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 江蘇省蘇州市電化教育館
《微課程教學法: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的最佳路徑》是蘇州工業(yè)園區(qū)勝浦實驗小學數學教師周麗撰寫的又一篇微課程教學法實驗文章。所不同的是,這一次,她選取了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的題材。
屈指數來,周麗嘗試翻轉課堂已歷五年。當時,我在蘇州電教館開設了在線課程《翻轉課堂與微課程開發(fā)》。其時,我對“微課程”還存有誤解??上驳氖?,在課程本身的開發(fā)、實施數月之后,微課程教學法與舊式“微課程”分道揚鑣,開始進入翻轉課堂本土創(chuàng)新的境界。
周麗是我最早的學員之一,也是最早把微課程教學法實驗常態(tài)化的教師之一。如今,課程延續(xù)五年,周麗用微課程教學法翻轉課堂也有五年?!俺B(tài)化”之后,周麗智慧迸發(fā),審讀教材、設計方案和制作視頻的技術已非昔日可比。如今,她開始對自己從事的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開展元研究,實乃一大幸事。
我讀周麗的這篇文章,對三個方面頗感興趣。首先是設計學習任務。周麗習慣在設計之后“與課前學習的達成目標一一比對”,及時調整,這能保證學生完成任務有質量就會達成目標,這對于學生、家長、教師而言,都是善莫大焉!如果聯系我寫的《追問,追問,掘地三丈泉瀵》一文(刊登于本刊2018年第18期),可以發(fā)現,與王玨琦追問達成目標的做法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其次,周麗注重在實踐中,依據學習資源呈現方式,選擇合適的軟件制作微課。如今,除了Camtasia Studio、手機攝錄、萬彩動畫大師、小影軟件等,用得得心應手外,今年七月,她還在北京的一個培訓會上作了介紹萬彩動畫大師的報告。確實,如今技術門檻已經不像信息化初期那樣高,信息時代的“原住民”已經入職教師隊伍,“新移民”的水平也不可小視,只要專業(yè)的教育技術工作者不再無休止地用技術去折騰以教學為主業(yè)的教師,教師對使用技術的恐懼早就可以休矣。周麗的視頻錄制方法,妙就妙在應需要選技術,而不是用技術規(guī)范教學。
再次,周麗多次實驗用微課程教學法翻轉課堂的方法從事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學,開始從一個案例的成功轉而反思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的一般規(guī)律,發(fā)現“微課程教學法確實能解決數學綜合實踐活動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這就使認識升華到了一般意義的層次。推而廣之,它能夠為所有的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提供方法論,進而也會推廣到其他學科的綜合實踐活動中,其實踐意義不可小覷。
讀周麗的文章,我也發(fā)現一處亟待提升的地方,那就是,不必再從教學目標出發(fā),拐彎抹角地提煉達成目標,而要直截了當根據課標與教材提煉達成目標。擺脫了對教學目標的依賴,審讀教材的能力、提煉目標的能力,就會得到進一步提升。畢竟,達成目標的定義已經升級,周麗也該繼續(xù)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