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建東 (甘肅蘭州三十四中學蘭州市王雅琴名班主任工作室)
新教育是由朱永新教授發(fā)起的一個民間教育改革行動,是一個以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為起點,以十大行動為途徑,以幫助教師和學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為目的的教育實踐。自本人校加入新教育實驗以來,高三班級把師生共寫隨筆作為重要的行動,為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每兩周挑選學生的隨筆進行整理,每當看到自己的隨筆被選中時,學生的快樂溢于言表。一段時間下來,學生對于寫隨筆的積極性提高很多,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以及學風班風也有明顯的改善。
寫隨筆不僅僅是練筆,是“心靈的對話”,隨筆還有著育德、啟智的功能。學生為了寫得精彩,做得就精彩,只要做得精彩,高三學生學習效率就能有很大的提高。
寫隨筆,孩子們寫出了自己的理想與奮斗目標,并不停地激勵自己,每周、每一次月考我和學生會總結一下近期的學習狀態(tài),有代表性的幾種學習狀態(tài)的學生會和大家共同分享。從別人或者自己的文字中,孩子們發(fā)現(xiàn)了更多東西,有共鳴,有燦然一笑的驚喜,大多數(shù)隨筆傳遞的是正能量,樹立好榜樣。
學生學習一段時間后會比較累,就要不停地調整,不停地釋放壓力,只要自己說出來,寫出來,就會輕松很多。孩子們總結學習方法與自己平時學習的得與失,長時間堅持寫,讓孩子們贏在學習的過程中。
高三教師把寫教育隨筆當成了一種習慣。邊教學、邊讀書、邊思考、邊進步,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總結教學經驗可促進其備考效率。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講過,一個學??梢允裁炊紱]有,只要有了為教師和學生精神成長而準備的圖書,那就是教育了。要提高寫作水平還要多讀書。師生共寫隨筆激勵教師讀書與寫作,也就使教師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
學生在隨筆中透露出對學習、生活問題的不同看法以及對教學的建議和看法等必然讓教師調整教學進度、改進教學方法。教師在總結與反思中成長,使思考成為一種習慣,促進向專業(yè)化、科研型教師的轉變。
共寫隨筆使高三師生共同行走在備考的路上,以共讀共寫共同生活為基本行走方式。通過共寫隨筆、共同的生活,師生的心貼近了,從而一起交流,一起快樂成長。
師生共寫隨筆,可以加強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有利于拉近師生關系。真實的情感,使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學習,也使老師很感動,更堅定了師生撰寫隨筆的信心。
學生可以通過隨筆對他所學的內容和經驗進行總結,教師也可以通過隨筆來進一步了解學生,通過了解學生改進自己的教學。學生也可以在教師的評語中了解教師對自己的評價,進一步肯定自己或改進自己的學習行為,最終可促進師生共同成長。
高三師生共寫隨筆,使教師和學生彼此為對方祝福,彼此為生命中偶然的相遇而珍惜,彼此做出承諾,共同創(chuàng)造一個完美的教育,共同書寫一段生命的傳奇。孩子們看到自己和身邊人寫出的內容有指引、有調侃、有憐惜。只要學生和教師的心在一起,相互尊重、相互鼓勵,每位學生都會確立自己的奮斗目標,在班級中找到了自己的歸屬感,有了很強烈的集體榮譽感,一個積極向上,團結奮進的班集體就會形成,就會營造好高三備考的班風與學風。
總之,高三班級師生共寫隨筆是新教育理念下的主要行動之一,只要行動,就有收獲,領悟隨筆的要點,堅持才能創(chuàng)造奇跡。
[1]朱永新.新教育[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4.
[2]張榮偉.新中國教育實驗改革[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