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浩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中醫(yī)兒科學博士 編輯/張琳 設計/龐婕
夏季是人體代謝最旺盛的時期,也是營養(yǎng)消耗最大的季節(jié),有些寶寶卻在此時出現(xiàn)食欲欠佳甚至伴有乏力、精神不振的現(xiàn)象。這是由于外界氣溫高、空氣濕度大,加之寶寶身體嬌弱,對氣候適應能力差等因素造成寶寶植物神經(jīng)功能紊亂,胃腸功能及心肺功能降低,而出現(xiàn)食欲不振、乏力等癥狀。此類癥狀可于天氣轉(zhuǎn)涼時自行緩解。
夏季濕氣和熱氣很重,溫差過大的時候就容易導致感冒。不過夏季感冒沒有秋冬季感冒很明顯的那種流鼻涕、怕冷等外感癥狀,一般常表現(xiàn)為發(fā)熱、乏力、不愿吃飯、精神不振,有的寶寶還會伴有嘔吐、腹瀉,我們稱之為“暑濕感冒”。常見病因有:
溫差過大 室內(nèi)室外溫差過大,從室外炎熱環(huán)境突然進入涼爽的室內(nèi),毛孔尚未收縮,寒氣直接侵襲機體。
過食寒涼 過量食入冷飲會使胃黏膜血管收縮,胃液分泌減少,引起食欲下降和消化不良,影響食欲、減少正餐的攝入。
● 有的媽媽以為寶寶“中暑”了,其實這并不是中暑,中暑表現(xiàn)為高熱不退,口渴多飲。
防治暑濕感冒,可選用中成藥如藿香正氣口服液。不過,媽媽們要注意哦,不主張給寶寶服用含有酒精的藿香正氣水,有可能會引起醉酒癥狀。而且有不少媽媽會在發(fā)熱時給寶寶吃頭孢類抗生素,這種抗生素與酒精會發(fā)生雙硫侖反應,如面部潮紅、頭暈、惡心、嘔吐甚至驚厥等。所以,提醒媽媽們,一定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給寶寶用藥。
食療方
對于夏季患有暑濕感冒的寶寶,建議媽媽們選用下面這些食療方:
1.藿香葉水 水開后加入20克藿香葉,5分鐘后放入少量白糖即可,每天服3~4次。
2.藿香粥 先用粳米100克煮粥,加藿香葉煮沸,即成藿香粥,適量服用。
3.扁豆花藿香飲 扁豆花20克、藿香12克、銀花10克,白糖適量。將扁豆花、藿香、銀花洗凈,加水適量煎煮,以白糖調(diào)味飲服。
4.荷葉扁豆花粥 鮮荷葉1張、白扁豆花15克、大米50~100克。大米煮粥,待粥煮成后,加入扁豆花,再煮5分鐘。趁熱將荷葉蓋在粥上。等粥呈淡綠色,即可食用。
不可將荷葉與粥同煮,否則湯呈紅褐色,清熱解暑的功效也會大為大減。
1蔥姜糖是萬能的
有些保健常識的媽媽都知道,蔥、姜、糖是應對冬季感冒的老三樣。感冒后喝碗蔥白姜糖水發(fā)發(fā)汗,就能好得快些。此方法對風寒感冒(即因風吹受涼而引起的普通感冒,癥狀為渾身酸痛、鼻塞流涕)有效,對暑濕感冒可能是火上澆油。因為姜、蔥都是辛溫食物,能發(fā)汗,然而暑濕感冒的特點是熱氣裹濕氣,如油裹面,在治療上應以清暑解表為原則。所以,應忌食可以助長熱勢的食物。
2捂出汗就ok
夏季暑濕感冒時,千萬不要給寶寶捂被發(fā)汗,因為暑濕感冒的特點是濕氣重,治療上應清熱解暑。給寶寶捂被發(fā)汗會加重熱勢,反而讓感冒更加難以痊愈。
5步推拿防治夏感
1.開天門
位置 自兩條眉毛的中間,向上到前發(fā)際的一條直線。
操作 用雙手的拇指指腹著力,從眉毛的中間向上到前發(fā)際推動,兩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稱開天門。一般來講按摩時用力宜柔和均勻,推動時要有節(jié)律,推30~50次至皮膚微紅即可。
2.推坎宮
位置 從眉毛的內(nèi)側(cè)端到眉毛的外側(cè)端,呈一條直線。
操作 用兩手大拇指指腹沿眉毛前緣向兩側(cè)推至眉梢,就是分推寶寶的兩條小眉毛,稱推坎宮,亦稱分陰陽,一般也是推30~50次。
3.運太陽
位置 在眉后凹陷處。太陽為經(jīng)外奇穴,有左為太陽,右為太陰之說。
操作 用兩手中指指端輕揉頭部兩側(cè)的太陽穴(兩眉梢后凹陷處),揉30~50次,寶寶有酸脹感即可。
4.黃蜂入洞
操作 用食指、中指兩指端在寶寶鼻孔下緣揉動,大約100次。
5.按揉肺俞
位置 肺俞穴在背部,肩胛骨內(nèi)側(cè)緣中點和后正中線連線的中點處。
操作 媽媽可用拇指指端反復按揉,直到寶寶感到酸脹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