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茂華
在大家眼中,桑德伯格簡直就是個學霸,有榮譽的社團她加入了,該拿的獎學金她拿了,有意義的社會活動她也積極參加了。
桑德伯格的父母本身就是高級知識分子,再加上猶太人又非常注重家庭教育,所以,桑德伯格從小就受到了父母的“嚴厲管教”。她回憶說:“我的整個童年時代,父母經(jīng)常在飯桌上討論當今社會存在的問題和怎樣拯救這個世界等話題?!?/p>
1991年,桑德伯格大學生活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她不僅獲得了經(jīng)濟學學士學位,還獲得了經(jīng)濟學的優(yōu)秀畢業(yè)生獎——約翰·H·威廉姆斯獎。
這是一個學生在學校獲得的最好獎勵。美國的大學獎學金一種稱之為“榮譽獎學金”,專門頒發(fā)給那些學習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另一種被稱為“助學金”,是一種“需求獎學金”,是一種經(jīng)濟上的補助獎學金。
桑德伯格的職場之路起點很高。大學畢業(yè)后,她來到美國中心華盛頓,開始了逐夢的征程。在事業(yè)上,桑德伯格是幸運的:她的導師薩默斯準備前往華盛頓世界銀行,擔任世界銀行發(fā)展經(jīng)濟學副總裁和首席經(jīng)濟學家,他決定選擇桑德伯格作為自己的助手。
幸福來得這么突然,這標志著桑德伯格可以進入世界銀行工作了。
世界銀行成立于1945年,它有188個成員國,員工來自170多個國家,在130多個地方設有辦事處。自成立以來,世界銀行逐漸從一個機構(gòu)擴展為一個世界銀行集團。薩默斯對世界銀行的工作進行了卓有成效的管理。作為助手的桑德伯格也在其中起了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
進入世界銀行的第一天,薩默斯安排桑德伯格為他的工作論文收集和查找有關(guān)的資料。桑德伯格在世界銀行圖書館查找和收集了大量資料,薩默斯要她對資料中的數(shù)據(jù)做一個統(tǒng)計運算。
桑德伯格犯難了,她找到主管蘭特·普利切特。
蘭特·普利切特非常隨意地說:“你把數(shù)據(jù)輸進Lotus就可以了?!?/p>
“Lotus?”這是什么東西,桑德伯格不好意思地問蘭特·普利切特,她根本就不會操作這個叫“Lotus”的軟件。
蘭特·普利切特驚訝地看著桑德伯格:“什么?不會用Lotus軟件!那你是怎么學習基礎經(jīng)濟學的?”
Lotus是IBM在1989年開發(fā)的辦公軟件,也是最早的辦公軟件之一。這款軟件在桑德伯格進人世界銀行之前剛在世界銀行使用兩年。
桑德伯格呆呆地站在那里,非常尷尬。這一天,桑德伯格都不知道自己是怎樣在羞愧和懊惱中度過的。
第二天一上班,有人就告訴桑德伯格說,普利切特要找她談話。桑德伯格心里亂作一團,以為自己會被解雇。
她忐忑不安地走進蘭特-普利切特的辦公室,蘭特·普利切特表情平靜地注視著電腦,指著顯示屏說:“這就是Lotus,來吧!”竟然,蘭特-普利切特開始手把手地教桑德伯格使用Lotus!
桑德伯格被自己主管的這種大氣的領(lǐng)導風范感動了。就像桑德伯格所說的,她是幸運的,在她的一生中,有很多的人要感謝。
初入職場的桑德伯格是幸運的,不管是勞倫斯-薩默斯還是蘭特·普利切特,他們都十分照顧桑德伯格,她的身邊有一個個“身強力壯”的人幫助她前行。
在辦公室里沒干多久,薩默斯就安排桑德伯格進入一個印度醫(yī)療特派團,這個醫(yī)療特派團的任務就是對印度的麻風病狀況進行調(diào)查和了解,然后根據(jù)調(diào)查的情況給予相應的醫(yī)療資金支持,這是一個既重要又危險的工作。
麻風病,是一種比癌癥還恐怖的疾病,人們恐懼麻風病不僅是因為它給患者帶來的巨大痛苦,還因為它的傳染性極強。一般的傳染病,只有直接接觸了才可能被傳染上,而麻風病是間接的接觸也可能被傳染上。一個人一旦患上了麻風病,別說外人不敢靠近他,就算是家人也不敢靠近他。
但是,桑德伯格沒有退卻,她必須冒險前往印度的麻風病重災區(qū),了解當?shù)氐膶嶋H狀況,這是她的工作,也是她的使命。
可是,當她到達印度的時候,這里的景象還是讓她震驚了,她根本沒有意料到實際情況竟然如此糟糕。
她忽然意識到,她在美國世界銀行為做好這項工作所收集的資料,根本沒有一點用。
一切都要從頭開始!她必須深入底層去做最細致的調(diào)查和研究。于是,她親自去偏遠鄉(xiāng)村的醫(yī)院看望麻風病患者。
隨著調(diào)查工作的不斷深入,桑德伯格不僅對麻風病患者深感痛惜,還對那些如圣者一樣,不畏死亡,切實地幫助麻風病患者擺脫痛苦的工作人員表示由衷的敬佩。桑德伯格曾滿含深情地感嘆說:“這是世界上最困難的工作?!?/p>
桑德伯格在印度看到了太多的苦難和不幸,也思索著自己能為苦難中的人們做些什么?
桑德伯格雖然不是穿著白色醫(yī)護服裝的“白衣天使”,但她對貧困和疾病的調(diào)查、考核工作,使得她同“白衣天使”一樣可親、可敬。
在世界銀行工作的一段時間里,桑德伯格發(fā)現(xiàn),世界上還有很多身陷苦難的人需要幫助,而在貧窮和疾苦的背后則是文化的貧乏和文明的缺失。當桑德伯格返回華盛頓,想按照自己原來的計劃準備去上法學院的時候,普利切特卻建議桑德伯格去商學院學習。
桑德伯也發(fā)現(xiàn)自己的知識儲備量還遠遠不夠,自己還欠缺著很多東西。于是,桑德伯格毅然決然地申報了哈佛商學院的MBA課程。哈佛商學院,是世界最著名的商學院之一,也是全美商學院中最難申請入學的學院。被稱為制造“職業(yè)老板”的工廠和商人、主管、總經(jīng)理的西點軍校,是美國許多大企業(yè)家和政治家誕生的搖籃。
哈佛商學院的學生,要在兩年的時間里,經(jīng)歷超過五百次的案例學習才能成為一個商業(yè)決策者。而且哈佛商學院的學生們還必須在老師的指導下在全球進行實踐課程。桑德伯格能有之后的輝煌成就,哈佛商學院當然功不可沒。
1993年開始,兩年間,桑德伯格一邊在哈佛商學院讀書,一邊以世界銀行經(jīng)濟學家的身份在麥肯錫咨詢公司擔任顧問,畢業(yè)時桑德伯格二十六歲。
桑德伯格是以哈佛商學院優(yōu)秀學生的資格進入麥肯錫咨詢公司的,可是,在這個人才濟濟的地方,桑德伯格以前取得的榮譽都不能說明什么了。
進入公司后桑德伯格加入了一個四人團隊。管理人是一位高級項目經(jīng)理,還有兩個男同事。
桑德伯格明顯地感覺到經(jīng)理對她有些不待見:每當經(jīng)理要和其他兩個人談事情時,他都會走到他們的桌子前,溫和地和他們交談;而每當他有事要找桑德伯格時,他都坐在自己的辦公桌前,大聲地喊:“桑德伯格,到我這里來!”
幸好,桑德伯格有兩個很友好的同事。他們對經(jīng)理的這種歧視行為也很看不慣,于是,他們就故意用桑德伯格的名字來相互稱呼對方,希望能讓經(jīng)理感覺到自己的錯誤,但經(jīng)理依然我行我素。
同事之間的友好讓桑德伯格大為感動。原本堵心的一件事卻因為兩個同事的“調(diào)侃”變成了一件快樂的事:“在那段日子里,他們給予我支持、讓我開懷大笑,他們才是我最好的導師?!?/p>
桑德伯格在麥肯錫還遇到了一個“奇葩”客戶。在與一個高級客戶進行業(yè)務溝通時,這個客戶總是把自己的兒子與桑德伯格放在一起說。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客戶是想撮合桑德伯格和他的兒子交往。但是,桑德伯格很不樂意。
于是,桑德伯格選擇了一個適當?shù)臋C會,向這個客戶提出,總是在大家面前把她和他的兒子相提并論很不好??墒沁@位客戶依然我行我素,照說不誤。
無奈之下,桑德伯格只好向自己的經(jīng)理訴苦,經(jīng)理卻認為是桑德伯格的錯,還讓桑德伯格好好反思。
兩個同事對此也非常氣憤,支持桑德伯格直接去找公司的資深合伙人羅伯特·泰勒。泰勒在聽了桑德伯格的述說后,非常理解桑德伯格的心情,而且非常贊同她對無理的客戶說“不”。
桑德伯格在麥肯錫公司經(jīng)歷了冷漠、友誼、理解和支持。她堅守自己女性的尊嚴,得到了同事們的友誼,也贏得了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