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微
(鐵嶺市中心醫(yī)院藥學部,遼寧 鐵嶺 112000)
高血壓病是老年人常見病和多發(fā)病,發(fā)病原因與年齡、遺傳、飲食習慣、生活環(huán)境等存在密切關系。原發(fā)性高血壓可引起中風、心臟病、血管瘤、腎臟病等疾病,而多種慢性疾病也可以引起繼發(fā)性高血壓病,如糖尿病高血壓、腎臟病高血壓、鹽敏感性高血壓、戈登綜合征等[1]。高血壓患者需通過終身服藥控制血壓,而長期治療可以引起患者焦慮抑郁的心理壓力,患上不同程度的抑郁癥,對遵醫(yī)行為和治療效果產生嚴重影響。因此,在積極治療的同時給予有針對性的心理干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2]。本次研究著重觀察分析歸脾湯加減中藥治療老年高血壓病并抑郁癥效果,報道如下。
1.1 基本資料:隨機選取本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壓病患者90例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按照治療方法將患者分為兩組各45例,A組中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齡60~87歲,平均年齡(73.1±8.2)歲。B組中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齡61~88歲,平均年齡(73.5±8.6)歲。兩組的基本資料不存在明顯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兩組均接受降壓藥物治療,有效控制血壓。同時給予口服舍曲林治療,50毫克/次,1次/天,服用2 d后根據癥狀改善情況調整用藥劑量,控制每日劑量不超過200 mg,連續(xù)治療4周。B組在進行上述治療的基礎上增加歸脾湯加減中藥治療,處方如下:當歸、白術、生黃芪、黨參、遠志、龍眼肉各15 g,生姜、木香、大棗、香附、梔子、黃連、合歡花、薄荷、阿膠各10 g,茯苓、靈磁石各20 g,煅牡蠣、石決明、煅龍骨、浮小麥各30 g,酸棗仁40 g。1劑/天,水煎取液400 mL,分早晚2次溫服,連續(xù)治療4周。
1.3 觀察指標[3-5]:①17項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17)評分,評分值越高表示患者抑郁癥狀越嚴重。②血壓谷值變化情況。③生活質量量表SF-36評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質量越好。④臨床治療效果,顯效:血壓恢復正常,HAMD17評分值減分率≥75%;顯著進步:血壓水平明顯改善,HAMD17評分值減分率為50%~74%;進步:血壓水平得到有效控制,HAMD17評分值減分率為25%~49%;無效:血壓水平和抑郁癥狀無任何改變,甚至加重,HAMD17評分值減分率≤25%。減分率=[(基線總分-治療后總分)/基線總分]×100%。
1.4 數(shù)據處理:統(tǒng)計分析處理采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用χ2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t檢驗計量資料;兩組間比較差異如果P<0.05則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治療前的兩組的抑郁HAMD17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自第1周開始兩組的抑郁評分均逐漸明顯降低(P<0.05),至第4周末時B組的評分明顯低于A組(t=2.118,P=0.037<0.05)。見表1。
2.2 治療前兩組的收縮壓谷值和舒張壓谷值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自第1周開始兩組的收縮壓谷值和舒張壓谷值均逐漸明顯降低,至第4周末B組的降低幅度明顯大于A組(P<0.05)。見表2。
表2 血壓谷值變化情況比較(mm Hg,)
表2 血壓谷值變化情況比較(mm Hg,)
A組 45治療前 162.1±15.8 95.2±15.7治療第1周末 159.3±16.4 93.0±16.5治療第2周末 158.2±16.1 89.8±15.4治療第3周末 152.8±20.5 88.1±15.3治療第4周末 145.6±26.5 87.2±15.1 B組 45治療前 163.4±15.0 94.8±16.6治療第1周末 162.0±17.1 92.5±16.7治療第2周末 159.4±16.5 88.3±15.4治療第3周末 151.3±19.6 85.0±14.7治療第4周末 139.7±24.9 81.5±14.2
表1 兩組治療前后HAMD17評分比較(n=45,分,)
表1 兩組治療前后HAMD17評分比較(n=45,分,)
組別 治療前 第1周末 第2周末 第3周末 第4周末A組 27.1±6.6 25.6±9.0 21.5±8.5 18.4±7.6 16.0±8.1 B組 26.8±7.0 25.2±8.4 22.5±7.8 17.3±7.5 12.6±7.1 t 0.209 0.218 0.582 0.691 2.118 P 0.835 0.828 0.562 0.491 0.037
2.3 治療前兩組的SF-36評分比較無差異(P>0.05);治療后而B組評分的提高幅度明顯大于A組(t=2.444,P=0.015<0.05)。見表3。
表3 SF-36評分比較(分,)
表3 SF-36評分比較(分,)
A組 45 55.42±28.43 63.64±22.34 B組 45 56.65±27.44 75.43±23.42 t-0.209 2.444 P-0.835 0.015
2.4 B組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A組(P<0.05)。
高血壓患者需通過終身服藥控制血壓,以減輕發(fā)生糖尿病、腎臟病和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由于治療周期相對較長,以及長期高血壓對血流動力學的作用,因缺氧引起丘腦功能異常,導致患者出現(xiàn)認知能力降低、情緒低落、焦慮抑郁等不良反應,嚴重影響到治療效果[6]。中醫(yī)理論認為,高血壓為血脈運行不暢、氣血供應不足所致,患者長時間處于情志波動、憂慮狀態(tài),氣機日久郁滯不愈,可導致陰陽失調、形神不合,形成“郁癥”[7]。歸脾湯加減中藥具有補益氣血、健脾養(yǎng)心、安神解郁之功效,在緩解焦慮抑郁情緒的同時,對控制血壓能夠發(fā)揮重要作用[8]。本次研究結果顯示,通過采用歸脾湯加減中藥治療,B組患者的HAMD17評分、收縮壓谷值和舒張壓谷值及生活質量SF-36評分等均得到顯著改善,治療總有效率為86.67%,明顯高于單純采用舍曲林治療的A組的68.89%(P<0.05)。綜上所述,采用歸脾湯加減中藥治療老年高血壓病合并抑郁癥具有非常顯著的臨床療效,能夠在有效控制血壓的同時緩解抑郁癥狀,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