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英杰
內容摘要:2018年6月四川省綿陽市歷史中考試題出爐,在對中考試題的例題探析中,本文主要闡述對中考歷史核心素養(yǎng)的考查方向和歷史教學中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 課堂教學 例題探析
近些年來隨著課程改革的發(fā)展,歷史教師在教學中,開始逐漸將教學目標轉向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yǎng),中考對核心素養(yǎng)的關注點也越來越多。筆者今天以2018年綿陽市中考部分歷史試題為例淺談一下歷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幾點建議。
一.以中考試題為例探析核心素養(yǎng)的考查
2018年綿陽市歷史中考試題,雖然總分值并不高,題量也不多,但考查內容全面,在一些試題中涉及到了對歷史核心素養(yǎng)的考查,從這些題中,我們可以找準方向,探析在教學實際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一)時空觀念關聯(lián)中考復習線索,是考試??键c。
1.同一時期,不同空間中歷史聯(lián)系的考查
2018年綿陽市歷史中考試題第14題:古代的日本、朝鮮等國仿照我國的科舉制度選任官員,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產生也借鑒了我國科舉制度的一些辦法。這主要說明( )
A.朝鮮、日本的政治制度落后
B.科舉制度有利于人才的選拔
C.隋唐時期中國領先于全世界
D.科舉制度優(yōu)于西方三權分立
例題探析:此題考查的是時空觀念中同一時間中不同空間的歷史聯(lián)系,這道題為我們闡述的是日本、朝鮮在古代社會受到中國先進科舉制度的影響,這種制度還影響了同一時期的西方文明,這是史實陳述,而這個史實陳述的背后說明了中國科舉制度盛行時期,文化制度領先于世界,這一時期正是隋唐時期,所以此題選C,從核心素養(yǎng)來說學生要有空間意識,掌握空間聯(lián)系。
2.重大歷史事件發(fā)生的某一時間點的考查
例:2018年綿陽市歷史中考試題第17題:1931年9月18日,日本突然襲擊中國東北軍駐地北大營,隨即占領沈陽。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九一八事變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的起點。從材料中可以得出的正確信息是( )
A.日本首次發(fā)動對中國的侵略戰(zhàn)爭
B.中國抗日戰(zhàn)爭從九一八事變開始
C.國民黨正面戰(zhàn)場開始了全面抗戰(zhàn)
D.中國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
例題探析:在中考題中,最容易得分的就是時空觀念中對具體時間點的考查,學生在學習歷史過程中,最該具備的歷史素養(yǎng)就是對歷史的大局和時間點的把握,現(xiàn)今對影響重大的事件的時間考查較多,所以學生在綜合復習過程中,腦海里要有歷史大事年表和對歷史大事的敏感度。這道題很顯然就是考查對1931年9月18日這一時間的記憶,學生要立足于材料,找出信息來選出答案,材料中的這句話“九一八事變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的起點”這句話和B選項一樣,說明中國抗日戰(zhàn)爭是從九一八事變開始的。固選B,在考查時空觀念的同時,告訴學生學習歷史要有全局意識,要掌握具體史實和解題關鍵才能最終得到正確答案。
(二)歷史解釋道出史實前因后果,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
例:2018年綿陽市歷史中考試題第16題:探尋歷史原因和結果的邏輯關系,對歷史進行合理解釋是我們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因果關系對應正確的是( )
例題探析:探索歷史事件發(fā)生的因果聯(lián)系是歷史解釋中常出現(xiàn)的一種考點,此題就是考查對歷史事件原因和結果關系的解釋,學生要注意因果關系的前因后果一般圍繞一件事情進行,因果關系要符合歷史事實,此題正確答案是B,其他三個選項都是因果對應不正確。學生在歷史解釋中一定要做到事件的真實性、合理性、邏輯性是正確的,這樣才是正確的歷史解釋。
(三)歷史理解理清歷史關系,探索史實真相。
例:2018年綿陽市歷史中考試題第24題:學習歷史,應該從世界的角度來觀察和理解,中國離不開世界,世界需要中國,下列有關世界與中國關系的史實,描述錯誤的是( )
A.十月革命——中國共產黨成立
B.蘇聯(lián)的經濟體制——中國一五計劃
C.冷戰(zhàn)政策——重慶談判
D.第三次科技革命——神舟五號
例題探析:此題考查的是學生對歷史中國家和國際關系的理解,這道題前面都是國際事件、后面是中國時間,如果要說明前面和后面的事情有關系,就看其中前面國際事件的出現(xiàn)是否影響了后面的中國事件,注意審題,要選描述錯誤的,這個題的答案是C,國際上的冷戰(zhàn)政策是敘述美蘇關系的,這一事件與中國關聯(lián)不大,更不能和重慶談判扯上什么關系,所以這是明顯的錯誤。
(四)在史料實證下得出歷史價值觀,增強學生史學責任感。
例:2018年綿陽市歷史中考試題第26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是我國的國策,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二:略
材料三:中國倡議“一帶一路”以來,中國和沿線國家建立了多層次合作機制,跨國跨區(qū)域互聯(lián)互通進一步加深,進出口貿易不斷擴大,對沿線國家的投資快速增長?!耙粠б宦贰背h來自中國,成果正逐步惠及全世界。這一政策促成了沿線國家的發(fā)展,也推動了中國的改革開放。
材料四:中國進口汽車關稅降價情況統(tǒng)計表
(2)根據材料三、四,從經濟全球化的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歷史小論文。要求觀點正確,用兩個材料中的信息或者材料中的史實加以論證。
例題探析:此題考查的是學生對多種素養(yǎng)能力的一種結合和升華,最明顯的就是學生的史料實證能力,題目要求是從經濟全球化角度來寫,其實就是讓學生從經濟全球化的角度,立足于材料,來寫一篇經濟全球化下中國之變化和發(fā)展的論文,論文重點是在提供的材料的基礎上加上學生自己的感受、見解,其實就是考查學生的歷史價值觀,學生要把課上的素養(yǎng)所得和材料的史實結合就能完成這篇有理有據的歷史小論文。這也是歷史核心素養(yǎng)的真實運用和升華之處,讓學生在有理有據的文字中增強家國情懷和歷史責任感。
二.鑒于中考需要,歷史教學更加注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通過這次中考關于核心素養(yǎng)的例題探析,又一次為歷史教學指明了方向,筆者通過探析得出了對課堂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幾點建議,這里與大家共同探討。
(一)構建時空體系,完善時空線索,在時空對比中掌握歷史發(fā)展脈絡。
時空線索是學生學習歷史的主體框架,在中考總復習中,教師可以在課堂中提供歷史的時間線索,讓學生根據時間線索,完善空間構成,構筑不同地方或者國家的歷史,讓學生回憶歷史發(fā)生的時間點,這樣可以讓時空觀念在實際的學習中更加完善,可以增強時空關系和不同空間的內在聯(lián)系。
(二)搜集真實史料,在史料實證中體驗歷史古今之變。
史學的研究價值一直高于它本身的存在價值,本次例題探析,讓教師思考,史料是為學生的探索精神所服務的,課堂上不能流于形式,教師要針對某一史實提供適當史料,學生根據對史料的閱讀、研究、探討提出自己的異議,或者針對某一問題,積極搜集身邊的文字、實物或口述史料,為歷史提供新的實證資料和觀點,這才是史料實證存在的真正意義,這樣在史料實證下歷史會變得更真實,更鮮活。
(三)立足歷史發(fā)展,增強歷史理解,在歷史評價中感受史學影響。
歷史理解能夠更好的加深學生對某一事件的了解和認識,教師在課堂上要設立歷史質疑時間,就某課的內容搜集學生的質疑之處,集眾人所疑為一體,探究理解歷史的新角度和新方向,同時課堂上鼓勵學生發(fā)散,讓學生就結論或原因進行補充和發(fā)散,學生發(fā)散出來的角度和內容可以豐富歷史研究,形成多角度觀歷史、論歷史的能力,對歷史的評價和理解更加全面化,可以增強史學影響力。
(四)辨析歷史事物,評判歷史結果,用歷史解釋拓展學生眼界。
在歷史核心素養(yǎng)中,歷史解釋的說服力是極強的,在實際的課堂中要培養(yǎng)學生搜查歷史證據的能力,增強判斷歷史真?zhèn)蔚乃剑處熞朴谩笆妨稀焙汀半s史”,來提高學生的歷史辨析能力,或針對歷史事件,開展歷史辯論賽,讓學生搜集證據為歷史增強解釋能力,在證據收集和歷史辯論的過程中不斷拓展學生的眼界。
(五)感受家國變化,抒發(fā)個人情懷,用獨特的歷史價值觀鑄就史學責任感。
學生在學史的過程中有了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理解、歷史解釋四大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就會有一定的史學修養(yǎng)存在,這是學生形成正確史學價值觀的基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多給學生靜心抒發(fā)個人對歷史的某種情感的時間,在這種表達中流露出個人的歷史觀,家國情懷,同時也會增強自己的歷史表述能力,就能如魚得水的解決歷史小論文帶來的困擾。
綜上所述,就是筆者根據2018年綿陽市歷史中考試題進行的核心素養(yǎng)例題探析,從考試的方向中,對在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提了一些建議,建議是否成熟,還有待實際教學的考驗,但對教學的探索之路依然不能停止。
參考文獻
[1]陳俊德.淺談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理解與實踐.教育現(xiàn)代化.2017年3月第12期
[2]林崇德.21世紀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研究
[3]張曉.林新.談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才智.2017年第37期
[4]綦巖.中學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考查.教育科學論壇.2017年第5期
[5]季芳.聚焦人文: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江蘇教育研究.2016年11B
[6]鄭文華.歷史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歷史理解.教育傳播
(作者單位:四川省綿陽中學育才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