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梅生
建筑工程中的勞務分包、轉包、內包、掛靠中即“三包一靠”,在現(xiàn)實中比較普遍,但很多農(nóng)民工并不知道,它們中有的因為合法而受法律保護,有的則由于違法而被法律所禁止。
勞務分包:合同效力應視情況而定
【案例】一家公司通過招標方式從一家建設單位承包到樓房建筑工程后,將面積約為150平方米的清除基礎淤泥的勞務分包給了邱日萍等12名農(nóng)民工??僧斍袢掌嫉韧瓿晒ぷ魅蝿蘸?,公司起初借口尚未從建設單位獲取工程款而一再拖延工資,后來干脆以其分包勞務未獲得建設單位同意,屬于違法分包,以分包不具有法律效力為由拒絕支付。
【點評】勞務分包并非必然無效。就承建單位與建筑單位在建筑合同中沒有勞務分包的約定或勞務分包沒有得到建設單位認可時,是否屬于違法分包問題,應當區(qū)別對待:如果將勞務作業(yè)分包給具備資質且在資質條件允許范圍內的分包,不屬于違法分包;如果將勞務作業(yè)分包給無資質或雖然有資質但不在資質許可條件允許范圍內的分包,屬于違法分包。與之相對應,本案所涉清除基礎淤泥的勞務,并沒有什么技術含量,只需通過簡單的體力勞動就能完成,根本不存在必須具備相應資質的問題,因而該公司不得拿分包不具法律效力說事。
勞務轉包:任何形式均被法律禁止
【案例】2017年8月,一家公司承包到一項勞務工程后不久便當起了“甩手掌柜”:將之轉包給包工頭李某。李某則雇請肖麗玉等17人施工。任務完成后,李某卻攜帶該公司給付的工程款逃之夭夭了。面對肖麗玉等索要工資的請求,該公司認為,其已經(jīng)付過了工程款,且其與李某之間的轉包合同因違反法律規(guī)定而無效,肖麗玉等自然無權向其索要工資。
【點評】本案所涉及的轉包合同的確無效。轉包是指承包人將承包的勞務轉讓給第三人,使第三人實際成為合同的另一方當事人的行為,而承包人并不退出承包關系。雖然轉包都為法律所禁止,但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第四條規(guī)定:“建筑施工、礦山企業(yè)等用人單位工程(業(yè)務)或經(jīng)營權發(fā)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自然人,對該組織或自然人招用的勞動者,由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發(fā)包方承擔用工主體責任?!奔幢M管本案所涉及的轉包合同無效,但該公司卻必須向肖麗玉等支付工資。
勞務內包:勞動者權益受法律保護
【案例】2017年9月,一家建筑公司承包到一項勞務工程后,以“內部承包”的方式交由其內設機構基建部完成?;ú侩S之招募了鄧曉菲等20名農(nóng)民工施工。期間,鄧曉菲在勞動期間不慎受傷。當鄧曉菲要求給予工傷賠償時,卻遭到該公司拒絕。理由是其與基建部的“內部承包”協(xié)議無效,其自然無須對基建部的雇傭行為擔責。
【點評】該公司必須承擔工傷賠償責任。“內部承包”又叫“內包”,是承包人承接勞務工程之后,交由其內部職能機構或者部門負責完成的一種經(jīng)營行為。根據(jù)我國《公司法》的規(guī)定,法人的內設機構和分支機構不具有法人資格,只是屬于法人的一個部分,法人對內設機構或分支機構的行為負責。即內設機構或分支機構都隸屬法人主體,內設機構或分支機構的行為只能被視為代表法人的行為,內設機構或分支機構不屬于法律意義上的“他人”或“第三人”,故內包不屬于轉包。因此,該公司自然應當對鄧曉菲的工傷承擔賠償責任。
勞務掛靠:所有方式都屬違法行為
【案例】包工頭朱某組建建筑隊后,鑒于難于接到活干,遂掛靠到一家建筑公司。2017年11月,朱某以該公司名義與一家單位簽訂了勞務合同。一個月后,朱某雇請的員工邱庚秀因腳手架脫落而受傷。鑒于朱某拒絕賠償,邱庚秀遂要求該建筑公司擔責。但該公司認為,朱某與其系業(yè)務掛靠關系,而業(yè)務掛靠關系是不受法律保護的,故邱庚秀只能要求朱某擔責。
【點評】勞務掛靠主要是指沒有資質的實際施工人借用有資質的建筑施工企業(yè)名義從事勞務活動的行為。雖然這種行為為法律明令禁止,但并不等于本案所涉建筑公司便無須對邱庚秀所受傷害承擔工傷賠償責任?!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三條規(guī)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認定下列單位為承擔工傷保險責任單位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五)個人掛靠其他單位對外經(jīng)營,其聘用的人員因工傷亡的,被掛靠單位為承擔工傷保險責任的單位?!币虼?,該建筑公司依然需要對邱某承擔賠償責任。
江西省興國縣人民法院 郵編:34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