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破碎與真實
      ——余怒的詩歌寫作

      2018-11-28 13:29:13李佳璇
      寫作 2018年7期
      關鍵詞:本質詩歌語言

      李佳璇

      作為1960年代出生的、具有先鋒意識的詩人之一,余怒以激烈的“反叛”姿態(tài)成為中國詩壇“第三代”詩人之后難以忽略的人物,成為90年代詩壇的一個現(xiàn)象。他的詩歌深受西方現(xiàn)代哲學的影響,對個體、主體的存在體驗和對本質的挖掘都有著精神性探索。余怒“出于對詩壇流行趣味和創(chuàng)作惰性的深惡痛絕以及對自己以往創(chuàng)作的懷疑和不滿,開始進行藐視規(guī)則的寫作”①余怒:《守夜人》,臺北:唐山出版社1999年版,第142頁。,他將自身經(jīng)驗與時代境遇相結合,詩歌充斥著荒誕和自嘲,進而生成某種語言的智慧。

      新世紀以來,在“甲申風暴·21世紀中國詩歌大展”上,余怒作為“中間代”詩人參展。繼1986年的中國詩壇現(xiàn)代詩群體大展之后,此次大展是最大規(guī)模的一次現(xiàn)代詩群體展示,幾乎囊括了當下詩壇的主要創(chuàng)作力量和代表性的詩歌作品,是當下詩壇的一次實力展示和力量集合,使得小眾的詩歌和廣大的讀者直接發(fā)生了聯(lián)系。在此次詩歌大展上,余怒表示,像1986年那次大展一樣,“期望這次大展能成為誘發(fā)詩歌界扭轉現(xiàn)狀、人群改變欣賞方式的一次嘗試”。

      在2001年,“中間代”的詩歌代際概念被提出。在福州的海峽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兩冊《中間代詩全集》中,序言《中間代》對這一概念進行了闡釋:“中間代”指的是介于“第三代”與“70后”之間的詩人。他們出生于60年代,“在80年代末登上詩壇,并且成為90年代至今中國詩界的中堅力量”,這一群體是在已有一批優(yōu)秀詩人的情況下的“后續(xù)整合”②安琪:《中間代詩全集:中國現(xiàn)代詩編年史》,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頁。。武漢大學於可訓主編的《中國當代文學概論》中,對“中間代”詩人群體作了如此評價:“基于一種代際‘影響的焦慮’,力求掙脫前代詩人的影響,獨立創(chuàng)造自己的歷史”③於可訓:《中國當代文學概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321頁。。

      對于余怒而言,詩歌的經(jīng)驗是對生命的個體體驗,是現(xiàn)代社會孤獨者的內心獨白。因此在寫作語言方面,他極盡所能地沖破既定的語言規(guī)范,試圖挖掘事物內在的本質關聯(lián)以“自覺地避開單一的價值指歸”。 余怒的寫作,既是孤獨的寫作,也是先鋒的、本質的寫作。

      一、孤獨的寫作:沒有絕對的安靜

      詩歌批評家劉春在對余怒的簡評中寫道,“那些具有神秘氣質和個體體驗的文本一再提醒人們:詩歌是天才的事業(yè)”①劉春:《從內心的悲憫到詞的苛求——朦朧詩以后五詩人簡評》,《南方文壇》2005年第3期。。余怒的寫作是生活經(jīng)驗的碎片。那些難以被一些閱讀者所接受和理解的片斷正是他個體經(jīng)驗的展示。

      余怒是孤獨的,和他的作品一樣在集體中總是呈現(xiàn)著缺席的狀態(tài)。他極少在公開詩歌刊物上發(fā)表作品,甚至有意地與大眾保持著一定距離,而這一狀況直到90年代中后期,詩集《守夜人》在臺灣出版之后才有所改變。余怒對于孤獨的感受隨處可尋:“一個人在兩條魚的夾縫間走著”,并將“烏鴉的聒噪建筑在我的寂靜上”(《觸覺》)。寂寞和安靜的“小旮旯”是余怒隱匿自己的地方:“被圈定在一個旮旯里/人才活得坦然?!保ā缎£戈埂罚┻@種孤獨感彰顯著一種荒謬的生活狀態(tài),“安靜的家伙們你們太安靜了/以致我想自殺”,詩人的情緒藏匿于詩歌的字里行間,但對于與外界連結的希望卻毫不掩飾:“我給廣州的朋友打電話再給/西寧的朋友打電話再給/紐約的墨爾本的/一晚上猶豫不定”。(《小旮旯》)而這種猶豫不定恰好又印證了難以驅逐的孤獨,密密麻麻的通訊錄、多如牛毛的訊息映襯著個體內心孤獨的本質。

      同時,對于生活的或荒誕或直觀的感受也是余怒個體經(jīng)驗的重要部分。在他的詩集《主與客》中,大多數(shù)的詩歌都指向現(xiàn)代社會中人類的生活感受。既有日常經(jīng)驗的描述:“每天在跑步機上慢跑一會兒/10分鐘或15分鐘/讓身體/像木樁上的蜻蜓翅膀”(《身外物》);“現(xiàn)在該吃早餐/我必須在7:20之前蒸好一鍋饅頭”(《癢而已》)。也有由此延伸出的生活感悟:“暫且吃一塊西瓜(主要考慮到西瓜汁)/快樂雖然庸俗/但西瓜汁很甜”(《詩學 (2)》);“吃飽了/望著一只麻雀/希望日子不要虛度”(《無可奈何》)。他通過日常又擺脫日常,在重視日常經(jīng)驗的同時發(fā)掘著平凡生活背后毫無邏輯的荒謬:“我來到公交車站從車上飄下來/一些陌生面孔/撲面而來/我想起龐德的詩?!保ā对妼W(44)》)“飄”下來的面孔是詩人處在思維游離狀態(tài)時對外界的感受,嘈雜而市井的公交車站與“龐德的詩”的對照既鮮明,又在將嘈雜人流轉化為“撲面而來”的“陌生面孔”時顯得恰如其分。

      俄國形式主義認為,陌生化是藝術加工和處理的基本原則,余怒對俄國形式主義的文學理論也很推崇。他在《感覺多向性的語義負載》一文中表示,自己的寫作理念很大程度上采用了俄國形式主義的有關理念,在復雜化的形式中表達對生活經(jīng)驗的重視?!澳欠N被稱為藝術的東西的存在,正是為了喚回人對生活的感受,使人感受到事物,使石頭更成其為石頭。藝術的目的是使你對事物的感覺如同你所見的視象那樣,而不是如同你所認知的那樣;藝術的手法是事物的‘反常化’手法,是復雜化形式的手法,它增加了感受的難度和時延,既然藝術中的領悟過程是以自身為目的的,它就理應延長;藝術是一種體驗事物之創(chuàng)造的過程,而被創(chuàng)造物在藝術中已無足輕重。”②[俄]維克托·什克洛夫斯基:《作為手法的藝術》,《俄國形式主義文論選》,方珊等譯,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89年版,第6頁。余怒的寫作正是在日常經(jīng)驗和時代境遇中,試圖對外部世界進行審視,從而確認自我主體孤獨而自由的內在特質。

      二、先鋒的寫作:描述的虛妄性

      正如批評家劉春所言,“詩歌是天才的事業(yè)”,讀懂這一“孤獨的劍客”,需要對余怒詩歌的特殊語言和形式實驗進行探索。作為“先鋒的守夜人”,余怒寫作的先鋒性與其語言使用的先鋒性密不可分。當代詩人林東林在余怒的訪談中提及,余怒曾這樣談到寫作:“寫詩和寫文章不一樣,要反陳詞濫調,要反因果和反邏輯,要有你自己的生存狀態(tài)?!雹倭謻|林:《余怒:故鄉(xiāng)給我的脾氣》,《中國三峽》2017年第8期。

      從80年代的“朦朧詩”以來,當代漢語詩歌逐步在不同層面上推進著語言的革命。漢語詩歌不再是意識形態(tài)的傳聲筒,詩歌自身的語言系統(tǒng)越來越受到重視,并且在實踐中不斷被推進?!爱斘覀冋f話時自以為自己在控制著語言,實際上我們被語言控制,不是‘我在說話’,而是 ‘話在說我’,說話的主體是他人而不是我?!雹冢勖溃萁苣愤d:《后現(xiàn)代主義與文化理論》,唐小兵譯,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86年版,第29頁。當語言先于我們的存在而使我們的表達囿于已有的框架之內時,新的詩歌寫作開始誕生,余怒詩歌對傳統(tǒng)語言的強制偏離是這條歷史鏈條中的一環(huán)。在《孤獨時》中,余怒說:“孤獨時我不喜歡使用語言?!痹凇吨聝鹤印分校f:“現(xiàn)實中很多智障兒/語言中我是/不像/大雁或土撥鼠/天上的索性去天上/地下的索性去地下?!笨梢娝麑鹘y(tǒng)寫作的偏離是有意識的,不似“大雁”或“土撥鼠”的按部就班,下意識的打破語言寫作常規(guī)所造成的閱讀困難也是余怒詩歌的重要特色。

      綜上所述,情景教學用于臨床護理教學的有效性顯著,可以顯著提升實習生護理操作能力,對于實習生的多元化能力有著較為突出的培養(yǎng)作用,值得推廣和應用。

      余怒對語言的使用往往有意識地偏離傳統(tǒng)語言軌道,在既有的語言系統(tǒng)中另辟蹊徑,使不相干的語言參與進來,營造日常普通場景中的特殊情緒。這種對語言的使用可以是對傳統(tǒng)詞匯賦予新的解讀,給平常意向和邏輯以一種全新的感受,如《夏夜之力》:“伸出手/窗戶有了窗外。”窗戶和窗外本是常見的事物,而帶給讀者的感受卻使我們重新認識了“窗外”這個詞匯,并且像是第一次感受到了“窗外”的存在。在其代表作《守夜人》中,“鐘敲十三下”一直是引人注意的點。在日常生活經(jīng)驗中,只有下午一點鐘在24小時制的時間規(guī)范中可以被稱作“十三點”,夜間十二點則被賦予了晝夜交替之瞬的“歸零”含義。余怒沒有按照常規(guī)去敘述“凌晨一點”,他對傳統(tǒng)語言方式發(fā)起了挑戰(zhàn),凌晨一點的時間在這首詩歌語境中賦予余怒的感受僅僅是“十二點三十分”之后的某一個時刻,如果打破人們對時間的固有認知,“夜里十三點”的說法并不傷害詩歌中的經(jīng)驗感受,反倒更好地表達了特定的情緒。

      余怒詩歌在語言方面的另一種偏離是不合情理、強制性的詞語組合。按照余怒所認可的術語,這叫“強指”:“即是將兩個或多個表面看來無甚關聯(lián)而實際上在某些方面有著內在相關性的事物強制性地牽扯到一起,使它們產(chǎn)生一定的聯(lián)系,指鹿為馬或馬鹿不分?!雹塾嗯骸对娪^十六條》,《余怒詩選集》,北京:華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472頁。同樣在《守夜人》里,“我說:蒼蠅/我說:血”便是這樣一種強制關聯(lián)。對于蚊帳里的蒼蠅,詩人用咒罵代替雙手,不寫拍死蒼蠅的過程,卻將“蒼蠅”和“血”以言語表達的方式強制組合在一起,看似不合情理卻有著內在相關性。而“十二點三十分我取消你”一句中,用“取消”代替“消滅”,這種強行搭配可以視作余怒詩歌的基本構成元素。

      余怒詩歌創(chuàng)作的特色并非意象的難以捉摸,而是意象組合的形成過程上的難以理解以及給閱讀所帶來的新鮮體驗和震撼感受。他的寫作在對傳統(tǒng)的偏離過程中,也使得事物的本質聯(lián)系得以偏離常規(guī)語言及日常經(jīng)驗,沖破語言的控制而使詩歌具有了控制語言、自言其明的能力?;诖?,余怒的詩不僅僅體現(xiàn)著強指的象征主義,還體現(xiàn)著超現(xiàn)實主義、超驗主義,在語言的游戲中表達時代境遇中內心生存空間的被擠壓,探索對生命本質回歸的可能性。

      三、本質的寫作:破碎符合存在的真實

      陳先發(fā)早期有一句詩:把蛇和滑動分開。作為陳先發(fā)的好友,余怒讀后曾表示,“拿這句詩比喻我的詩歌理念,我就是要把蛇和滑動分開?!被瑒硬皇巧叩谋举|,但固有的經(jīng)驗習慣于將事物作為一種“已經(jīng)存在”的狀態(tài)進行認知。當蛇與滑動分開時,蛇才具有了蛇的本質,余怒的詩歌就是追求這樣的本質的寫作,一種脫離了存在狀態(tài)的本質的東西,如黑格爾所說:“把一切確定的東西都消解了,指出了確定的東西是虛妄無實的?!雹伲鄣拢莺诟駹枺骸墩軐W史講演錄》第3卷,賀麟、王太慶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版,第115頁。

      消除語言的文化重負,恢復語言的描述性功能,從而達到個體生命的本質是余怒進行語言游戲的意義所在。在《感覺多向性的語義負載》一文中,余怒提出了自己對于語言和個人經(jīng)驗的理解:“語言是文化的負載和一部分。一個發(fā)達、完善的語言系統(tǒng)是排斥了個人經(jīng)驗后的集體文化的體現(xiàn)。這個系統(tǒng)愈是完善,其中容納及可供破譯的個人密碼就愈是缺失?!彼麑Υ艘蔡岢隽艘蓡枺骸罢Z言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幫助我們了解了世界?它是否在敞開的同時也在遮蔽,使我們看到的世界僅是一個已被‘語言化’了的世界?”余怒最后的結論是:“語言作為人與自然之間的中介,仿佛在意識的窗口上安裝了一層薄薄的窗簾?!雹谟嗯骸陡杏X多向性的語義負載》,《山花》1999年第4期。以維特根斯坦的“清除語言的表征功能,使語言重新回到它原初的指謂狀態(tài)”的理論作為其詩歌的哲學背景,余怒希望做的是消除語言的文化負載和既定規(guī)則,恢復語言的功能性,使之成為直接連通人與自然、主體與本質之間的窗口。

      由于余怒的詩歌跳出了語言和文化的背景,無法也不愿使用真實的抒情主體,他的一些詩歌試圖毫無顧忌地采用自語的形式,或者是指派“偽人稱”來進行言說,以貫穿和統(tǒng)帥詩歌,而實際上這種人稱的意義并不大,這些主體不過是暫時的主體,并沒有一個主體可以真正地統(tǒng)領詩歌,真正的主語和主體仍然是本質上的“語言”,而非某種經(jīng)驗性。如《裝做一切正?!?,全篇無一固定的主體,詩歌是意識的流動和想象的自由,這些人稱的意義僅僅是為了達到詩義上的整體感,是詩歌的言說形式借助語言工具的表現(xiàn):

      清晨,很多東西被毀掉了。雪壓著屋頂。

      通了一會兒電,我們身上才舒服了點。

      她在往墻上貼硬幣,以此控制自己的情緒。

      我將玻璃杯放在水里煮,直到它變成一坨玻璃塊。③余怒:《主與客》,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14年版,第97頁。在沒有固定主體的寫作中,詞語本身并沒有太多意義,而意義的生成主要取決于用法。在余怒的詩歌實驗中,詞語與意義脫鉤,詩歌表達的是某種本質上的自然,詩歌寫作不再受到語言和意義的捆綁,成為自由的創(chuàng)作。

      余怒的詩歌中也不乏直接表達對事物本質意義的關注:“房屋被燒毀/木質結構具有的意義不復存在。”(《兩個橋墩之間》)“房屋”是木質結構的存在狀態(tài),房屋一旦燒毀,木質結構在此的意義便瀕臨終結,而木質結構的本質并非房屋,這里引入關于本質與存在關系的思考?!澳阆胂耄峙c本人的關系/關于窗戶的照片/以及百合花在雨中所具有的條件反射?!保ā侗娝苤牧⒎襟w》)“名字”與“本人”的關系,也是一種類似存在與本質的關系。沒有了存在的意義之重,世界變得輕松起來,事物變得純粹起來,不去賦予事物意義、或者將事物本身與其存在方式相區(qū)分,使余怒的詩歌世界染上了一層童話般的奇妙色彩。在《一件東西》中,余怒這樣表達對本質的理解:

      我喜歡一件東西剛開始它在

      我的腦中形成。你來時

      它剛形成,像你一樣。它總是

      小心翼翼,走路從來

      不用腿,讓腿成為自我否定

      的一種形式。你站在那兒

      一個勁地搖頭,我知道

      你的意思。我撫摸它是因為

      欲望,它是什么我不管。我找來

      一個工匠按它的樣子

      制造,我想將它

      制造出來以嘲弄你。但我現(xiàn)在還

      不知道它是什么,現(xiàn)在何處

      它是一件東西可它不是任何事物①王光明編選:《2007年中國詩歌年選》,廣州:花城出版社2008年版,第164頁。

      “一件東西”不是“任何事物”,但它又可以是任何事物。它不被賦予任何的意義時才是這件東西,給予它確定的形象和意義便是在進行自我否定。

      在本質的寫作中,余怒批判了讀者對文本意義的迷信。在他的文章《體會與呈現(xiàn):閱讀與寫作的方法論》中舉了一個例子:“水和杯子相互隱瞞?!彼硎敬司洳o具體意指,僅僅是為了提供直覺的語言快感和耳目一新的感受?!爱斠馑甲鳛闃嫵苫蚪庾x一首詩的主要因素出現(xiàn)在作者或讀者的思維中時,這首詩便失去了其‘詩性’。”②余怒:《體會與呈現(xiàn):閱讀與寫作的方法論》,《揚子江詩刊》2002年第5期?;诖擞嗯J為,通常的帶有意義目的的閱讀也是讀者與作者之間的文化契約,而要達到文本的本質,則需要摒除這種“外在的評價”。所以維特根斯坦認為:“我們只有首先懷疑可懷疑的一切,然后再消除所有的這些疑問,我們的理解才可靠。”③[德]維特根斯坦:《哲學研究》,湯潮、范光棣譯,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2年版,第57頁。余怒在詩歌的陌生情景里想要表達的并非是某種意義,而是語言和靈感的自由流動,他想做的就是讓“詞語間(句子間、句群間)的關系引起的讀者非解讀性的歡娛,是拋棄意思和理性思索后的讀者的反應”④余怒:《體會與呈現(xiàn):閱讀與寫作的方法論》,《揚子江詩刊》2002年第5期。,這是一種關于本質的閱讀,表達了余怒的詩歌“盼望脫離身體而活”的愿望。

      在90年代的現(xiàn)代漢詩版圖中,余怒的詩歌創(chuàng)作并非中心,但他對語言的深度探索和言說方式已經(jīng)成為了詩歌界的重要現(xiàn)象。處在詩歌歷史的鏈條上,余怒的創(chuàng)作既承接了80年代“朦朧詩”以來的漢語詩歌實驗,又融合了90年代的時代語境。余怒在《詩觀十六條》中說道:“語言的自足常常使作者的言說失效,語言排斥它的使用者……因此我只呈現(xiàn)我之所見。讓‘人化’(黑格爾)的世界恢復無言狀態(tài)。基于以上原因,我讓語言自語。”余怒的寫作是消除了語言和文化背景的,讓經(jīng)驗與感受赤裸裸呈現(xiàn)在閱讀者眼前的,是詩歌駕馭語言的范式,這也正是他對現(xiàn)代漢詩尤其是90年代以后詩歌寫作的一種重要嘗試。

      雖然這種嘗試挑戰(zhàn)著閱讀者的既有詩歌知識,甚至使某些美學成規(guī)失效,而正如余怒在《主與客》的《后記》中所言:“一個人的寫作,倘若沒有讓其他的寫作者產(chǎn)生美學上的不適,那么他的寫作是不值得去關注的?!庇嗯瓕懽鞯淖穼ふ谶@里:他不企圖去揭示事物的最終狀態(tài)和所謂的真相,而是通過寫作提供了一種追求本質的方式,用詩歌對語言的駕馭去擴展超出具象和表象之外的遐想的空間。

      猜你喜歡
      本質詩歌語言
      詩歌不除外
      語言是刀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30
      “新”“舊”互鑒,詩歌才能復蘇并繁榮
      中華詩詞(2019年1期)2019-08-23 08:24:24
      回歸本質
      童年的本質
      讓語言描寫搖曳多姿
      詩歌島·八面來風
      椰城(2018年2期)2018-01-26 08:25:54
      累積動態(tài)分析下的同聲傳譯語言壓縮
      對求極限本質的探討
      WUU——讓“物”回歸其使用本質
      苏尼特左旗| 敦化市| 宽甸| 甘泉县| 潍坊市| 海阳市| 韩城市| 辛集市| 义马市| 祁连县| 河西区| 莎车县| 娱乐| 富顺县| 修水县| 彭泽县| 德阳市| 兴仁县| 广饶县| 泽州县| 北川| 深泽县| 北碚区| 峡江县| 托克逊县| 永丰县| 长岛县| 仙桃市| 玛曲县| 河东区| 北辰区| 察雅县| 若尔盖县| 武鸣县| 敦化市| 册亨县| 武邑县| 武威市| 遂平县| 平山县| 彰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