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從蕾
(麗水學院,浙江麗水323000)
目前,影視短片創(chuàng)作課程存在的問題,我們可以從教和學的兩個維度去尋找問題所在。一個維度是課堂引導者的問題,即教師的教法問題;另一個維度是課堂的主導者存在的一些問題,即學生學習方法的問題。
首先,隨著數(shù)碼設備以及影視理論的快速發(fā)展,影視課程的知識更新速度非??欤@就要求教師要不斷地學習,一生學習,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這樣有利于學生接收到的知識都是當下前沿的知識。假設教師依舊使用以前的課件教學,那么學生不能與時俱進,這樣他們就和時尚脫了節(jié),何來創(chuàng)新。
其次,現(xiàn)在都是多媒體教學,所以教師也應該與時俱進,課件內容要形象生動。在ppt中可以插入一些微視頻,作為課程素材,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相關理論知識。例如,關于一些器材的介紹,如果學校實驗室里面沒有相關的器材,但是對于影視攝制來說也是常用器材,那么可以通過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面找一些相關器材的使用介紹視頻,放給學生看,讓他們了解此款器材,以便在今后的拍攝中能更快地學會使用。就拿當下的航拍來說,雖然學校實驗室沒有航拍器材,但是對于普通的航拍器材,很多人都能買得起,對于經濟條件稍好的學生來說,他們有能力購買。所以有些器材如果用一張圖片展示可能比較薄弱,若用視頻的形式來展示會顯得更加生動。并且,對于觀看圖片來說,學生更喜歡以觀看視頻的方式去學習。
最后,教師對于課程教學的理解,不能從本質上激發(fā)學生對影視拍攝的興致,而是把這當成一門課程,是教師的教學任務。教師要讓學生喜歡影視短片創(chuàng)作課程,首先教師要喜歡這門課程,深入學習,才能做一個好的引導者。對于素質教育來說,作為教師應該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因材施教,幫助學生在影視短片創(chuàng)作課程中找到適合每個學生的定位。如動手能力強的學生,相對來說比較適合外出拍攝;如文采比較好的學生,那么適合寫劇本;如擅長后期操作的學生,較適合做剪輯、合成的工作。一部微視頻的制作不是一個人的事,應該學會團隊制作,發(fā)揮每個人的長處,這樣大家也可以取長補短,發(fā)揮素質教育的根本。
憑借課堂時間去學好一門課程是非常不容易的,正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在教師正確的引領方式下,學生應該在課后多花時間去拓展學習。例如,教師在課堂上說了關于推、拉、搖、移、跟等鏡頭的拍攝方法后,也從一些電影畫面中截取了關于推、拉、搖、移、跟等方式拍攝的鏡頭,作為課程素材。教師說完了理論知識,也形象的通過視頻的方式向學生展示了理論知識在實踐中的運用。接下來就是帶領學生在校園內進行推、拉、搖、移、跟鏡頭的實踐,并強調在使用這些鏡頭中的一些注意事項。學生在自己動手嘗試拍攝推、拉、搖、移、跟鏡頭之后,再試著把這幾種拍攝的方法結合起來運用,形成綜合性的鏡頭,豐富鏡頭語言的運用。在短暫的課堂中,關于推拉搖移的拍攝方式的教授是有限的。今天的課程雖然結束了,但是學生關于這些鏡頭的拍攝手法的掌握并沒有結束,他們應該在課后花更多的時間去練習,保證鏡頭的實際運用。如果在課后的練習中遇到了問題,應該及時聯(lián)系任課教師幫忙解決,在持續(xù)的實踐中學習,累積拍攝經驗。
以學科競賽為基礎,進行影視短片創(chuàng)作課程的改革有助于提升學習效果,激勵學生的學習動力。讓學習的效果以看得見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不僅是對學生學習結果的一種肯定,也是對教師教學能力的贊同。正所謂“學以致用”,既然學了,就要用起來。因此,作為教師要認識到“以賽促學”“教學與競賽雙核心”的教學模式改革的重要性。
以前關于視頻類的競賽和影視課程的教學沒有顯著的關系。隨著網(wǎng)絡的快速發(fā)展,給微視頻、微電影的發(fā)展搭建了平臺。關于微電影類的視頻比賽也越來越多。筆者在知網(wǎng)查了有關文獻,發(fā)現(xiàn)各大高校關于以學科競賽為背景改革的課程得到了廣泛的認可。有的高校在開設影視課程時,重視理論的教學,忽略了實踐的重要性;而有的高校則注重實踐的教學,忽視了理論的重要性。通過競賽的平臺,有助于平衡教學模式,形成理論和實踐并重的教學模式。讓影視課程教學和影視類的學科競賽形成互動,有利于影視人才的培養(yǎng)。
學習過程稱為一個團隊的學習過程,大家朝著一個方向出發(fā),結果是每一個人努力的結果。不僅有利于塑造學生的團隊精神,更有利于大家激起大家的學習興致。以前學生上課,拍攝作業(yè),也許只有很少的部分的同學是因為對影視拍攝感興趣,而認真完成的,大多數(shù)都是為了完成課程作業(yè)罷了。有的同學在拍攝的時候信心滿滿的,但是在拍攝中遇到一些問題,或是因為懶惰,等待信心消磨所剩無幾,拍攝也就失去了興趣,也將變成一種課程任務。沒有用心去拍攝,不能打動自己,更何況是別人呢!如果有一個目標一直激勵著學生,學生在困難中不斷地堅持,再加上有老師的協(xié)助,他們最終的拍攝效率會好很多。如果能獲獎,更是對學生努力的一種積極的肯定。如果沒有獲獎,學生也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收獲的是過程,積累的是經驗。
教師在通過學科競賽的模式去教學,在備課的時候就要準備地更加充分,去廣泛的閱讀、看更多的和課程相關資料,從而豐富課堂內容。同時,也明確了教師的教學內容,扎扎實實讓學生從前期的理論到中期的實踐再到后期制作都能掌握知識。在學生實踐拍攝中,教師也要負責到底,參與學生攝制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協(xié)助學生解決攝制中問題。如果學生獲得了學科競賽的獎勵,也是對教師教學模式的肯定,對教師工作的認可。教師在教學中也在不斷地學習,不斷提升自己,從而做到學習和教學雙贏的模式。
改善軟硬教學條件是指,改善硬件方面的教學設置,改善軟件方面的教師教學技能。影視課程設計的器材相對來說種類較多、價格較高,所以很多設備都是學生不具有的,那么就要學校在基礎設備方面加以完善,保證能夠提供一些常用器材,供學生拍攝使用。學生有了設備以后才能進行實踐操作練習,才會主動地去尋求知識。因為對于影視課程來說,知道和會用是兩個概念,所以要保證有充足的基礎設備,才能使學生實現(xiàn)學以致用。同時,也要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學??梢砸M在影視方面有造詣的人才,或者加強青年教師的培訓,提高青年教師的影視教學才能。教師博學,才可能教授學生更多的知識。
優(yōu)化教學模式就是要教師在課前,對影視方面的學科競賽進行深入的研究。首先,要解析省、市視頻競賽運行的流程和形式,而且對其重要的部分要進行提煉,讓其轉變?yōu)橛杏玫慕虒W知識。同時,秉承競賽+課堂教學的模式,選擇適合影視課堂的方式,以促使學生個性化提升綜合能力的教育方式,最終形成融合的模式。
其次,改革課堂的教學內容。影視學科競賽作為實踐性、研究性教學模式的拓展,競賽目的設置是主題性的,要激發(fā)大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但是,課堂教學內容的選取是一個繁復的龐大工程,影視課程的教學內容是十分多,如何選擇適宜學情、校情的內容較關鍵。通常高校影視課程的課時在80課時,可以更具教學模塊的實際情況,將學時進行劃分。讓學生學到實用的東西,提高他們的影像塑造、影像實踐、影像制作等能力。
再次,以學科競賽形式優(yōu)化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競賽理念的教學改革作為教學理念的一種具體存在形式,從內容到形式都致力于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師生之間經常學習互動,教授學生具有代表性的理論和實踐內容,讓學生做到融會貫通、達到觸類旁通的效果。同時,影視課程還要重視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作能力和創(chuàng)作方法,讓學生能夠在學習中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經過創(chuàng)新、實踐創(chuàng)作,學習影視行業(yè)的前沿知識,激勵學生的創(chuàng)作情懷,改被動學習為主動的學習方式,形成較好的學習素養(yǎng)。
充分運用先進的教學模式,豐富教學方式?,F(xiàn)在的教學手段已經從傳統(tǒng)的板書形式,過渡到多媒體教學模式。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播放一些具有典型性、學生喜歡的影視作品,將無形的思想與無形的情感完美地展現(xiàn)出來,做到“細雨潤無聲”的效果。通過影視作品的視覺沖擊力,讓學生分析好的影視作品的優(yōu)缺點,從而直接從別人的拍攝中獲取經驗。這是一種相對開放的學習模式,可以通過討論的方式,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對于初學影視的學生來說,創(chuàng)新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但是,通過學習、借鑒別人的拍攝經驗,可以快速提高自身的成長,讓學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能夠看得更高、更遠。
針對目前高校影視短片創(chuàng)作課程存在的問題,以自身教學經驗為總結,開展影視課程教學和影視學科競賽相結合的教學改革,是一種非常有價值的教學模式探索。此外,高校應當給予一定的評價機制,來確保學科競賽與課程教學模式相融合。在教師的引領下,共同探索好的影視課程教學改革方式,來助推在學科競賽模式下影視教學改革模式的形成,且提升學生影視作品在學科競賽中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