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從清人接受視角看陸游與韓愈的詩學關(guān)聯(lián)

      2018-12-10 11:00:02查金萍
      江淮論壇 2018年5期
      關(guān)鍵詞:清代韓愈陸游

      摘要:韓愈是中唐文壇領(lǐng)袖,陸游是南宋中興大家,兩者相距近四百年之久。對于二者的詩學關(guān)聯(lián)及其在清代的命運,歷來論述寥寥。以接受史為視角,考察二者在清代的接受情況,會發(fā)現(xiàn)諸多相似之處:首先,清代是韓愈與陸游詩歌接受史上的第二個高潮;再者,二人皆是清人推崇的具有變革創(chuàng)新精神的詩歌大家;其三,二人詩歌在清代的升降起伏與唐宋詩之爭密切相關(guān)。這些共通之處,為研究二人詩歌關(guān)聯(lián)提供了一個逆向視角,也為探索清代的學術(shù)風氣與審美思潮提供了線索。

      關(guān)鍵詞:清代;韓愈;陸游;接受史;詩學關(guān)聯(lián)

      中圖分類號:I207.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1-862X(2018)05-0164-006

      在中國古代詩歌璀璨的星空中,韓愈與陸游是獨特而熠熠生輝的兩顆巨星,二人對后世詩歌的影響不可小覷。清人有論云“(陸務(wù)觀)七言古詩登杜、韓之堂”[1]701,又云“初學七古,當從(劍南)始,可以上接韓、柳”[2]350,皆間接言及韓詩與陸詩之某種關(guān)系。那么韓愈作為中唐詩文革新的領(lǐng)袖,其與南宋詩詞兼擅的愛國文人陸游相去近四百年,他們之間到底有何關(guān)聯(lián)?他們在清代的命運又有何異同?對于以上問題,學界論述寥寥。頗有意味的是,如果對二者在清代的命運略加考察,我們會發(fā)現(xiàn)諸多類似之處:首先,清代是韓愈與陸游詩歌接受史上的第二個高潮;再者,二人皆是清人推崇的具有變革創(chuàng)新精神的詩歌大家;其三,二人詩歌在清代的升降起伏與唐宋詩之爭密切相關(guān)。這些共通之處,不僅可以為研究二人詩歌關(guān)聯(lián)提供一個逆向視角,而且還可據(jù)此探索有清一代學術(shù)風氣與審美思潮的演變軌跡。故而,以接受史為視角,闡述清代韓愈與陸游詩歌的歷史命運,無論對于詩歌藝術(shù)研究還是學術(shù)史研究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陸游對韓愈詩歌的內(nèi)在傳承理路

      韓愈詩歌的詩史地位為探討韓愈陸游詩學的關(guān)聯(lián)提供了可能性:韓愈以文為詩、以議論為詩給宋詩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韓詩的世俗化走向亦為宋詩所繼承。正如清人葉燮《原詩》內(nèi)篇所云:“韓愈為唐詩之一大變。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為鼻祖。宋之蘇、梅、歐、蘇、王、黃,皆愈為之發(fā)其端,可謂極盛?!盵3]570可以說,宋詩面目的形成與韓詩影響密不可分。北宋大家無不宗韓,并由宗韓及杜,故而杜甫與韓愈之詩乃宋詩鼻祖,此為公論。(1)對于北宋詩人接受韓詩的情況,學界論述頗多(2),此不贅述。然南宋詩人學韓,不如北宋鮮明而突出,而具體到某一位詩人,其學韓的情況及原因又有著獨特性。就“南宋中興四大家”中的翹楚陸游來說,不論是其自身還是評論界對他與韓愈之直接關(guān)聯(lián)系所論甚少,幾乎為零。(3)這是否說明陸游對韓詩毫無傳承?陸游這位多產(chǎn)的詩人,在宋代“五百家注韓”濃厚的韓學氛圍中,真的能夠全身而出,不受沾溉?答案是否定的。

      (一)從學理推闡陸詩與韓詩之聯(lián)系

      正如李詳《韓詩萃精》所載鄭群之言:“由宋以來詩人,縱不能學杜,未嘗不于韓公門庭閱歷一番者?!盵4]1356有宋一代詩歌無不流淌著韓詩之因子,只是各階段的韓詩接受有著不同的體現(xiàn):南宋的韓詩接受,已不像北宋,字句等可見層面的效仿已經(jīng)逐漸消失,而成為一種精神的傳承。

      首先,從陸游宗杜來分析其對韓詩之繼承。正如谷曙光《韓愈詩歌宋元接受研究》中說:“杜甫、韓愈分別是對宋詩沾溉澤被最深的頭號、二號人物,但杜詩在北宋的興盛是以韓詩為嚆矢的,而且杜詩很多藝術(shù)上對宋人的影響是通過韓詩為橋梁中介完成的,韓愈是眾多宋人學杜繞不開的中間坐標?!盵5]332宋人宗法杜甫,韓愈是繞不過去的中介,幾乎每一位宗杜的宋人,都對韓詩有過研摹,陸游亦不例外。杜甫確實是宋代詩歌宗法的最高典范,對于陸游來說,學界對其詩歌淵源的分析中,亦少不了杜甫這一主脈。眾所周知,陸游雖由江西詩派而學杜,然其對杜詩的接受與江西詩派的黃、陳等人又有所區(qū)別。陸詩對杜詩的接受焦點一方面在于杜詩中憂國憂民的愛國之篇,另一方面,也最為重要的一方面在于“以文為詩”??梢哉f,“以文為詩”乃宋詩一大特征,而杜甫是“以文為詩”的開創(chuàng)者。杜詩中的以史筆為詩(如《北征》),以傳記為詩(如《壯游》),以議論為詩(如《戲為六絕句》)等對陸游影響極大,但如果對陸游的“以文為詩”只作如是觀則遠遠不夠。杜甫固然是“以文為詩”的初祖,然韓愈才是真正的光大者,他“一眼覷定”杜詩的奇險處進行推擴,宋代劉辰翁在《趙仲仁詩序》中就闡明:“杜雖詩翁,散語可見,惟韓、蘇傾竭變化……”[6]可見,韓愈的“以文為詩”乃上承杜甫,下啟宋人。故陸游的以文為詩終究脫不了與韓詩的關(guān)系。在詩中運用虛字、助詞乃韓愈“以文為詩”的一大特色,如 《寄盧仝》的“破屋數(shù)間而已矣”、“忽來此告良有以”?!墩l氏子》“知者盡知其妄矣”、“不從而誅未晚耳” [4]782,790等等,讀起來讓人感到有散文的味道。陸詩中活用虛字、助詞的例子也不勝枚舉:如《秋夜懷吳中》“更堪臨水登山處,正是浮家泛宅時”,《城東醉歸深夜復(fù)呼酒作此詩》“冬夜走馬城東回,追風逐電何雄哉”等。在以議論為詩方面,韓愈比杜甫更進一步,用詩歌來說理議論,有如押韻之文,這點陸詩中也時有所見,如《寄題求志堂》:“士固不可茍富貴,顧亦豈可徒貧賤;如其一念有愧心,寧不終身戴慚面?!盵7]3708通篇議論,與韓愈《符讀書城南》等詩頗為類似。

      再者,從陸游學梅堯臣看其對韓詩的宗法。在陸游的師承關(guān)系中,梅堯臣也是提得最多的一個。陸詩的風格雅淡多有學習梅詩的一面。然而梅詩的平淡,正是韓愈所謂的“奸窮怪變得,往往造平淡”[4]820。梅詩中學習韓詩之處比比皆是(4),錢鍾書曾說過:“(梅堯臣)古詩從韓愈、孟郊、盧仝那里學了些手法?!盵8]故而,谷曙光總結(jié)道:“韓詩主要通過梅堯臣等對陸游詩產(chǎn)生一種穿透性的藝術(shù)影響。” [5]326

      (二)從陸詩本身探索其與韓詩之關(guān)聯(lián)

      陸游從未寫過一篇評論韓愈的文字,從未作過一首明言仿效韓愈的詩歌,是否就代表其詩文中從未提及韓愈、詩歌創(chuàng)作從未仿效過韓詩呢?我們且看陸游集,稍作翻閱之后,便會發(fā)現(xiàn)在陸游詩文中皆有提及韓愈之處。

      試看其文:

      《楊夢錫集句杜詩序》:“文章要法,在得古作者之意。意既深遠,非用力精到,則不能造也。前輩于《左氏傳》、《太史公書》、韓文、杜詩,皆熟讀暗誦,雖支枕據(jù)鞍間,與對卷無異,久之乃能超然自得?!盵9]可見陸游對韓文、杜詩熟讀暗誦,了然于胸。《傅給事外制集序》:“文以氣為主,出處無愧,氣乃不撓。韓、柳之不敵,世所知也?!盵2]399對韓愈的文氣論頗為贊賞。《老學庵筆記》卷四:“今世所道俗語,多唐以來人詩?!稳烁蛩狼靶蓓n退之詩也?!盵2]408對韓愈詩中俗語,信手拈來。這樣的例子我們在《韓愈資料匯編》及《老學庵筆記》中能找到15條之多。

      再看其詩:

      《讀退之人不知古今馬牛而襟據(jù)之句有感》,此詩乃對韓詩《符讀書城南》中“人不通古今,馬牛而襟據(jù)”[4]820的感慨,則知陸游不僅對韓文熟讀成誦,對韓詩亦是如此?!峨s興十首以貧堅志士節(jié)病長高人情為韻》:“孟子辟楊墨,吾道方粲然。韓愈排佛老,不失圣所傳?!盵7]3096對韓愈排佛老的精神十分推崇?!肚飸咽啄┱律宰哉衿鹨喙帕x也》:“常嫌樂天佞,卻肯退之罵。”[7]3800將白居易與韓愈的為人風格進行對比,對韓愈的品行進行首肯?!扼待埰俨肌罚骸巴酥喟?,強言不平鳴?!盵7]214表面上不贊成韓愈“不平則鳴”之說,實則可見他一直將韓愈的文學理論牢記于心,才會時時提及?!洱X落》:“退之更可憐,至謂豁可恥。”[7]3536對韓詩的爛熟于胸,使他在牙齒掉落時便想到韓愈的《落齒》詩。與韓愈不同,陸游身體強健,齒牙晚落,故對韓愈的早衰,表示同情。

      以上只是陸游詩文集中一部分提及韓愈的例子,已經(jīng)頗能說明陸游對韓愈詩文及其思想與文論的熟稔程度,可以說到了取之自然的程度。如此說來,陸詩中定有效仿韓詩之作,或隱或顯,程度不一。雖《古典文學研究資料匯編·陸游卷》一書較少有陸詩效韓之論,然細檢清人論述,對陸詩學韓有明確提及的,概有以下數(shù)例:

      《唐宋詩醇》評陸游《系舟下牢溪游三游洞二十八韻》曰:“語奇句老,頗近昌黎,視《南山》蓋具體而微爾?!盵10]此評一語中的,陸游此詩可以說是集中明顯學韓的一首,我們從詩中的以下數(shù)句即可一眼明了:“或如釜上甑,或如坐后屏?;蛉缳贫ⅲ蛉缦捕??;蛏钊缏莘?,或疏如窗欞?!边B用六個“或”字句,對所見之景進行描繪,這正是韓愈《南山詩》的手法,《南山詩》連用數(shù)十個“或”字句描摹南山之景,雄奇險怪。陸詩正是借鑒此法,使其詩歌成為一首具體而微的《南山詩》。

      葉矯然曰:“放翁詩多淺顯……(《航?!罚┍銣喩眄n昌黎矣?!盵1]987《航海》一詩是陸詩中比較奇險的一首,陸游詩歌明白如話者多,雕琢奇險者少,然此詩卻頗有韓詩奇崛之特色:“古湫石蜿蜒,孤島松磊砢。湘竹閟娥池,淮怪深禹所。鬼神駭犀炬,天地赫龍火。瑰奇窮萬變,鯤鵬尚幺麼?!庇衷唬骸瓣懛盼逃写撼钋疲骸巳嗳f歲,春愁歲歲常相似。外大瀛海環(huán)九州,無有一州無此愁?!x之不特人間無有生之樂,即神仙亦無不死之樂。昌黎云:‘人欲久不死而觀居此世者何也?為之三嘆。”[1]1016

      方東樹《昭昧詹言》評《游圓覺乾明祥符三院至暮》曰:“不逮韓之雄,未妙。收四句凡語。”[2]334方氏將其與韓愈《山石》對比,同樣是寫游寺廟,同樣用了以文為詩的手法,但陸詩在雄奇方面不如韓愈,自有流暢之致。

      由此觀之,陸詩中不乏學韓之作。這種效仿,從韓愈來說,是一種內(nèi)在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從陸游來說,是一種不自覺的創(chuàng)作表露。也就是說,陸詩對韓詩的接受,以精神性的、隱性的方式為主。這種接受方式是南宋詩人接受韓詩的一種普遍方式,個中原因很多,主要不外乎以下四種:一者,韓詩的中介作用在南宋已經(jīng)完成,地位開始下降,讓位于杜詩;二者,南宋理學思潮興起后,宋人受程朱的影響,對韓愈的人品多有訾議,從而影響詩壇對韓愈的接受;三者,陸游對韓愈與江西詩派的奇險詩風頗為反感(5),故而閉口不談學韓、學黃;四者,陸游學前人不是“死參”,而是“活學”,吸收的是精髓,而非皮相。(6)

      二、韓愈與陸游詩歌在清代的接受軌跡

      韓詩和陸詩在其產(chǎn)生之時及身后不久,都曾有過輝煌,證實了二者的創(chuàng)作實力與詩史價值。韓愈的詩歌在中唐就曾盛行一時,影響了一大批人,形成了一個標新立異、雄奇險怪的“韓孟詩派”,與當時的另一詩派“元白詩派”形成鼎立之勢。在晚唐,韓詩也為一些詩人盛贊并在創(chuàng)作中不自覺地進行效仿。宋代更是韓詩的接受高峰期。前文已經(jīng)說到,韓詩是宋人繞不過的坐標,是宋詩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營養(yǎng)來源,從北宋歐陽修開始,直至南宋,韓詩與韓文一起被推上文人矚目的頂峰。陸詩在南宋已被同時代人推舉,如朱熹云:“放翁之詩,讀之爽然,近代惟見此人為有詩人風致。”[11]劉克莊《后村詩話》曰:“古人好對仗,被放翁使盡?!盵12]南宋滅亡后,陸詩的接受更是在元初達到高峰(7)。然而,不管是韓詩還是陸詩,都在元末至清初的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出現(xiàn)了接受的低潮期。

      (一)清初:韓愈與陸游詩歌的接受高潮

      清初,韓詩與陸詩的地位空前提高。不論是韓、陸詩歌的選本、評論還是宗法都異常熱鬧起來。韓愈詩文注本在宋代出現(xiàn)過“五百家注韓”之盛況,清代要超越宋代幾乎不大可能,然而清初卻開始出現(xiàn)了單刊韓詩的注本:顧嗣立《昌黎先生詩集注》與方世舉《韓昌黎詩集編年箋注》,可見清代韓愈詩歌已取得與韓文同等重要的地位而被單獨關(guān)注,這是韓詩接受史上值得重視的現(xiàn)象,為清代韓詩的傳播與接受起到了重大的推動作用。選有韓詩的詩歌合選本更多:“如李光地《榕村詩選》、金人瑞《貫華堂選批唐才子詩》、黃周星《唐詩快》、錢良擇《唐音審體》等,還出現(xiàn)了詩歌總集如《全唐詩》、席啟寓《唐百名家詩集》,還有專門評點詩歌的查慎行《查初白詩評十二種》”[13]以及《御選唐宋詩醇》。其中,李光地本與《唐宋詩醇》選錄韓詩最多。陸游的詩歌選本在清初也蔚為大觀。明末清初毛氏汲古閣對陸游全集的整理出版,也為新選本的產(chǎn)生提供了材料。李振裕曰:“今《渭南》、《劍南》遺稿家置一編奉為楷式?!盵14]陸游的詩文集在清初大為盛行。在這種背景下,陸詩選本極有市場,因而大量涌現(xiàn):潘文奇、祖應(yīng)世《宋詩啜醨集》、吳之振、呂留良《宋詩鈔》、王史鑒《宋詩類選》、王士禛《古詩選》、田雯《山姜書屋唐宋四家詩選》、孫鋐《皇清詩選》、王復(fù)禮《放翁詩選》、周之鱗《宋四名家詩》《御選唐宋詩醇》等。在這些詩歌選本中,所選陸詩與蘇詩等量齊觀,甚至有超越蘇詩之勢。

      清初韓、陸詩歌選本的出現(xiàn)既是詩壇尊韓重陸之表現(xiàn),亦從某種程度上促進了詩壇對二人詩歌的熱評與積極效法。錢謙益《徐司寇畫溪詩集序》曰:“昔者有唐之世,天寶有戎羯之禍,而少陵之詩出;元和有淮蔡之亂,而昌黎之詩出。說者謂宣孝、章武中興之盛,杜韓之詩實為鼓吹?!盵15]將韓詩與杜詩并提,從而提升了韓詩的地位;葉燮在《原詩》中將韓愈推舉為古今三大詩人之一:“杜甫之詩,獨冠今古。此外上下千余年,作者代有,惟韓愈、蘇軾,其才力能與甫抗衡,鼎力為三。”[3]596清初效法韓愈詩風之人頗多,以錢謙益為代表。另外如揚州汪懋麟亦是學韓大家,他被王士禛稱為“詩才雋異”。宋犖《百尺梧桐閣遺稿序》云:“君詩出入昌黎、眉山間,而時出新意,能自成家,與其文皆卓乎可傳者。”[16]汪懋麟學詩廣師前賢,而頗服膺韓愈,嘗精選韓詩一百四十一首以“自娛”,可見一斑。陸游在清初的評價也達到巔峰,賀賞《載酒園詩話》曰:“天啟、崇禎中,忽崇尚宋詩,迄今未已,究未知宋人三百年間本末也,僅見陸務(wù)觀一人耳?!盵1]453汪琬《劍南詩選序》曰:“宋南渡百四十年,詩文最盛,其以大家稱者……當推陸務(wù)觀?!盵2]151田雯《古歡堂雜著》中詩話四卷,于宋代詩人都略而不論,獨有取于陸游,摘陸游七絕佳句甚多。張謙宜《絸齋詩談》論宋詩,加以詳細評論的只有蘇東坡、陸游兩家,評論陸游的篇幅是蘇軾的兩倍半。(8)清代王霖《弇山詩抄》對陸游推崇備至,讀陸游詩,和其韻,在陸游生日舉行詩會、懷念祭奠陸游。如《十月十七日放翁先生生日設(shè)位自訟齋奠以酒果賦詩紀事》:“小子生平最宗仰,傾觴撫幾一潸然?!盵2]169即是明證。

      (二)清中晚期:韓愈與陸游詩歌命運的逐漸分化

      清代中期,韓愈與陸游的詩歌依然熱力不減。在選本與評論等方面依然是形勢利好。王元啟《讀韓記疑》、沈德潛《唐詩別裁》、姚范《援鶉堂筆記》、趙翼《甌北詩話》等皆對韓愈詩歌有選有評;陸游詩歌選本雖然在《唐宋詩醇》已至巔峰,但中期還是有一些重要的選本出現(xiàn):李調(diào)元《陸詩珠櫝》、姚鼐《今體詩鈔》、吳翌鳳《宋金元詩選》等。姚鼐《今體詩鈔》對宋之蘇、黃、陸七律詩頗為推重,其稱陸詩曰:“放翁激發(fā)忠憤,橫極才力,上法子美,下攬子瞻,裁制極富,變境亦多,其七律固為南渡后一人?!盵2]305

      到了清代晚期,韓愈與陸游的接受狀況發(fā)生了分化。韓愈繼續(xù)是詩壇的寵兒,而陸游則進入黯淡期。清晚期的韓愈文獻甚至有后出轉(zhuǎn)精之勢,出現(xiàn)了黃鉞《昌黎先生詩增注證訛》、鄭珍《跋韓詩》以及李詳《韓詩證選》等專門的韓詩選評本,將清代的韓詩研究進一步推向精細化。詩壇還出現(xiàn)了以宗法韓詩為主的“同光體”。方東樹的《昭昧詹言》尊杜、韓,將韓詩地位進一步提高,“杜韓”并稱真正確立。陸游選本在這個時期不僅數(shù)量不多,而且乏善可陳。雖有《宋詩三百首》選陸詩60首,僅次于蘇軾,但愛國詩篇不受重視,所選幾乎全是流連光景的閑適之作。故錢基博《現(xiàn)代中國文學史》曰:“蓋近人為詩,喜學北宋,學陸游者特少,故表而出之也。(陳衍)嘗語人曰:‘放翁七言近體,工妙宏肆,可稱觀止。古詩亦有極工者,蓋薈萃眾長以為長也?!盵17]陸詩再次走上坡路要到民國年間:柳亞子創(chuàng)立“南社”,該詩派被稱為“有放翁之遺風”。(9)

      如此看來,清代韓愈與陸游詩歌接受的軌跡有一個重合期:即清前期到中期,皆是接受的高潮期;也有一個分化期:即清晚期,韓詩繼續(xù)走高,而陸詩黯然降落。重合與分化是表征,其中蘊含的詩史意義卻頗為復(fù)雜,值得進一步探尋。

      三、清代對韓愈與陸游詩歌接受的詩史意義

      (一)對清代唐宋詩之爭的微觀透視

      縱觀漫長的詩歌發(fā)展史進程,韓愈與陸游的詩歌都曾在清代以前出現(xiàn)過接受的高峰期,在元末及有明一朝,皆處于低谷,而到了清代都煥發(fā)出勃勃生機。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最主要乃唐宋詩之爭所致。蕭華榮《中國古典詩學理論史》中說:“清人“所謂‘唐,實指以初盛唐為主的典型唐詩;所謂‘宋,實指以唐代詩人杜甫、韓愈和宋代詩人蘇軾、黃庭堅為代表的‘宋型詩”[18]。

      明代文壇以宗唐為主,一味模擬盛唐詩風,使宋型詩歌的接受整體處于低谷期。清初詩壇承續(xù)明代尊唐黜宋之余緒,在此背景之下,懲于明人及時人一味模擬盛唐之弊,開始有人或倡中晚,或倡宋詩,其中汪懋麟和吳之振、呂留良、黃宗羲、葉燮等大力倡導(dǎo)宋詩,對當時詩壇的宗宋之風產(chǎn)生了較大影響。故而,清初韓愈與陸游詩歌接受高潮的到來與此時的宗宋之風密切相關(guān)。清代中期,雖說有沈德潛崇奉盛唐而排斥宋詩,但此時的《唐宋詩醇》則以皇家御選的姿態(tài),對唐宋詩進行了調(diào)和,認為:“凡唐詩四家:曰李白,曰杜甫,曰白居易,曰韓愈。宋詩二家:曰蘇軾,曰陸游。”[10]此御定的“六大宗”有韓愈,亦有陸游,也奠定了整個清中期對兩者的接受基調(diào)。那么,如何看待二人詩歌在清晚期地位之異?

      從整個清代詩壇來看,杜、韓地位一直很高,凌駕于其他諸家之上,從清初的錢謙益到晚期的方東樹,莫不如此。韓詩在清人心目中的地位一直居高不下,遠勝南宋詩人陸游,因此從兩人在清詩史上的排名來說,韓詩不大可能走低,而陸詩出現(xiàn)接受低谷則極有可能。

      清晚期亦是宋詩接受的一個高潮期,不管是宋詩運動還是同光體,都崇尚宋型詩歌。為何陸詩獨被冷落,謝海林《清代宋詩選本研究》對此有揭示:有清一代近三百年,詩界、選壇大致所推崇的宋代詩人以蘇軾、黃庭堅、陸游三人為最。然他引申屠青松《清初宋詩選本研究》一書的結(jié)論說:康熙及乾隆前期選本對黃庭堅的抑制是極為明顯的。實際上,選壇對黃詩的青睞還需等到嘉道以后。(10)故清前期至中期,陸詩的受歡迎程度遠超黃詩,而到了桐城詩派與宋詩運動及同光體,黃庭堅已然成為時代寵兒,陸詩地位降落下來。

      (二)對韓愈與陸游詩學關(guān)聯(lián)的逆向揭示

      弄清楚清代韓愈與陸游詩歌的升降沉浮之后,我們是否可以逆推陸詩與韓詩的詩學關(guān)聯(lián)?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我們可以確定韓詩乃宋詩之源,亦是陸詩取法的一大源頭。在清初宋型詩歌大行其道之時,陸詩與韓詩共享榮光。通過清人的相關(guān)論述,我們也可逆推二者內(nèi)在的關(guān)聯(lián):

      清代田雯《古歡堂雜著》云:“七言古詩登杜韓之堂,入蘇黃之室,雖功力不敵前人,亦一杰構(gòu)?!盵1]701施山云:“劍南七古,雖篇幅稍狹,然以清健之氣,積為雄豪,途軌正,機局警,蹊徑分明,易知易從。初學七古,當從始??梢陨辖禹n柳,追攀李杜?!盵2]350趙翼云:“放翁古詩好用儷句,以炫其絢爛;東坡則行墨間多用單行,而不屑于對屬。且昌黎、放翁多從正面鋪張;而東坡則反面、旁面,左縈右拂,不專以鋪敘見長。昌黎、放翁使典亦多正用……”[1]1202鮑倚云《退余叢話》云:“七言長篇,唐惟李、杜、韓,宋則蘇、黃,南渡以后,獨陸放翁得與此選。”[2]214

      從以上數(shù)家之論,不難看出:陸游七古上接韓愈,乃對韓愈七言古詩的成功繼承。趙翼則獨具慧眼,對韓愈與陸游七古多從正面鋪張的共同點予以揭示。

      另外,陸游與韓愈有一種共通的詩學精神特質(zhì):均能在承與變中自成一家。此點我們從清代錢謙益與趙翼所作的評論中可見一斑。錢氏與趙氏對韓、陸的喜好雖各有原因,但共同之處在于對二者的變革精神的贊賞。對錢氏來說,“于南渡推放翁”[19],陸游是其所推崇的五位詩人之一。盡管有人認為,他以由明入清之身,較為看重的應(yīng)是陸詩中北伐中原之作,但細究錢集,不得不指出,他的學陸主要還在于陸詩中閑適細膩之作,這些作品也最能體現(xiàn)陸詩“不向人間乞唾余,詩家流弊盡掃除”[20]之特色,也就是陸詩的創(chuàng)新精神,這點正是以引領(lǐng)清初文壇詩風為職志的錢謙益所需要的。以趙翼而言,在《甌北詩話》不長的篇幅中,獨辟兩卷,一論韓愈,一論陸游,可知對二者的重視,我們不妨選兩句其對韓、陸的評價以見之:

      至昌黎時,李、杜已在前,縱極力變化,終不能再辟一徑。惟少陵奇險處,尚有可推擴,故一眼覷定,欲從此辟山開道,自成一家。[1]1164

      放翁詩凡三變。宗派本出于杜,中年以后,則益自出機杼。 [1]1220

      他認為韓愈與陸游之變,正是他們的詩歌自成一家、自出機杼的原因所在。

      韓愈與陸游的變革精神,除了自身個性的原因之外,乃時代使然。韓愈在中唐,前面已有李、杜等盛唐大家在前;陸游生當南宋,已有歐、蘇、王、黃在先。他們的境遇如此相似,也正是這種困境成就了韓愈與陸游的大家地位與獨特詩風。因而不能不說,陸游對韓愈的接受之中,亦有對這種變革精神的傳承。

      對陸游與韓愈的詩學關(guān)聯(lián)之論析,給我們當下的文化建設(shè)提供了一種啟示:后人的文學與文化成就必定是建立在對前人繼承的基礎(chǔ)之上。真正成功的傳承,不應(yīng)停留于表面的模仿,而更應(yīng)是精神的接力,也只有超越表象的亦步亦趨,才能最終使我們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從血脈里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注釋:

      (1)如清代田雯曰:“不知杜韓海內(nèi)俎豆久矣。梅、歐、王、蘇、黃、陳諸家,亦無不登少陵之堂,入昌黎之室?!?/p>

      (2)谷曙光《韓愈詩歌宋元接受研究》、楊國安《宋代韓學研究》、查金萍《宋代韓愈文學接受研究》皆有論及。

      (3)目前學術(shù)界唯有谷曙光《韓愈詩歌宋元接受研究》一書中有一節(jié)論及陸游學韓——“陸游:不言學韓的‘以文為詩大家”。

      (4)參看谷曙光:《韓愈詩歌宋元接受研究》與查金萍《宋代韓愈文學接受研究》。

      (5)陸游《讀近人詩》:“雕琢自是文章病,奇險尤傷骨氣多?!?/p>

      (6)陸游《贈應(yīng)秀才》:“我得茶山一轉(zhuǎn)語,文章切忌參死句。”

      (7)參見劉揚忠《陸游及其詩詞八百年來的影響和被接受簡史》,《紹興文理學院學報》2011年第1期。

      (8)參見蔣寅《陸游詩歌在明末清初的流行》,《中國韻文學刊》2006年第1期。

      (9)參見劉揚忠《陸游及其詩詞八百年來的影響和被接受簡史》,《紹興文理學院學報》2011年第1期。

      (10)參看謝海林《清代宋詩選本研究》,上海古籍出版2011年版。

      參考文獻:

      [1]郭紹虞,編.清詩話續(xù)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2]孔凡禮,齊治平.古典文學研究資料匯編·陸游卷[M].北京:中華書局,1962.

      [3]郭紹虞,編.清詩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4]錢仲聯(lián).韓昌黎詩系年集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5]谷曙光.韓愈詩歌宋元接受研究[M].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9.

      [6]劉辰翁.劉辰翁集[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172.

      [7]陸游,著.錢仲聯(lián),校注.劍南詩稿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8]錢鍾書.宋詩選注[M].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02:22.

      [9]陸游.渭南文集(卷十五)[M].四部叢刊本.

      [10]御選唐宋詩醇卷[M].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1]朱熹.答徐載叔賡[M]//朱子大全集(卷四十三).清康熙間寶翰樓據(jù)元本覆刊.

      [12]劉克莊.后村詩話(前集卷二)[M].四庫全書本.

      [13]張弘韜.清代的韓愈詩歌研究[D].天津:南開大學,2014:16.

      [14]李振裕.新刊范石湖詩集序[M]//白石山房集(卷十四).清康熙香雪堂刊本.

      [15]錢謙益.錢牧齋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16]汪懋麟.百尺梧桐閣集[M]//四庫全書存目存書(集部241冊).濟南:齊魯書社,1996:798.

      [17]錢基博.現(xiàn)代中國文學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168.

      [18]蕭華榮.中國古典詩學理論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277.

      [19]毛奇齡.西河文集[M].乾隆間蕭山書留草堂刊本.

      [20]李振裕.讀陸放翁詩鈔[M]//白石房稿.清康熙間香雪堂刊本.

      (責任編輯 黃勝江)

      猜你喜歡
      清代韓愈陸游
      晚春
      一轉(zhuǎn)身,就是一輩子——陸游和他的《釵頭鳳》
      晚春
      兒童繪本(2019年6期)2019-04-15 01:28:26
      清代怎樣整治形形色色的詐騙案
      人民論壇(2016年32期)2016-12-14 19:41:06
      清代典妻習俗與戶婚制度的競存及原因評析
      清代寫真人物略考
      戲劇之家(2016年22期)2016-11-30 17:16:40
      淺談清代宮廷樂舞的主要類型
      除夜雪
      陸游詩中“花汞”一詞考釋
      聰明的韓愈
      平安县| 麟游县| 新疆| 牙克石市| 随州市| 嵊州市| 钟祥市| 淅川县| 仁化县| 博客| 出国| 洛川县| 桑日县| 唐河县| 黄山市| 铜山县| 平山县| 凤庆县| 介休市| 安福县| 桦南县| 金乡县| 大埔县| 呼玛县| 新泰市| 嵩明县| 库车县| 通州区| 宿迁市| 青海省| 嘉定区| 即墨市| 黄山市| 阜阳市| 北海市| 玉林市| 新乡县| 昌平区| 望城县| 上栗县| 东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