習能力。因此,在高中英語教學課堂上,做到高中英語教學的生活化、情境化,是達成高中英語新課標改革的根本。
為了滿足社會對綜合性人才的需求,社會推崇綜合教育和素質教育,為此高中教學也必須要進行革新,摒棄傳統(tǒng)注重應試教育的課堂死板教學方法,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入情境教學方法,在重視知識教授的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語言知識能力,從而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者變?yōu)橹鲃訉W習者,進而提高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為此,在高中英語課堂上引入情境教學方法也是我國素質教育發(fā)展的必然發(fā)展趨勢。
課堂本身就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小環(huán)境,學生在課堂上的一舉一動,乃至學生的衣著打扮等都可以成為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的素材。因此,教師在課堂上可通過對課堂環(huán)境的細心觀察,善于利用環(huán)境素材就可以創(chuàng)設合適的情境,以活躍課堂氣氛,進而推進教學。
例如,筆者在課堂上就曾經使用定于從句的方式進行點名,使用“Can the boy who wears a red coat tell me the answer?”,這種方式不僅讓學生更好的體會定語從句的修飾功能,同時也成功吸引了學生注意力。
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和完善,促進了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中的應用,這很大程度上扭轉了傳統(tǒng)單一方式的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課堂的詞匯教學過程中,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有效的將聲音、圖像、文字綜合起來,營造交互式教學氛圍,使得原本抽象枯燥的英語教學方式,更具有吸引力,也可以更好的引發(fā)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求知欲,也可以更好的調動英語學習的學習效率。
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jù)自己的經歷創(chuàng)建情境,并將學生帶入到情境中,有學生在教師創(chuàng)景的課堂情境中進入學習狀態(tài),讓學生在心理產生學習興趣,以提升學習效果。
例如,筆者在某次詞匯課上,就以“旅游”為中心話題創(chuàng)建課堂情境,使用多媒體技術展現(xiàn)一張美麗的哈爾濱冰雪圖,并以“My hometown is Haerbin.An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class we’ve enjoyed beautiful scenery in Haerbin…”。通過這種方式創(chuàng)建情境,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的課堂積極性。
課堂上,讓學生依據(jù)教師創(chuàng)設的某個情境進行角色扮演,不僅能夠讓學生享受英語學習過程,進一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印象更加深刻。同時,還可以讓學生相互激勵影響,促使學生更深層次的理解所學習的英語知識。
在課堂情境的角色扮演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課前分配任務,讓學生根據(jù)某個主題編寫簡單易懂的劇本,然后在課堂上進行表演,讓學生在表演過程中陶醉于英語學習中,體會英語學習的快樂。
例如,筆者就曾在課堂上節(jié)選經典戲劇“The Merchant of Venice”,用抑揚頓挫的語句、富有表現(xiàn)力的動作和靈動的表情表達英語知識。首先,由學生自選課文片段進行表演,然后分配角色,由學生擔任戲劇中的Shylock、Antonio等角色。在課堂上的角色扮演中,從學生認真、自信的表情中,不僅感受到了他們的進步,更明顯的感受到了他們自信心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卜湘玲,李亦桃.情境認知與學習理論述評[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5(7).
[2]李繼剛.再現(xiàn)與表現(xiàn):情境教學中主體之所為——對杜威的“情境”與“主體”的思考[J].上海教育評估研究,2017,4(3).
[3]林浩.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促進自主學習[J].職業(yè),201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