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震宇
說起《神奇校車》系列科普繪本,相信絕大部分看過此書的家長、孩子,都會為書中奇特的想象與抽象的科學知識的完美融合而由衷地贊嘆。在書中,弗瑞絲老師帶領她的學生開啟了一次又一次的奇幻之旅。這中間,孩子們學會了科學原理,掌握了思維方式,養(yǎng)成了主動探究的好習慣。書中的校車是“神奇”的,那現(xiàn)實中的校車又是什么樣的呢?
蘇州市吳江區(qū)蘇州灣實驗初級中學是一所新建學校(2017年9月投入使用),目前只有初一年級,10個班級。其中七個班的學生每天乘坐校車,往返于小區(qū)與學校之間。這七個班,分別對應七輛校車,且每輛校車上的學生又幾乎都是來自同一小區(qū)、同一班級的。這樣安排,學校德育人是有“私心”的:便于日常管理,易于隨車教育?!叭粘9芾怼焙谜f,那“隨車教育”又何為?難道僅僅是安全教育嗎?當然不止。學校德育人經(jīng)過深入思量,籌劃在初一起始年級、起始階段,充分利用好學生乘坐校車這段時間,對新生開展良好品格的養(yǎng)成教育。
品格是公民素質的核心。初一新生的自我約束能力都不是很強,加之這屆學生在讀小學時又都沒有乘坐過校車,因此,進入新學校,乘坐新校車,結識新同學,這些都讓學生覺得新奇又興奮——爭搶排頭上車、隨意大聲講話、私自調換位置、吃零食丟垃圾等不文明現(xiàn)象,在校車運行初期屢見不鮮。針對學生乘坐校車過程中所暴露出的問題,我校德育責任人經(jīng)過商討后一致決定,以品格養(yǎng)成教育為切入口,開展以“乘車小細節(jié)·文明大品格”為主題的品格教育項目,著力在初一新生中開展“明禮”“守約”“主動”“寬容”四方面的品格養(yǎng)成教育。
品格寓于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品格培養(yǎng)必須體現(xiàn)在學生的日常學習、家庭生活、社會生活中;同時,品格的養(yǎng)成又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學生成長過程中,學生要經(jīng)常實踐才能固化其良好品格。我校將“生活化教育·體驗式成長”作為品格項目化教育實施的抓手,在品格教育項目化開始推進之前,學校先給每班布置了統(tǒng)一的項目任務,即“列出你(班)文明乘車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要求在項目活動開展一學期之后,通過主題班會、家長QQ或微信群討論等形式,達成共識,明確要義;并且通過班級自評、班級互評、領導點評等形式,看看哪班在執(zhí)行本班規(guī)定上做得最好。
具體到項目活動層面,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四個方面:
明禮,指學生的“禮儀”和“公德”,這是學生的基本行為規(guī)范。“明禮”品格教育項目推進之初,家長方面,開展“共簽文明書·合家常提醒”活動,要求學生和父(母)一起簽訂《學生文明乘車家長日常監(jiān)督責任承諾書》,以“家長執(zhí)書”“親子合影”的方式記錄并發(fā)給班主任;學生方面,以“創(chuàng)建蘇州灣實驗初級中學首屆優(yōu)秀學風班”活動為載體,就文明乘車“上下車問好”(向司機、隨車管理員)、“登車排隊女生先行”這兩點做實做好;學校方面,班主任、值班行政不定期調閱隨車監(jiān)控,將“問題視頻”(吃零食、扔垃圾、換位子、抄作業(yè)等)進行截圖后,找到當事學生,并及時與當事學生談話,對屢教不改的學生聯(lián)系家長,家校協(xié)力,共助學生養(yǎng)成“明禮”品格。
守約,是指遵守公約、規(guī)定,是指學生對于社會約定的履行,也是一種責任擔當?shù)捏w現(xiàn)。“守約”品格教育項目的推進,主要圍繞“守時”和“守紀”兩方面展開。所謂“守時”,是指學生早晨在小區(qū)附近的乘車點上車時,不能遲到;所謂“守紀”,是指學生上車后要聽從隨車管理員的安排,不頂嘴,有話好好說。為此,在校車公司的配合下,學校適時開展了“美在蘇州灣·守約先行者”活動。一方面,邀請校車公司的工作人員來校,就守時守紀問題,從校車公司的角度向全體學生提出要求;另一方面,學校聯(lián)合校車公司擬定了《處理乘車遲到的六點建議》,明確規(guī)矩。此外,還在隨車管理員的推薦下,學校表彰了十位“守約先行者”,并從中選出一位代表發(fā)表國旗下講話,為其他學生樹立榜樣。
主動,指學生不靠外力推動而自發(fā)學習,是一種較高層次的學習品格。我校以“隨車教育”為契機,在“主動”品格教育項目上,由“乘車常規(guī)”入手,進而向“學會學習”遷移。學校開展了“蘇州灣最美‘排頭兵’”評選活動:一方面,抓拍各班學生上下車排隊的場景,通過照片、繪畫等形式展現(xiàn)學生主動整隊的良好風貌;另一方面,發(fā)掘各班在主動整隊方面的成熟做法,在期末時評選出主動整隊優(yōu)秀班級與管理先進個人。此外,學校還在食堂取餐口前設置了“一米線”,引導學生主動排隊;學校還通過開展“一米小黃線·素養(yǎng)大體現(xiàn)”主題討論活動,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到主動排隊帶來的便利。同時,要求學生通過反思自身在“主動”方面的不足,使其深刻地意識到學習上也要主動,如,要主動整理課桌、主動整理試卷,預備鈴響起要主動準備好下節(jié)課的資料等,促使學生的“主動”品格逐步向學習方面遷移。
寬容,是指不計較或不追究,能容忍別人,這既是健康生活的處世經(jīng)驗,也是健康生活所必備的品格。在校車這個“流動”的小天地里,時常會上演學生的“矛盾之戰(zhàn)”。如,有的同學因為不舒服嘔吐弄臟了鄰座同學的衣服,引起鄰座同學的強烈不滿;停車后起立下車時,一位同學被另為一同學絆倒而引發(fā)口角;班干部在車上提醒吵鬧的同學靜下來,卻無意中碰傷了該生的牙齒等。對待這些“矛盾之戰(zhàn)”,如果學生或家長缺少“寬容”之心,就會增加老師的調解難度。因此,學校借助家長會、閱讀節(jié)等契機,開展了“學會寬容,亮出你的風采”主題系列分享活動。分別邀請學生、家長、老師、行政,從乘坐校車、工作生活、教育教學、學校管理等方面出發(fā),暢談自己在“寬容”方面的經(jīng)歷感悟,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寬容”之情,使之生成“寬容”的品格,健康生活每一天。
通過近兩個學期的推進品格教育項目的實施,本屆初一學生在習慣養(yǎng)成方面取得了明顯的進步。學校通過發(fā)放《司機、隨車管理員問卷表》《家長問卷表》《教師問卷表》《食堂職工問卷》等,對以上品格教育項目的階段實施效果進行調查。據(jù)校車公司反映,我校學生的乘車紀律與上下車秩序在有校車的學校中名列前茅;食堂的職工也反映,自從實施“一米線排隊”制度以來,取餐、打湯、還盆的秩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學校教師也覺得,特別是初一下半學期以來,學生在文明禮儀方面進步顯著;家委會的家長們也說,進入初中將近兩個學期,孩子們明顯懂事了,學習上也積極多了……一句句鼓勵、肯定、表揚話語的背后,是學生相關品格初步形成的回響,是學生良好習慣養(yǎng)成碩果的初步綻放。
目前學校的十個班級,正同步實施“明禮”“守約”“主動”“寬容”四方面的品格養(yǎng)成教育項目。學校德育人也正精心打磨,統(tǒng)籌規(guī)劃,設計下階段更有針對性的序列化體驗活動,逐步開發(fā)多維度的品格教學課程,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整體素養(yǎng),力求形成學校和家庭崇尚品格教育,追求品格成長、塑造品格養(yǎng)成的良好氛圍;并使廣大教師努力成為習總書記所期望的“錘煉學生品格的引路人”,從而真正做到立德樹人,促進學生正確價值觀和優(yōu)秀品格的形成與發(fā)展,為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全面養(yǎng)成,成為內外兼修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