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凡
在經濟高速發(fā)展的現代社會,理財已經滲透到生活的各個方面,我們接觸過形形色色的人,發(fā)現他們對財富的觀念想法不同,生活也存在很大的不同。就比如說,20歲、30歲、40歲的女人,她們的人生閱歷不同,資產情況不同,理財方式不同,也過著完全不一樣的生活。
20歲的女人有著貪玩任性的年齡特征,金錢買不來瀟灑自在,賺錢是為了花錢,這是她們普遍的想法。當然,沒有家庭支出的負擔也是她們這般肆意的基礎,她們是月光族的典型代表。二十出頭的女人沒有理財觀念很正常,但是你會發(fā)現25歲好比一個分水嶺,許多女人仿佛一夜長大,存錢、理財開始手到擒來。有了幾年工作經驗,收入上漲,已經大于生活支出,通過理財實現財富增值,儼然成了她們的第二份收入。莫小姐今年26歲,每年通過理財所得收入,可以大大方方地進行一次旅游,去年她就去了三亞。
這是個體獨立的起步階段,工作年限不長,總體收入不高、資產較少。同時,日消費支出也相對少,還處于需要提高收入、積累資產的階段。由于這個時期的存量資產并不多,它能夠帶來的投資收益,可能遠不及個人工作收入的增加。因此,此時最大的財務風險,不是理財投資虧錢,而是個人的成長過慢,影響了收入增長的速度。
有的朋友會問,那如果年底還有余錢,比如一筆年終獎發(fā)下來,應該怎么辦呢?
一方面是把錢花出去,投資在自己身上,去學習職業(yè)、投資理財方面的知識、技能,或者去全世界旅行,增長見識。另一方面則可以選擇不占用太多時間、精力的投資策略,比如偏進攻型的可以定投股票型基金,偏防御型的則可以投資靠譜的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
收入:收入逐步增加,財務性收入占比低
支出:貸款少,消費水平較低,支出不高
風險承受力:強,最大風險是財富增速太慢
財務策略:重心放在職務性增量上,尋找不太需要時間、精力的投資方式
30歲的女人對財富有了穩(wěn)定增值的觀念與需求,大部分人都已組建家庭,掌管了家中的財務大權。在大部分家庭中,女人才是決定家庭財產配置的核心發(fā)言人。這個年齡階段的女人必備了兩項技能——省錢,理財!維持家庭穩(wěn)定、資產穩(wěn)定增值,是30歲階段女人的重心!
在投資理財上,開始需要更有策略性,每一筆錢都需要以多元化的方式配置。
如果這個年齡段的同學獲得一筆年終獎,可以將超過半數的錢配置于較高風險、但期望收益率也較高的進攻性資產上,比如股票和股票基金,其余則分配在防御性資產上,兩者比例大概分別在2/3和1/3左右。
收入:快速增長,財務性收入占比開始提高
支出:承擔大量貸款,消費水平提升,支出壓力增大
風險承受力:強,最大風險是財富增速太慢
財務策略:側重進攻,兼顧風險的資產配置
40歲的女人處于相對安逸的生活環(huán)境中,有豐富的生活經驗,憑借多年的工作積累了一定的資產,她們對財經、對經濟有比較客觀并深入的了解,對理財有自己的考量,并有自己的一套資產配置方法。
女性對理財的信心不亞于男性,對財富升值也有強烈的愿望,新時代女性,無論是單身女性還是家庭主婦,不會放棄對自身價值的追求,不會一味地依賴男性。失敗的理財人生無非都是因為沒有理財意識、沒有理財習慣、沒有賺錢能力,只能一味依靠別人。希望所有女人都會善待自己,保持向上的態(tài)度。
這時最大的風險在于沒有及時提升風險意識,中年遭遇重大財務危機。
回到上面的例子,這時投資要兼顧收益和風險,進攻性和防御性資產可以按1:1配比,甚至在超過50歲時,需要再適當提高防御性資產的比例。
收入:收入最多階段,財務性收入可能超過職務性收入
支出:支出最多階段
風險承受力:一般
財務策略:平衡進攻與防御的資產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