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談宋代樂器詞中的思想情感

      2018-12-08 09:37:04金蘇琪
      文教資料 2018年24期
      關(guān)鍵詞:思想情感勘誤宋詞

      金蘇琪

      摘 要: 樂器在宋代文人雅士的生活中占據(jù)不可或缺的地位。宋代樂器詞描摹了樂器的演奏、展現(xiàn)了樂器的意蘊,表達了宋人獨特的思想情感。本文首先對此進行探析,其次,因在本文的撰寫準備中,作者以《全宋詞中的樂舞資料》之樂器詞作為參照,發(fā)現(xiàn)詞被收錄時的細節(jié)問題,做出勘誤。最后對幾首樂器詞從樂器角度做選注。

      關(guān)鍵詞: 宋詞 樂器詞 思想情感 勘誤 選注

      樂器在宋代文人雅士的生活中占據(jù)不可或缺的地位,宋人使用的樂器,有吹奏樂器如笙、笛、簫,有彈撥樂器如琴、琵琶、箏、箜篌,有打擊樂器如鼓、牙板、方響,更有管弦與打擊樂器的合奏。宋代樂器詞描摹了樂器的演奏,展現(xiàn)了樂器的意蘊,表達了宋人獨特的思想情感。本文首先對此進行探析。其次,因在撰寫準備中,筆者以《全宋詞中的樂舞資料》之樂器詞作為參照,發(fā)現(xiàn)詞被收錄時的細節(jié)問題,做出勘誤。最后對幾首樂器詞從樂器角度做選注。

      一、宋代樂器詞中的思想情感

      對樂器演奏的聲音與造設(shè)的意境,宋代文人雅士聆聽的心理感受,少有歡樂愉悅、興奮熱烈,多是悲涼凄清、愁苦哀傷。文人相輕、黨爭激烈、內(nèi)憂外患,個人的身世與國家的命運相交織。越是北宋中期之后,樂器詞的寫作往往越成為傳播思想、抒發(fā)情感的一個良好出口。

      (一)宴飲舒暢、歡愉喜悅的祝賀

      主人設(shè)宴招待賓客,聚會歡飲的場景自上古起就已被記錄,如《詩經(jīng)·小雅·鹿鳴》中寫道“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將?!彼未鞘薪?jīng)濟繁榮,從宮廷到府邸到市井酒樓,宴飲之風綿延不斷、繁榮興盛。宋代文士階層講究宴飲,出席宴會、開懷暢飲是社交的必不可少的表現(xiàn)。宴飲必有音樂伴隨,宋詞中,常用“笙歌”“笙簧”指代宴會音樂,如“鰲宮開宴賞佳致。舉笙歌鼎沸”(無名氏《太平年慢》);楊無咎在燈月交光之景中,聆聽“笙簧遞響”,欣喜“繁華依舊升平樣”(《踏莎行》)。

      節(jié)日為宋代城市生活的重要內(nèi)容,慶祝宴飲在宋代成為一種習俗。如在上元節(jié):“盛宴初開,錦帳繡幕交橫。應(yīng)上元佳節(jié),君臣際會,共樂升平。廣庭。羅綺紛盈。動一部、笙歌盡新聲”(無名氏《金盞子慢》);如毛滂在立春前日,參加孫使君的宴席,借著落梅雪意,“留取笙歌直到明”(《武陵春》);如在端午節(jié):“龍舟兩兩飛揚。見飄翻繡旗,歌雜笙簧。清尊滿泛,休辭飲到斜陽。”(史浩《夜合花·洞天》)管(弦)樂器乘著節(jié)日的瑞氣,奏樂浩蕩,音韻迤邐,印證宋人的享樂,一天一夜,且樂歡醉。

      “詞之用于壽筵,乃自上而下影響之結(jié)果”①。宋人在祝壽宴會中寫詞,描摹了宴會的歡愉氣氛。曹勛筆下的宮廷壽宴較多,如“六樂絲竹,繞云縈水,總按新聲”(《透碧霄·中宮生辰》)、“文簫儀鳳,妙舞低云,緩鏘鈞奏”(《瑞鶴仙·貴妃生辰》)、“羅綺管弦開壽宴”(《六花飛·冊寶》)、“簫韶宮殿鏘金奏……三千嬪御奉嚴宸,億萬斯年祈圣壽”(《玉樓春·后宴詞》)。宴會中,管弦樂器合奏,喜悅中更有莊重、典雅的情調(diào)。相比之下,文人生日宴會的氣氛顯得輕松,如王之道在陳南仲生日時寫道“遺愛滿南州。千騎曾為萬里游。琳館歸來,無責更無憂。坐聽笙歌醉玉舟”(《南鄉(xiāng)子》);魏了翁在靖州江通判生日時寫道“日上牛頭度歲辰。黃鐘吹龠煦乾坤。弦歌堂上三稱壽,風月亭前又見君”(《鷓鴣天》)。張元幹的祝壽:“安養(yǎng)老成,十年蕭散。天要中興相公健。生朝開宴,長是通宵弦管。藕花香不斷,南風遠”(《感皇恩》),宴飲之中,歡愉喜悅,祝福歡笑,熱鬧繁華許久,同時表達了政通人和的志愿。

      (二)落寞悵惘、愁怨憂恨的離思

      宴飲的歡愉畢竟是短暫的,喜悅只是悲涼與沉重中片刻的釋放,宋人在詞中更多表達的是悲情與愁思。吹奏樂器中的笛簫與彈撥樂器中的琵琶,在宋詞中表現(xiàn)人的離別情思的數(shù)量較多。

      笛的膜聲能帶出悠遠飄逸的意境,引發(fā)人的羈旅情思、離人的情懷。曹勛寫“楊柳已吹三疊韻②,何須人在九江船。夜涼人與月嬋娟”(《浣溪沙》);趙鼎在秋夜涼月之下,“夢回孤枕瑣窗明。何處飛來三弄笛,風露凄清”,與李白在春夜洛城聞笛共鳴,“此夜曲中聞?wù)哿?,都是離情”(《浪淘沙》);韓元吉夜宿余家樓聞笛聲,“欹枕恨茫茫。笛聲依夜長”(《菩薩蠻》);王武子問“樓角何人吹玉笛”,因是“昭華人去無消息。一聲落盡短亭花,無數(shù)行人歸未得?!保ā队駱谴骸ぢ劦选罚┢鄾鲇脑?;李處全在八月初五之夜,“風送誰家羌管、月便娟……洗耳時聽三弄、等團圓”(《相見歡》),笛聲清遠,凸顯了他的孤獨,尤是盼望團圓。

      “簫,其聲圓潤嗚咽,音色較笛更直接動人”③。幕簾垂地,芳草連天,袁去華在回廊院,夢里念舊事,生怕人憔悴,可偏偏這時,“樓上誰家吹長笛(按:指簫),向曲中、說盡相思意。三弄處,寸心碎”(《賀新郎》),加深了內(nèi)心的惆悵;高觀國聞鄰女吹笛簫,“橫玉聲寒……蕭郎且放鳳簫閑。何處驂鸞。靜聽三弄霓裳罷,魂飛斷、愁里關(guān)山”(《風入松》),在凄迷的笛簫聲中,思念家鄉(xiāng),落寞悵惘。

      唐代白居易在《琵琶行》一詩里描寫了琵琶女高超的彈奏技藝及幽愁暗恨的心緒,影響至宋代。宋代養(yǎng)伎之風盛行,樂伎推動著音樂的傳布,其中的琵琶彈奏者通過琵琶特有的豐富指法撩撥起離人的情思。柳永與歌妓交往甚密,他眼中的琵琶女是“梳妝早。琵琶閑抱。愛品相思調(diào)。聲聲似把芳心告。隔簾聽,贏得斷腸多少。恁煩惱。除非共伊知道”(《隔簾聽》);張舜民聽得“抹幺弦”,發(fā)出“待得鸞膠腸已斷,重別日,是何年”的感慨(《江神子·癸亥陳和叔會于賞心亭》);蘇軾于述古席上見“娟娟缺月西南落。相思撥斷琵琶索”而“枕淚夢魂中”(《菩薩蠻》);徐俯代思婦言,等候離人,望穿秋水,也不過是“云鬢煙鬢只供愁,琵琶更作相思調(diào)”(《踏莎行》);張孝祥聽琵琶女彈奏,“檀槽乍捻幺絲慢。彈得相思一半。不道有人腸斷。猶作聲聲顫”(《桃源憶故人》);黃機寫道“綺窗撥斷琵琶索,一一相思。一一相思。無限柔情說似誰”(《丑奴兒》)。琵琶作為世俗樂器的典型代表,將人世間愁怨憂恨的離人情思滲透在異鄉(xiāng)漂泊人的心中,使聽者掩泣斷腸。

      (三)悲涼凄苦、深沉哀傷的身世

      兩宋之交,山河破碎?;兆谮w佶被擄至金國都城,囚禁期間,受盡凌辱,寫下一詞《眼兒媚》:“玉京曾憶昔繁華。萬里帝王家。瓊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ǔ侨巳ソ袷捤鳎簤衾@胡沙。家山何處,忍聽羌笛,吹徹梅花?!蔽羧諏m廷的繁盛樂舞一去不返,如今只有淪為階下囚的悔恨、哀怨與凄苦。南宋宗室趙長卿于壺天冰雪之日午坐,風送琵琶聲入耳,作《驀山溪》一詞有感:“一曲斷腸聲,如怨訴”,“江邊馬上,彈指成千古”,借琵琶的幽怨之音,訴說自己悲哀凄苦的家國身世。帝王宗室如此傷痛家國,遭遇“靖康之難”的文人也受此打擊,中原淪陷、落入敵手,偏安一隅、故土難歸,年華老去、壯志難酬,這種種身世之感,深深印刻在南宋的時代洪流之中。

      曹勛在“靖康之變”中,與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后逃歸南宋,請求營救徽宗、出使金國勸金人歸還徽宗靈柩。他的一首《飲馬歌》流傳至今:“邊頭春未到,雪滿交河道。暮沙明殘照,塞烽云間小。斷鴻悲,隴月低,淚濕征衣悄。歲華老?!痹撛~序言寫道:“此腔自虜中傳至邊,飲牛馬即橫笛吹之,不鼓不拍,聲甚凄斷。聞兀術(shù)每遇對陣之際,吹此則鏖戰(zhàn)無還期也?!钡弥@首詞的歌唱應(yīng)是用純粹的笛音伴奏,宋金兩軍對陣之時吹起這曲,定有一番鏖戰(zhàn),歸鄉(xiāng)遙遙無期,生命無可預知。曹勛聽聞笛聲凄涼斷腸,勾起深沉哀傷的身世之感。

      張表臣《驀山溪》的上闋描寫自己在寂寥茫然的煙雨中,努力尋覓初露的春色,下闋寫“落梅嗚咽,吹徹江城暮。脈脈數(shù)飛鴻,杳歸期、東風凝佇。長安不見,烽起夕陽間,魂欲斷,酒初醒,獨下危梯去?!苯Y(jié)果以《梅花落》的笛曲、數(shù)飛鴻及在東風中凝視佇立的細節(jié)說明沒有尋到春色,反而引起鄉(xiāng)愁、家國之憂,將個人的孤獨、思鄉(xiāng)與國家的動蕩巧妙結(jié)合,是典型的兩宋之交詞人的抒情特點。

      南宋中興賢相趙鼎,冬夜偶居杭州七寶山國清寺,見江月初升,寒風蕭颯,滿山落葉飄零。夜長冷清,酒筵將盡,炭火漸滅,油燈漸熄,這清冷寂寥之境,著實令人愁腸百結(jié)。此時又聞“綠琴三嘆朱弦絕,與誰唱、陽春白雪”(《花心動》),琴聲婉轉(zhuǎn),似是嘆息;朱弦斷絕,無人應(yīng)和。琴曲的蕭瑟悲涼,催化了人的滿懷愁緒。辛棄疾聽琵琶,輕攏慢捻,“一抹梁州哀徹。千古事、云飛煙滅。賀老定場無消息,想沉香亭北繁華歇。彈到此,為嗚咽”(《賀新郎》);聽箜篌,織纖度梭,“卻彈作、清商恨多”,“世路苦風波。且痛飲、公無渡河”(《太常引》)。琴弦能解語,家國之恨難說。

      南宋之后的文人雖沒有“靖康之變”的體驗,但延續(xù)了先輩的血脈;時局更加不穩(wěn),比兩宋之交的文人的情感更添深沉悲苦。如劉辰翁《唐多令》:“明月滿滄洲。長江一意流。更何人、橫笛危樓。天地不管興廢事,三十萬、八千秋。落葉女墻頭。銅駝無恙否?看青山、白骨堆愁。除卻月宮花樹下,塵坱莽、欲何游?”高樓之上吹起橫笛,笛音凄清,營造了清冷氛圍。詞人感慨故都淪陷、亡國之痛、民生凋敝、災(zāi)難深重,抒發(fā)了對現(xiàn)實的無奈與苦痛。如張炎聽袁伯長彈琴,“秋風吹碎江南樹,石床自聽流水。別鶴不歸來,引悲風千里。余音猶在耳。有誰識、醉翁深意。去國情懷,草枯沙遠,尚鳴山鬼”(《徵招》),琴聲凄涼,情感低沉悲愴,憂愁難消。

      南宋中后期,在絲竹之樂的渲染中,詞中的“斷腸”之音不絕如縷。吳文英回憶盧郎年少吹簫,“和云和雁飛”,再見已是“相看兩鬢絲”,唯有“斷腸吳苑草凄凄”(《醉桃源·贈盧長笛》);李好古欣賞僧如梵摘阮,“聽到三閭沉絕處,慘悲風、搖落寒江岸。不腸斷,也腸斷”(《賀新郎》)。時光易逝,仕宦飄零,詞人們往往借助樂音,表達自己身世的悲涼凄苦、深沉哀傷。

      二、《全宋詞中的樂舞資料》之樂器詞勘誤

      《全宋詞中的樂舞資料》一書,是金千秋女士以唐圭璋先生編《全宋詞》(繁體豎排版)為底本,摘選600多首樂舞詞及118首樂器詞,由人民音樂出版社于1990年出版。筆者在校對宋代樂器詞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金千秋女士摘錄于書中的詞有部分錯誤,在此做勘誤,見下表:

      三、宋代樂器詞選注

      樂器的專業(yè)性較強,今人在閱讀宋代樂器詞的過程中,常因不熟悉樂器的古稱、雅稱、根據(jù)形制特點所采用的隱稱、古樂曲等,進而對明確理解詞作的內(nèi)涵、欣賞詞作的藝術(shù)品位產(chǎn)生偏差或距離,又因目前鮮有學者對樂器詞中涉及樂器名稱、形制特點、演奏效果等進行選注,筆者在校對及補遺《全宋詞中的樂舞資料》時,以中華書局1999年版《全宋詞》(簡體增訂本)為底本,從中選取幾首樂器詞做注,管中窺豹,拋磚引玉。

      (一)管弦樂器

      侍香金童

      楚夢方回,翠被寒如水。尚想見、揚州桃李。姿秀韻閑何物比。玉管(1)秋風,漫聲流美。 燕堂開,雙按秦弦(2)呈素指。寶雁參差(3)飛不起。三五彩蟾明夜是。屈曲闌干,斷腸千里。

      賀鑄 一卷P169

      注:(1)玉管:玉制的管樂器,指簫或笛。

      (2)秦弦:指箏,亦作“秦箏”。

      (3)寶雁:箏的弦柱斜向錯落排列如雁行,亦有稱“雁柱”、“斜雁”、“金雁”、“參差雁”等。

      訴衷情

      吳宮絕艷楚宮腰。怯掛紫檀槽(1)。纖纖玉筍輕捻,鶯語弄春嬌。 松鈿帶,亸金翹。暗香飄。紅牙拍碎(2),絳蠟燒殘,月淡天高。

      晁端禮 一卷P556

      注:(1)紫檀槽:紫檀木制成的琵琶面板上架弦的槽格。亦代指琵琶。

      (2)紅牙:紅檀木制成的板,唱歌時打拍子用。亦稱“紅牙板”、“牙板”、“檀板”、“歌板”等。

      (二)吹奏樂器

      醉桃源 贈盧長笛

      沙河塘上舊游嬉。盧郎年少時。一聲長笛(1)月中吹。和云和雁飛。 驚物換,嘆星移。相看兩鬢絲。斷腸吳苑草凄凄。倚樓人未歸。

      吳文英 四卷P3673

      注:(1)長笛:指簫(單管豎吹的洞簫)?!暗选碑敃r稱為“短簫”、“短笛”、“橫吹”、“橫管”等。北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五:“后漢馬融所賦長笛,空洞無底,剡其上孔五孔,一(孔)出其背,正似今之尺八,李善為之注云:‘七孔,長一尺四寸。此乃今之長笛耳,太常鼓吹部中謂之‘橫吹,非融所賦者?!蹦纤沃祆洹吨熳诱Z類·樂》:“今之簫管,乃是古之笛,云簫方是古之簫,云簫者,排簫也。”該詞作者吳文英身處時代在朱熹之后,是詞人也是音樂家,用“長笛”一詞,是用了“簫”的古稱。

      (三)彈撥樂器

      1.琵琶

      木蘭花 晏觀文畫堂席上

      檀槽碎響金絲撥(1)。露濕潯陽江上月。不知商婦為誰愁,一曲行人留晚發(fā)。 畫堂花入新聲別。紅蕊調(diào)高彈未徹。暗將深意語膠弦,長愿弦絲無斷絕。按此首別又見歐陽修近體樂府卷二。別又誤作蘇軾詞,見詞林萬選卷四。

      張先 一卷P94

      注:(1)金絲撥:指用金絲纏繞或以金絲為裝飾的撥。宋代的琵琶演奏,用撥彈奏者很多。四弦琵琶,橫抱而坐,用撥彈。

      南鄉(xiāng)子

      公舊序云:沈強輔雯上出犀麗玉作胡琴,送元素還朝,同子野各賦一首

      裙帶石榴紅。卻水殷勤解贈儂。應(yīng)許逐雞雞莫怕,相逢。一點靈犀必暗通。 何處遇良工。琢刻天真半欲空。愿作龍香雙鳳撥,輕攏。長在環(huán)兒白雪胸。

      蘇軾 一卷P375

      按:詞中的“龍香雙鳳撥”,指的是用名貴香料(龍香)熏染過的,且刻畫著雙鳳圖案的琵琶撥。由此確定此詞序中的“胡琴”系指琵琶。同見張先的《定西番·執(zhí)胡琴者九人》(一卷P100)中的“胡琴”,該詞原已被金千秋在《〈全宋詞〉中的樂舞資料》中所收錄,且注明“胡琴系指琵琶”(見該書P223)。

      2.箜篌

      太常引 賦十四弦(1)

      仙機似欲織纖羅。仿佛度金梭。無奈玉纖何。卻彈作、清商恨多。 珠簾影里,如花半面,絕勝隔簾歌。世路苦風波。且痛飲、公無渡河。

      辛棄疾 三卷P2540

      注:(1)十四弦:指鳳首箜篌。考證見何昌林論文《十四弦——鳳首箜篌(螳螂琴)》,《中國音樂》1990年第1期,第13—14頁。危稹《漁家傲》(老去諸馀)有句“十四條弦音調(diào)遠”,高觀國《南鄉(xiāng)子》首句“直柱倚冰弦。曾見胡兒馬上彈”,亦可為輔證。

      注釋:

      ①楊萬里著《宋詞與宋代的城市生活》,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173.

      ②此處當指笛曲《折楊柳》。此曲最早為漢樂府橫吹曲,流傳至唐宋。唐代張祜《雜曲歌辭·楊柳枝》寫有“莫折宮前楊柳枝,玄宗曾向笛中吹?!?/p>

      ③林谷芳著《宛然如真——中國樂器的生命性》,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102.

      參考文獻:

      [1]唐圭璋,編纂.王仲聞,參訂.孔凡禮,補輯.《全宋詞》(簡體增訂本)全五卷[M].北京:中華書局,1999.

      [2]金千秋,編.全宋詞中的樂舞資料[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0.

      [3]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音樂研究所《中國音樂詞典編輯部》編.中國音樂詞典[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4.

      [4]朱謙之.中國音樂文學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

      [5]蕭友梅,著.廖輔叔,譯.中國古代樂器考[A].葉雋,主編.民國學術(shù)叢刊.博士論文編[C].長春: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0.

      [6]林谷芳.宛然如真——中國樂器的生命性[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

      [7]蘇泓月.古樂之美[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16.

      [8]林萃青.宋代音樂史論文集理論與描述[M].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12.

      [9]楊萬里.宋詞與宋代的城市生活[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10]諸葛憶兵.宋詞說宋史[M].北京:中華書局,2008.

      猜你喜歡
      思想情感勘誤宋詞
      宋詞里的中秋月
      華人時刊(2023年17期)2023-10-24 08:01:48
      半小時漫畫宋詞
      半小時漫畫宋詞
      品讀宋詞
      學生天地(2020年4期)2020-08-25 09:07:46
      藝術(shù)創(chuàng)作說明
      高中生作文思想情感積累的策略
      考試周刊(2016年71期)2016-09-20 13:55:24
      歸思難收 正恁凝愁
      勘誤
      “詩仙”李白筆下的女仙形象
      青春歲月(2015年16期)2015-08-29 12:43:57
      勘誤
      平安县| 青浦区| 临沧市| 西吉县| 弋阳县| 施秉县| 山东| 康平县| 阳山县| 上林县| 略阳县| 呼伦贝尔市| 北碚区| 卓尼县| 榆树市| 扶沟县| 揭阳市| 阆中市| 墨竹工卡县| 桦甸市| 邢台县| 板桥市| 绥棱县| 五河县| 闻喜县| 洪洞县| 五家渠市| 新疆| 合川市| 荃湾区| 江孜县| 习水县| 乌海市| 肇州县| 蓬溪县| 萨迦县| 抚顺县| 临城县| 昌宁县| 咸阳市| 虎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