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剛,郭翼茹,李曉霞
(內(nèi)蒙古通遼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內(nèi)蒙古 通遼 028000)
胃癌是常見的消化道腫瘤疾病,具有發(fā)病率高,死亡率高等特點,近年來,胃癌發(fā)病率逐年上升,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影響[1]。據(jù)數(shù)據(jù)表明,及時有效地治療胃癌疾病可顯著降低死亡率,提升生活質(zhì)量[2]。因使用組織病理學和胃鏡檢查胃癌疾病成本相對較高,臨床上采用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Ⅰ、Ⅱ和幽門螺桿菌聯(lián)合檢測早期胃癌,并取得了一定效果[3]。為此,本文將對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Ⅰ、Ⅱ和幽門螺桿菌聯(lián)合檢測早期胃癌的價值予以研究,情況如下。
將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97例早期胃癌患者作為此次研究納入對象,同時選取同期35例體檢健康者為對照組,97例早期胃癌患者將其分為胃癌組34例、胃潰瘍組31例及萎縮性胃炎組32例,其中男性共67例,女性65例,年齡36~76歲,平均(55.31±3.48)歲,對比年齡、性別無顯著差異(P>0.05)。
全部患者行血液標本采集,采集前需禁食8h,采集后的血清標本存放于冰箱中,溫度控制在-70℃左右[4]。采取酶聯(lián)免疫吸附對其胃泌素17水平行定量檢測,胃蛋白酶原檢測試劑盒由必歐瀚生物技術(shù)(合肥)有限公司提供,對其幽門螺桿菌抗體行定性檢測,儀器由北京豪邁醫(yī)療世紀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提供,型號為HUBT-20A2。
對比每組胃泌素17水平、胃蛋白酶原水平與胃蛋白酶原比值,同時研究各組幽門螺桿菌陽性率。
數(shù)據(jù)采用SPSS 21.0分析,計量資料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行χ2檢驗,檢驗標準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照組、胃潰瘍組、萎縮性胃炎組的胃泌素17水平無顯著差異(P>0.05);胃癌組胃泌素17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而萎縮性胃炎組、胃癌組的胃蛋白酶Ⅰ、Ⅱ水平則比對照組低,數(shù)據(jù)差異較大(P<0.05),見表1。
表1 各組胃蛋白酶原對比(±s)
表1 各組胃蛋白酶原對比(±s)
注:*與#對比;$與*對比;&與**對比;@與##對比,P<0.05。
胃蛋白酶原比值對照組 35 115.75±28.03## 11.87±8.31# 9.77±6.01**胃潰瘍組 31 129.79±29.56 11.98±8.21* 11.91±1.99萎縮性胃炎組 32 83.79±13.78@ 10.69±7.62* 7.31±6.54&胃癌組 34 57.46±14.46@ 22.88±7.91$ 3.16±1.31&組別 例數(shù) 胃蛋白酶原(ug/L)胃泌素17(pmol/L)
對各組陽性率檢測得知,對照組幽門螺桿菌陽性率為51.5%,胃潰瘍組幽門螺桿菌陽性率為86.9%,胃癌組幽門螺桿菌為84.8%,萎縮性胃炎組幽門螺桿菌為85.9%。各組中僅對照組陽性率低于85.0%,其余各組均高于85.0%。
胃癌在臨床上比較常見,發(fā)病率和死亡率較高,患者病發(fā)后早期易表現(xiàn)為上腹不適等癥狀,就診時容易被誤診為胃潰瘍或是胃炎,從而延誤治療時間,危及患者生命安全[5]。臨床上對于檢測胃癌疾病的確診率較低,使用胃鏡活檢和病理學組織檢查胃癌和萎縮性胃炎,篩查技術(shù)相對較高,且程序相對復雜[6]。因此,選取有針對性的檢測方法對于篩查早期胃癌患者至關(guān)重要[7]。
據(jù)研究發(fā)現(xiàn),胃泌素與胃癌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具有一定作用,萎縮性胃炎患者因喪失胃竇腺體,從而使胃竇G細胞逐漸減少,導致胃泌素17水平也相應(yīng)降低[8]。本次研究顯示,對照組、萎縮性胃炎組和胃潰瘍組的胃泌素17水平無顯著差異,而胃癌組的胃泌素17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胃蛋白酶原是一種無活性前體,能夠?qū)毎麛?shù)量和胃黏膜腺體進行反映,同時還能對胃黏膜部位不同的分泌功能起到間接反映[9]。本次結(jié)果顯示,胃癌組和萎縮性胃炎組的胃蛋白酶原比值和胃蛋白酶原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同時胃癌組的胃蛋白酶原比值和胃蛋白酶原水平又比萎縮性胃炎組低,與其他研究數(shù)據(jù)相符[10]。對各組幽門螺桿菌陽性率統(tǒng)計分析得知,對照組幽門螺桿菌陽性率為51.5%,胃潰瘍組幽門螺桿菌陽性率為86.9%,胃癌組幽門螺桿菌為84.8%,萎縮性胃炎組幽門螺桿菌為85.9%。各組中僅對照組陽性率低于85.0%,其余各組均高于85.0%。數(shù)據(jù)表明,胃蛋白酶原比值、胃蛋白酶水平及胃泌素17水平值下降表示胃竇萎縮及胃體萎縮[11]。胃蛋白酶原比值、胃蛋白酶水平及胃泌素17水平值明顯偏低,且陽性率高于85.0%,表明患早期胃癌疾病幾率較大,可行胃癌篩查[12]。
綜上所述,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Ⅰ、Ⅱ和幽門螺桿菌聯(lián)合檢測應(yīng)用于早期胃癌篩查中效果顯著,可有效提高胃癌確診率,值得臨床應(yīng)用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