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京
腫瘤是當前威脅人類生命安全最為常見的疾病類型之一, 目前臨床研究發(fā)現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與新生血管存在密切關聯(lián), 因此, 及早阻斷腫瘤部位及周邊區(qū)域新生血管的形成在抗腫瘤治療過程中具有重大應用前景, 也是當前醫(yī)學界研究的重點問題[1]。目前, 采取微泡聯(lián)合超聲空化技術在兔腫瘤試驗中取得了一定成效[2,3]。為進一步明確微泡增強的超聲空化阻斷腫瘤微循環(huán)的病理過程, 本研究對10只兔VX2轉移瘤模型實施了耳緣注射微泡及超聲輻照處理, 將其病理變化過程實施總結?,F報告如下。
1.1 材料來源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若干健康新西蘭白兔, 10只VX2荷瘤兔作為研究對象。均由當地動物研究所提供。
1.2 建模及分組 先對存在VX2荷瘤兔肌內注射0.15 ml/kg速眠新Ⅱ(湖北貓爾沃生物醫(yī)藥有限公司)麻醉處理, 使VX2荷瘤兔在試驗臺上俯臥, 使荷瘤部位充分暴露, 脫毛消毒處理, 無菌環(huán)境下將VX2腫物取出, 去除中央壞死部分及周邊結締組織, 將病灶處理成1 mm3大小備用。取健康新西蘭白兔, 肌內注射0.15 ml/kg速眠新Ⅱ麻醉, 脫毛、消毒處理, 在劍突下行3 cm切口, 開腹, 牽引出肝左葉, 將肝葉刺破,建立竇道, 將備用腫瘤塊(1~2塊)置于竇道內, 壓迫止血后,還納處理, 縫合切口, 形成模型兔。在模型建立14 d后, 使用GE LOGIQ P6彩色超聲診斷儀探查模型兔肝臟腫瘤狀況,探頭頻率為5~9 HMz, 了解腫瘤回聲、中心壞死狀況、腫瘤血供狀況。取無中心壞死區(qū)、腫瘤直徑1 cm左右、血供豐富模型兔進行研究, 共20只。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常規(guī)組與微泡組, 各10只。常規(guī)組雌性5只, 雄性5只, 體質量跨度2~2.5 kg, 平均體質量2.28 kg(s=1.03);微泡組雌性5只,雄性5只, 體質量跨度2~2.5 kg, 平均體質量2.26 kg(s=1.11)。兩組模型兔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3 治療方法
1.3.1 常規(guī)組 實施耳緣注射生理鹽水及超聲輻照, 對模型兔麻醉處理, 左肝區(qū)部位脫毛、開腹處理, 暴露病灶, 耳緣注射5 ml生理鹽水(哈藥集團制藥六廠, 國藥準字 H32020857),并采取的CZ-960型脈沖式超聲空化治療儀(廣州晉康醫(yī)療科技有限公司)實施超聲輻照, 探頭直徑2.5 cm, 發(fā)射頻率1 kHz, 占空比0.5%。輻照10 min。
1.3.2 微泡組 實施耳緣注射微泡及超聲輻照, 模型兔,麻醉、脫毛、開腹、超聲輻照處理方式與常規(guī)組相同, 另實施耳緣注射微泡(BraccoImagingB.V., 注冊證號H20080059)0.2 ml/kg+生理鹽水5 ml。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模型兔超聲造影峰值狀況及病理學檢查結果。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超聲造影峰值狀況 治療前, 兩組超聲造影峰值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兩組超聲造影峰值明顯低于治療前,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微泡組超聲造影峰值明顯低于常規(guī)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模型兔超聲造影峰值狀況比較( ±s)
表1 兩組模型兔超聲造影峰值狀況比較( ±s)
注:與常規(guī)組治療后比較, aP<0.05
?
2.2 病理學檢查結果 實施大體解剖后, 肉眼觀測:微泡組超聲輻照面腫瘤組織呈現出血點, 周邊組織呈現暗紅色;單純組無明顯變化。光鏡檢測顯示:微泡組腫瘤組織大面積出血, 血管內皮損傷, 紅細胞外滲, 腫瘤細胞腫脹, 染色質向邊緣聚集, 細胞質透亮, 周邊肝竇明顯擴張;單純組腫瘤組織呈現局灶性出血, 血管內皮無明顯缺損, 腫瘤細胞及周邊細胞無明顯變化, 周邊肝竇輕微擴張。電鏡觀測:微泡組血管內皮嚴重破損, 呈現基膜中斷狀況, 紅細胞大量外滲, 線粒體明顯腫脹或呈現固縮損傷;常規(guī)組血管內皮無明顯破損,無基膜中斷狀況, 線粒體正常。
目前, 抗腫瘤治療是臨床治療腫瘤疾病的主要方式, 隨著臨床對腫瘤發(fā)生機制的研究逐漸深入, 越來越多研究證實新生血管形成在腫瘤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抗腫瘤新生血管形成成為臨床治療腫瘤疾病的新途徑[4]。以往多采取藥物治療抑制并殺死腫瘤內皮細胞, 進而阻斷腫瘤血供及營養(yǎng)供給, 阻斷腫瘤微循環(huán)來促進腫瘤凋亡。但藥物治療用藥不良反應較多, 且易產生耐藥性[5,6]。
超聲空化是通過超聲引起液體中微小氣泡(空化核)產生振動、生長、聚集聲場能量、急劇崩潰內爆的技術, 其可促進內皮細胞損傷, 阻斷腫瘤微循環(huán)[7]。實施微泡聯(lián)合超聲空化治療時, 微泡本身可補充外源性空化核, 便于提升局部微泡濃度, 產生更大的爆破能量[8-10]。本研究結果顯示, 治療后, 兩組超聲造影峰值明顯低于治療前,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微泡組超聲造影峰值明顯低于常規(guī)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微泡組呈現大面積片狀充盈缺損,常規(guī)組多為點狀充盈缺損。說明微泡組對腫瘤細胞血供及微循環(huán)阻斷效果更明顯, 療效顯著。病理學結果顯示, 兩組均出現腫瘤組織出血、血管內皮損傷狀況, 但微泡組損傷更嚴重, 可出現腫瘤組織大面積出血、血管內皮缺損、紅細胞外滲、線粒體異常等狀況, 說明實施微泡增強的超聲空化治療對病灶部位損傷更大, 可加重血管損傷、出血, 進而阻斷腫瘤細胞血供及循壞。
綜上所述, 微泡增強的超聲空化不僅可直接降低腫瘤細胞血液灌注, 還可通過引起血管損傷進一步阻斷腫瘤血供及微循環(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