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鈞龍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集體是教育的工具。對于學生來說,一個良好而有生命力的班集體可以成為成長的熔爐。每一個生命體都擁有生命力,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讓受教育者的生命力更旺盛。作為一名班主任,如何讓每一個人煥發(fā)生機,讓班集體洋溢生命力呢?
一、思想引領航向
對一個集體而言,班主任應該是一個有思想的人,并以此影響、引領學生的思想。開展具體工作,要注意掌握時間節(jié)點。治班之初做好相應工作,班級就會產生凝聚力,有了方向;在班級前行中去做好工作,班級就有了向心力,有了靈魂;堅持下去,班級就有了生命力。
以九(2)班的思想轉變歷程——“你變了嗎”為例,談談我的做法。2017年春季開學伊始,我在班級微信群連續(xù)21天跟蹤點評學生的變化,以此呼吁家校合力轉變孩子態(tài)度。片段如下:
今天是思想轉變第8天,你的孩子變了嗎?也許在今天、明天、一周后,但千萬別是6月24日!家校合力,喚醒孩子內驅力!你的孩子選擇留在學校學習,是不是一種轉變?當然不是說非得留校學習才好,安全也是大事,這至少是一種態(tài)度的轉變,值得表揚!
今天是思想轉變第11天。你的孩子或許已悄悄開始轉變,要用心去發(fā)現(xiàn)!改變是什么?改變就是要改掉過去的不良習慣,而養(yǎng)成好習慣需要一個不間斷的適應過程,請和我一起堅持!
今天是思想轉變第21天。不禁想問:你變了嗎?新習慣養(yǎng)成了嗎?也許你還在玩手機、打游戲,轉變也是一時興起,但時光不等人,中考當然不會等你,所以,加油改變吧!
在思想轉變過程中,我想喚醒家長和孩子們,21天只是冰山一角,但班主任就應該是一個有思想、有理想的人,心中有藍圖,育人有方向。換句話說,想把學生培養(yǎng)成什么樣子,每天講、反復講,就會為學生發(fā)展指明方向,結果盡管會不盡如人意,但終歸是朝著“向上、向善”的方向前行,堅持下去,必將收到成效。
二、道理彰顯智慧
思想家盧梭說過,世上最沒用的三種教育方法就是講道理、發(fā)脾氣、刻意感動。但事實上,如果能把道理講好,講出深度與高度,講到人心里去,使其動心忍性,少走彎路,也不失為一條捷徑。
以現(xiàn)在的七(10)班為例,如何把懵懂孩子變?yōu)橛兄旧倌??講道理!勾畫一幅未來美景去吸引他們追求,弘揚正氣,明確目標。目標可以是長遠的、階段性的,還可以周周有目標。一個集體有追求才有凝聚力,不然各唱各的調,各吹各的號,只會成為一盤散沙。先引導,再規(guī)范,明確告訴學生什么時間該做什么事,做到什么標準。從早晨開始,要養(yǎng)成安全出行習慣、守時惜時習慣、自覺擺車習慣、入樓即靜習慣、落座即學習慣、按時交作業(yè)習慣、大聲誦讀習慣;一天的課程要開始了,要養(yǎng)成認真聽課習慣、主動思考習慣、積極發(fā)言習慣、做好筆記習慣、認真值日習慣;放學回家,要養(yǎng)成獨立做作業(yè)習慣、不留疑點習慣、糾錯到底習慣、漂亮書寫習慣、預習新課習慣、整理用品習慣。一天結束,十幾條常規(guī)習慣,落實每一步,都是在積累成長、成才的資本。
對于那些要保證集體正常運轉的班干部來說,班主任要告訴他們在關鍵的節(jié)點出手,負你該負的責任,干你該干的事。舉例為證,去年冬天流感來襲,兩位體育班長無一幸免。下樓時我還在想,今天都沒人組織上操喊口令了。下來卻看到苗煜婧、崔瑜珂帶領大家井然有序地進行著晨練,事后了解是兩個體育班長提前告知,兩名同學主動負責。有這樣一群愛集體、有責任心的孩子,能不感動嗎?一位同學座位在門口,每每有掃地的同學回來,她總是接過工具,擺放整齊。我從這些平凡小事,看到了這群孩子的成長。自己宣講的那些道理,在不知不覺間已經內化為孩子們的品質。
三、激發(fā)前進動力
清代的顏元說:“數(shù)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這就是激勵。于永正先生給教育起了兩個別名:“影響”和“激勵”。從這個角度說,激勵可以激活,激起挑戰(zhàn)欲,激發(fā)競爭力。如果我一聲號令:明天早讀哪個小組最早到齊、最快就緒有獎勵。很快大家就會告訴同伴:明天早點來?。∪绻f明天作業(yè)獎勵以小組優(yōu)秀人數(shù)為標準,他們馬上約定:今晚努力把字寫好!我不斷告訴他們,生活除了現(xiàn)在的努力學習,還有美好的詩與遠方!告訴他們讓自己變優(yōu)秀的方法,集體學習生活做各種事的最高標準,順帶告訴他們郭丁寧態(tài)度最端正、作業(yè)最認真,郭昱言背書最快最準確……激起大家的好勝心,靜看他們的努力。
當然,我還需俯下身來發(fā)現(xiàn)一些問題,解決一些問題,變出一些花樣,讓學生知道老師的“招”還多著呢。長大是一個不斷得到與失去的過程,我們用心呵護,相伴走過這段成長歲月,該在的依然在,真心、熱情、認真,有夢想、有行動力、不張揚、不畏懼,這樣就好!
攤開雙手,是缺乏掌控的無力感;握緊雙拳,未來全在我手中。通過思想引領、道理點撥、激發(fā)成長動力,我們就可以打造出一個有生命力、凝聚力、戰(zhàn)斗力的班集體。
(責 編 再 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