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淑芝
(甘肅省靜寧縣人民醫(yī)院,甘肅 靜寧 743400)
大面積腦梗死主要是由頸內(nèi)動脈或椎基底動脈阻塞所致。此病具有起病急、進展快、患者預后差、病死率高等特點[1]。在本次研究中,甘肅省靜寧縣人民醫(yī)院采用臨床路徑護理模式對27例大面積腦梗死患者進行護理,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選取甘肅省靜寧縣人民醫(yī)院收治的54例大面積腦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這些患者均收治于2016年4月至7月。這54例患者中有女24例,男30例;其年齡在45~80歲之間,平均年齡(64.3±3.6)歲;其中存在癱瘓癥狀的患者有49例,存在頭痛癥狀的患者有41例,存在語言障礙癥狀的患者有32例,存在視覺障礙癥狀的患者有10例,存在意識障礙癥狀的患者有7例。將這54例患者隨機分為LCLJ組和CG組,每組各27例患者。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相比,P>0.05。
對兩組患者均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藥和活血化瘀藥進行治療,并根據(jù)其實際情況對其進行降血壓、調(diào)血脂及亞低溫治療。在此期間,對CG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包括對其進行病情監(jiān)測、預防并發(fā)癥的護理等。對LCLJ組患者進行臨床路徑護理。方法是:1)在患者接受亞低溫治療期間,護理人員密切監(jiān)測其生命體征,并注意控制其顱內(nèi)壓。將患者的體溫控制在33~36℃之間。對于體溫過低的患者,應及時對其進行保暖護理。告知患者絕對臥床休息,并將其床頭抬高,以防止其發(fā)生腦水腫。保證患者病房內(nèi)的清潔,定時對其病房進行通風,努力為其營造舒適的病房環(huán)境。2)在患者入院后的第2~第3 d,護理人員注意觀察其是否發(fā)生應激性潰瘍。對于能夠自主進食的患者,讓其多食用低鹽、低脂、高蛋白、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鼓勵其多飲水,多吃粗纖維食物,以防止其發(fā)生便秘。定時協(xié)助患者翻身,并為其拍背。禁止存在感覺障礙的患者使用電熱毯和熱水袋。對于存在躁動癥狀的患者,使用約束帶對其肢體進行約束,以防止其發(fā)生意外事件。3)在患者入院后的第4~第5 d,護理人員根據(jù)其病情協(xié)助其進行肢體被動活動訓練及膀胱功能訓練,以防止其發(fā)生壓瘡和泌尿系統(tǒng)感染。對于肢體功能恢復情況較好的患者,協(xié)助其進行下床活動訓練,以促進其身體機能的恢復。
觀察兩組患者治護的效果、肢體運動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改善情況。采用FAM量表對患者的肢體運動功能進行評估。采用Barthel量表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進行評估。
顯效:經(jīng)治護,患者的臨床癥狀完全消失,病情恢復良好。好轉(zhuǎn):經(jīng)治護,患者的臨床癥狀明顯好轉(zhuǎn),但存在輕度殘疾。無效:經(jīng)治護,患者的臨床癥狀未好轉(zhuǎn),且存在重度殘疾。
將本研究所得數(shù)據(jù)錄入SPSS 22.0軟件中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接受治護后,兩組患者的FAM評分、Barthel評分均較治護前明顯提高,P<0.05;LCLJ組患者的FAM評分、Barthel評分均高于CG組患者,P<0.05。詳見表1。
表1 接受治護前后兩組患者FAM評分、Barthel評分的對比(分,±s)
表1 接受治護前后兩組患者FAM評分、Barthel評分的對比(分,±s)
組別 例數(shù) 時間 FAM評分 Barthel評分LCLJ組 27 治護前 23.8±11.39 27.38± 12.25治護后 73.12± 18.36 71.35±18.61 CG組 27 治護前 22.85± 12.37 28.13±13.46治護后 48.57± 17.59 43.89± 15.53
治護后,CG組患者中治護效果為顯效的患者有17例(占62.96%),為好轉(zhuǎn)的患者有5例(占18.52%),為無效的患者有4例(占14.81%)。CG組患者治護的有效率為85.19%(23/27);LCLJ組患者中治護效果為顯效的患者有20例(占74.07%),為好轉(zhuǎn)的患者有3例(占11.11%),為無效的患者有2例(占7.41%)。LCLJ組患者治護的有效率為92.59%(25/27)。LCLJ組患者治護的有效率高于CG組患者(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護效果的對比
大面積腦梗死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急危重癥。大量的臨床研究證實,對大面積腦梗死患者進行臨床路徑護理能夠提高其生活質(zhì)量,促進其康復[3]。為了進一步分析對大面積腦梗死患者進行臨床路徑護理的效果,筆者對甘肅省靜寧縣人民醫(yī)院2016年4月至2016年7月期間收治的54例大面積腦梗死患者進行分組比較研究。研究結果顯示,LCLJ組患者治護的有效率和接受治護后其FAM評分、Barthel評分均高于CG組患者。
綜上所述,對大面積腦梗死患者進行臨床路徑護理的效果顯著,可有效地促進其肢體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