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善軍
?
摔跤項目體能訓練特點的研究
易善軍
(廣西重競技運動發(fā)展中心, 廣西 南寧 530031)
通過查閱文獻和專家訪談,對摔跤項目的體能訓練方法進行研究,同時結合近年來新興的訓練手段對訓練方法的優(yōu)化進行了討論,希望能對我國摔跤項目體能訓練方法的完善有所幫助。
摔跤運動員;體能訓練;特點;完善
摔跤是一項技能主導類同場對抗的項目,對體能的要求很高,科學有效的體能訓練方法可以說是比賽奪取勝利的關鍵,但是我國摔跤項目的專項體能訓練方法與世界強國來比較還有較大差距,訓練方法的科學性有待提高,容易導致較高的傷病率,訓練方法的創(chuàng)新性也需提高。所以,有必要對我國摔跤項目體能訓練方法進行研究和進一步優(yōu)化。
對于摔跤等格斗類項目,要求體能的全面發(fā)展,同時也對速度、耐力、靈敏、力量和協(xié)調等素質有較高的要求,以上這些方面相互影響,是比賽獲勝的關鍵。摔跤專項體能的訓練方法分為專項力量訓練方法、專項耐力訓練方法、專項速度訓練方法。
李明等人在研究中指出,人體在比賽技戰(zhàn)術的時空條件下,參與收縮的肌肉和肌群克服阻力的能力可以成為專項力量[1]。摔跤項目對運動員的力量素質有較高的要求,力量素質的多種類型的均衡發(fā)展能為其他素質如耐力素質、速度素質提供一定的支持。
對于青少年摔跤運動員,應該以有氧能力訓練,以及柔韌協(xié)調訓練為關鍵。當發(fā)展到一定水平,可以以專項力量為基礎去發(fā)展,同時進行速度素質和耐力素質的訓練。在新規(guī)則發(fā)布后,比賽時間結構的變化也對摔跤運動員耐力素質提出的了新的要求,將耐力素質放在重點去加強,對于比賽的勝利將是很大的保障。
速度素質對于摔跤運動員在賽場上的攻守非常重要,如何快速主動的把握全局也是取勝的關鍵。對于摔跤項目,速度訓練的關鍵在于爆發(fā)力,以及速度耐力。因為摔跤項目的功能特點為混合型,快速的攻防需要較高的速度素質。當比賽持續(xù)到最后的關鍵時期,就要求運動員的速度素質、耐力素質等必須要協(xié)調發(fā)展,而且任何方面的薄弱都可能成為丟失得分的關鍵。
目前,科技創(chuàng)新手段對于競技體育成績提高的影響力正日趨增強,各種高科技已經(jīng)滲透在各種項目的訓練和比賽中,可以說,運動訓練已經(jīng)步入了科技化的時代。甚至可以說,對于很多競技體育項目,教練的執(zhí)教水平和訓練方法的科技性已經(jīng)成為了影響這個運動項目的重要因素,但是我國教練整體的訓練手段創(chuàng)新性和發(fā)達國家比較還普遍落后。縱觀我國的優(yōu)勢競技體育項目,如乒乓球,其訓練的技戰(zhàn)術方法一直在推陳出新,對于自己傳統(tǒng)的技術特長繼承并且發(fā)揚,同時更重要的是不斷的針對對手,結合最新的科技手段,不斷的變化完善。這也是我國摔跤項目的專項訓練所要學習的,我們應該將訓練方法從“經(jīng)驗性”向“科技性”轉換,以科學訓練的理論去指導日常的專項訓練[2]。
功能訓練對于有效提高專項運動成績已經(jīng)得到了國內外的廣泛證實,這種訓練方法彌補了傳統(tǒng)訓練方法的不足,既扎實了運動員的基礎體能水平,因為可以靈活根據(jù)訓練專項進行方案的設計,所以對于專項體能的提高也大有裨益;既充分的進一步挖掘了運動員多方面的潛能,又有效的預防了傷病。很多運動員的動作模式在功能訓練后得到了糾正和提高,同時還帶動了速度、耐力、靈敏、協(xié)調等素質的發(fā)展。所以,應該在摔跤項目的專項體能訓練中更多的融入功能性訓練。
運動員的各項素質訓練會根據(jù)其從事的項目特征和個性化特點而不同。要想將訓練的現(xiàn)實狀態(tài)向理想目標靠近,就需要將運動員的訓練負荷與項目特征和個性化特點充分結合。將體能訓練與專項特征等相結合,是實現(xiàn)訓練效果的關鍵。
但是在摔跤項目的現(xiàn)實專項訓練中,往往存在著一個重要的問題,很多教練一直通過大重量的力量練習,運動經(jīng)驗加以轉化成專項力量,往往效果都不如人意。原因在于沒有將基礎力量和專項力量有效的區(qū)分并結合,也就是沒有選擇合適的方法。在賽場經(jīng)??梢园l(fā)現(xiàn),某些摔跤運動員的肌肉很強壯,但是并不能在比賽時有所體現(xiàn)。這并不是否認基礎力量訓練的作用,而是提示基礎力量訓練要為專項力量訓練服務,訓練的組數(shù)、次數(shù)、負荷等,需要更細致的結合專項特征和運動員個性化特征。
在完善和優(yōu)化摔跤項目體能訓練方法時,首先明確并不是要改變技能本身。所以應該根據(jù)項目的目標最大化的將運動員身體素質,運動技戰(zhàn)術、意志力與其機能水平、心理狀態(tài)相結合。需要最大程度的挖掘運動員身體潛能,才能不斷創(chuàng)造更好的成績。功能性訓練和康復訓練等新方法的引入,將為我國摔跤項目專項訓練方法的完善與優(yōu)化提供嶄新的思路。
很多學者的研究指出,在進行了傳統(tǒng)力量訓練如負重深蹲、臥推等練習后,并沒有在專項素質測試中專項力量有顯著提高,說明基礎力量訓練的效果并沒有很好的轉移到專項訓練中[3]。說明傳統(tǒng)的力量訓練需要進行一些改良,和專項的動作特點有所結合。通過與國家隊摔跤項目教練員們了解,我國很多優(yōu)秀摔跤運動員的最大力量都很強,甚至可以與國外的選手相比較,但是卻無法在比賽中發(fā)揮出來,這跟我們的專項力量訓練與專項特點沒有很好的結合有關系,這也是優(yōu)化訓練方法的關鍵。在制定訓練計劃時,要充分考慮訓練方法的個性化和多樣化、周期化。訓練的間隙安排合理,肌肉才能得到很好的修復,力量才能得以保持。
應加大耐力訓練的比重,特別是在摔跤的移動訓練中,當然也要堅持漸進式的基本原則,間歇性訓練時提高摔跤運動員無氧耐力的有效手段。一切的訓練都是為了比賽而服務的,所以在訓練中,也要注意訓練的時間間隙特點與比賽的時間特點有所聯(lián)系,采用積極性的間隙休息方式為宜[4]。
速度和敏捷的訓練應該作為一項專門的訓練項目實施,其前提是避免過度疲勞的產(chǎn)生,運動員的反應速度與移動速度等訓練方式可以相互轉換,盡最大可能的模仿比賽環(huán)境,才能獲得最佳的訓練效果[5]。
競技體育的康復訓練與醫(yī)院中的康復訓練不同,目的是為了能讓運動員以最佳的狀態(tài)盡快返回賽場,同時還教會運動員在今后如何預防損傷復發(fā)。我們經(jīng)常聽到某某運動員受了很嚴重的急性運動損傷,但是卻出乎意料的在較短的時間內返回的運動賽場,并取得了目標的成績,這就要歸功于科學有效的康復訓練。
要預防和治療摔跤項目運動員的運動損傷,首先應該對摔跤項目的動作和技術特點有一定的了解。遇到損傷的摔跤運動員,應該對其臨床表現(xiàn)做一個評估,了解其受傷的原因并進行分析,從而為后期的康復計劃奠定基礎,必須將運動員的身體素質評估結果和運動表現(xiàn)、傷病情況相結合。在制定康復方案時,考慮的重點在于應該充分考慮專項特點,并且加強與教練員的溝通,以最短的時間最佳的狀態(tài)重返訓練場,并且最大程度的避免再次損傷的風險。
5.1 可以更多的將功能性訓練和康復訓練與專項結合,引入摔跤項目的體能訓練中,也應該更多的借鑒其他對抗類項目的體能訓練方法。
5.2 基礎理論訓練效果能否充分為專項訓練服務,需要更為細致的需要更細致的結合專項特征和運動員個性化特征。
5.3 摔 跤的專項體能訓練,應該遵循循序漸漸的原則,注重訓練前后的評估,才能最大程度避免運動損傷。
[1]何鋼,何強.淺談男子自由式摔跤的專項力量訓練[J].體育科學研究,2006(3).
[2]李明,張小平.新規(guī)則對自由式摔跤技術及素質訓練的影響[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6,32(1).
[3]閡永健.關于摔跤項目力量訓練的訓練方法和訓練學分析[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7,21(4).
[4]韓夫苓.專項體能概念及摔跤專項體能訓練手段的研究[J].體育科技,2010(5):165.
[5]張良力,袁運平.對體能訓練的發(fā)展趨勢與我國競技體育體能訓練中存在問題的探討[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9(7):77.
Study on the physical training characteristics of wrestling project
YI Shanjun
(Guangxi Heavy Sports Development Center, Nanning 530031, Guangxi, China)
易善軍(1978—),本科,中級教練,研究方向:摔跤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