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廣西防城港峒中鎮(zhèn)民俗文化研究

      2018-12-06 08:51:06
      經濟研究導刊 2018年30期
      關鍵詞:逝者瑤族壯族

      劉 潔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廣州 510665)

      一、峒中鎮(zhèn)的生存背景

      峒中鎮(zhèn)是廣西西南的一個中越邊境小鎮(zhèn),地處防城港市防城區(qū)最西端,與越南平遼縣僅一河之隔。邊境線長達43.8公里,面積236.3平方公里,人口28768人,下轄19個村,1個社區(qū),少數民族占79%,是一個漢、壯、瑤、侗、京等民族聚居的邊疆少數民族鄉(xiāng)鎮(zhèn)。當地主要從事農林業(yè)生產,種植玉桂、八角和松脂產品。盛產菠蘿、龍眼、荔枝、芒果、三華李、芭蕉等水果,以及砂仁、益志等珍貴藥材。部分農戶還養(yǎng)蜂。主要農作物是玉米。米、面則需購買(資料來源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人民政府信息統(tǒng)一公開平臺)。

      二、峒中鎮(zhèn)的民俗文化

      (一)飲食民俗

      筆者田野點在峒中鎮(zhèn)那麗村,這是一個壯族村落。村民一般早晨7點左右起床,煮一鍋粥,作為全天主食。午飯后,通常都會午休,村里雖不是夜不閉戶,但午休時,多數人家會敞開大門。下午5點左右,大都吃過晚飯了。晚上的那麗村最熱鬧,村民匯聚到村里的文化廣場,婦女們三五成群地跳起廣場舞,男子們則聚集在廣場邊的陀螺場上相互競技?;顒佑袝r持續(xù)到深夜,這里,成為這個中越邊境鄉(xiāng)鎮(zhèn)的夜間生活亮點。廣西少數民族傳統(tǒng)民俗體育文化具有的娛樂性是當地民俗活動產生的重要因素,此因素在調節(jié)和活躍少數民族人民本土文化生活的同時,促進了少數民族文化的發(fā)展與傳承[1]。

      相較之下,山上的瑤族,由于離鎮(zhèn)中心較遠,在地理因素制約下,其日常生活和壯民差別不大,夜間生活則相對單調,少了廣場這樣一個公共文化空間,瑤民們在夜間多待在家中,婦女們做做刺繡,男子則帶著孩子剝玉米棒子等。距那麗村較近的巴冷村、過肺村的村民,在節(jié)日里,會參與到那麗村打陀螺活動中。

      (二)歲時節(jié)日

      峒中鎮(zhèn)那麗村的節(jié)日主要有春節(jié)、端午節(jié)、清明節(jié)、重陽節(jié)等,基本與漢族無異。最熱鬧的當屬“三月三”,除壯、瑤一起載歌載舞歡度節(jié)日外,還會舉行跳天儀式。春節(jié)時,那麗村會邀請周邊村落以及毗鄰的越南人舉行打陀螺比賽,比賽從正月初一至初七。

      1.跳天。首先,神話內涵。傳說古時偏人中有一對叫儂端、儂婭的男女,兩人面容姣麗,能歌善舞,彼此傾心,人稱“端婭”。端婭的歌舞可驅散愁悶,琴聲能減輕苦難。后來,端婭化作金龍金鳳,比翼雙飛。偏人懷念端婭的歌舞琴聲,遂將二人尊為“歌舞先師”,并將其所彈之琴尊為“天琴”,所唱之歌尊為“天歌”。每逢農歷正月初一至十五,當地的天婆便舉行“跳天”儀式,敬請“端婭”下凡與村民共享節(jié)日歡樂。其次,儀式的發(fā)展。逢其他傳統(tǒng)節(jié)日或婚嫁喜宴,“跳天”也成了營造歡快氣氛的常規(guī)性表演。而今,跳天舞已成為壯族傳統(tǒng)表演儀式被沿襲。它由“天婆”手持“天琴”邊彈邊唱邊舞。主要流傳在中越邊境上的峒中鎮(zhèn)、那良鎮(zhèn)的那峒等自稱為“偏人”的壯族支系中,也稱“天樂”,即用天琴獨奏或者伴奏的各種文娛活動形式的總稱,依照表現手法分為“彈天曲”“唱天歌”“跳天舞”三類[2]。峒中鎮(zhèn)的跳天已形成完整傳承譜系,傳承人有五代。最后,儀式的形式。天琴是“天樂”活動中唯一使用的樂器。儀式開始后,表演者手持天琴邊彈邊唱邊舞,二人一組相互交錯換位,少則一組,多至十幾組同時表演。整個舞蹈以“跳天步”為基本步伐貫穿始終?!疤觳健笨此坪唵?,卻頗具韻味。前二拍,一拍一步,向前上步,節(jié)奏平緩,輕盈起步;第二拍,換為右腳上步向左轉身,左腿屈伸后撤,重心隨之移動,上身挺胸后仰,舞姿如同微波泛舟,靜中有動,意境隨之顯現。整個“跳天”儀式,以十個不同的動作變換,來表現“端婭”下凡后,一路撐船過江,亦動亦靜的動人情態(tài)。

      2.打陀螺活動。首先,活動由來。壯族的砧板陀螺制作工藝十分講究,大陀螺直徑達25cm,最小的約10cm,玩法需要技巧,因此參與活動的基本是當地男性青壯年與身體康健的中老年。早年,人們在自家曬谷場或寬敞空地處作為飯后消遣處,雖場地有限,但陀螺的手藝和玩法代代相傳,至今已有兩百多年歷史,打陀螺也成為峒中鎮(zhèn)一項特有的民間娛樂活動,甚至在廣西省也獨具特色。其次,活動發(fā)展。那麗村建立廣場后,在廣場邊特辟出一塊空地做專門的陀螺場,打陀螺活動逐漸規(guī)范起來。每天傍晚,村民多會集中在陀螺場。逢年過節(jié),村里還選出技術高超者參加其他地方組織的陀螺比賽。那麗村常和毗鄰的越南人舉行打陀螺比賽,且這項活動已成為中越邊境上的傳統(tǒng)互動項目,集傳承傳統(tǒng)鄉(xiāng)土文化、強身健體與邊民友好娛樂活動為一體。也使得打陀螺逐步成為當地的一種非物質文化,得到完善的保留和傳承。

      在峒中鎮(zhèn)那麗村,村民在三四年前集資興建了文化廣場,廣場旁專設了一間約摸50平方米的文化館,館內墻壁上以圖文形式完整地記載、呈現了“跳天”“打陀螺”兩大主要民俗的歷史與傳承,把流傳于中越邊境壯族地區(qū)的帶有歷史烙印與濃郁鄉(xiāng)土氣息的民俗風貌進行了集中展示。

      (三)人生禮儀

      1.渡戒儀式。在峒中鎮(zhèn)的壯瑤族中存在著一個相同名稱的渡戒儀式,據當地道公黃文杰講述,如果他觀察到某人有一定慧根,便會請幾個道公一起為此人舉行渡戒儀式,使其接受佛、道、法等入教洗禮。自此,這位完成渡戒的人便具有了道公身份。因此,壯族的渡戒儀式是身份轉換儀式,這與瑤族渡戒儀式有明顯不同。在當地瑤族村落——巴冷村,筆者了解到當地花頭瑤的男孩都要舉行渡戒儀式,瑤族男子18歲左右要請法師到家中舉行渡戒儀式,從而意味著完成成人身份認同。儀式當天,男孩要穿上莊重的瑤族服飾;要跳瑤族傳統(tǒng)舞蹈——盤王舞,并在渡戒當天,為這個男孩取個名字,其寓意和過山瑤、排瑤的“撿法名”(排瑤每十或十五年舉行一次盛大的盤王節(jié),節(jié)日上為家中男孩撿起的名字,便是這個孩子的法名)類似。一個渡戒儀式,要請約十個法師,還需要一幫打雜人員敲鑼打鼓等。雞鴨等儀式祭品,根據各家實際經濟準備。儀式上,同時供奉觀音,菩薩等神位。通常,經濟較好的家庭,做一次渡戒儀式約花費萬余元(資料來源于在峒中鎮(zhèn)巴冷村對李三(村長,1980年,初中畢業(yè))進行的訪談)。

      2.喪葬習俗。首先,一次葬。那麗村壯族風俗是,去世親人一般在家中停放2—3天,親人為其守孝3天以示懷念。并請3—4個道公舉行一次葬儀式。家人在逝者遺體僵硬前洗凈全身,為其穿上歸壽的白色壽衣。壽衣為男雙女單,一般的人家,即使沒有定做的壽衣,也至少會給逝者穿一套嶄新的壽衣(歸壽,是當地的說法,指人在去世后,其親人為其凈身入殮時的情形)。最外層的衣服必須是全新。選擇上好棺木來入殮。直系親屬全身著白色孝服,超出三服(指親屬關系的親疏,三服表明親屬較近)的親屬在腰間系白色布條以示哀悼;超出五服(指親屬關系的親疏,五服則較遠的親屬)的親屬只需在左肩處貼白色小方布即可。其次,二次葬。峒中鎮(zhèn)壯族人沿襲土葬及二次葬習俗。若逝者在家鄉(xiāng)以外的地方去世,家人為了方便運回,不得已才會考慮火化。若為非正常死亡,舉行喪葬儀式時,逝者遺體禁止抬入家門。如果逝者生前患有重癥等,只要尚在人世,便可入家門(資料來源于對峒中鎮(zhèn)那麗村黃一郎的訪談)。第一次安葬的墳冢較淺,一次土葬2—3年后,再請法師念經做法從墳冢中將尸骨取出,選擇更大的墓地進行二次安葬,二次葬的墳塋也比一次葬略大,并在墳塋前立上用白繩纏繞的石碑,以表明是二次葬的墳塋。

      雖同屬峒中鎮(zhèn),但鎮(zhèn)上的瑤族與壯族的喪葬習俗有不同之處。一是停尸時間較短。瑤族講究“當日歸壽”,即親人在上午去世,當天就要請法師選好墓地,務必安葬,讓逝者早點入土為安。訪談中,不少瑤族人好奇壯族人為何要把逝者遺體停放幾天,而不是趕緊安葬;二是二次葬的間隔時間較短。瑤族的二次葬常選擇在一次葬后的次年進行,但舉行二次葬的儀式要比壯族的二次葬儀式復雜。瑤民把二次葬又稱為“撿骨葬”。在二次葬當天請法師到家中跳盤王舞,祈望逝者能進入天堂,之后才由法師和家人一同前往墓地進行遷葬。

      三、結語

      峒中鎮(zhèn)地處西南邊境,既具有我國少數民族的區(qū)域共性,又具跨境民族的特殊性,其豐富的民俗事象,組成特有的民族民俗文化。無論是壯族的跳天儀式,打陀螺活動,還是壯、瑤皆有的喪葬文化,都有著珍貴的文化內涵。民俗文化發(fā)展是文化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諸多優(yōu)秀民俗文化推動著時代的發(fā)展,并會借勢浸潤在時代契機中尋求宜適自身所屬體系的時代發(fā)展路徑,達到良性的傳承與價值的貢獻[3]。峒中鎮(zhèn)的上述民俗文化是廣西民俗文化脈絡中的重要部分,兼?zhèn)涿袼讉鹘y(tǒng)文化與舞蹈、運動、生命儀式文化的價值功能,必會在不同時期在當地的村落建設發(fā)展中發(fā)揮著價值功用[4]。

      猜你喜歡
      逝者瑤族壯族
      As AI revival services boom, ethical and legal controversies abound
      瑤族織錦
      逝者師友二題
      壹讀(2022年12期)2022-03-24 06:46:32
      壯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壯族民歌“喜”的情感表達
      爆炸一周后,貝魯特停下來緬懷逝者
      英語文摘(2020年10期)2020-11-26 08:12:12
      東南亞瑤族研究回顧
      河北畫報(2020年8期)2020-10-27 02:54:52
      瑤族舞曲
      讓逝者安息生者慰藉 無錫水警老許16年打撈百余尸體
      “壯族三月三”來對山歌
      泸西县| 三河市| 盐边县| 泰和县| 改则县| 宝山区| 临武县| 奎屯市| 阿城市| 开化县| 务川| 揭西县| 石棉县| 河津市| 调兵山市| 大兴区| 会东县| 开封县| 龙南县| 宜君县| 阳新县| 平舆县| 金乡县| 砚山县| 乐昌市| 福清市| 彩票| 时尚| 开鲁县| 黄大仙区| 福建省| 吉木乃县| SHOW| 东乌珠穆沁旗| 武山县| 宝坻区| 汽车| 长沙县| 墨玉县| 东乡县| 淮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