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編輯部
下班時,無意中聽見同事的抱怨:“整天忙忙碌碌,再也找不到寧靜的生活了?!?/p>
快節(jié)奏的都市生活,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向往寧靜的生活,寧靜的心情,追求那份寧靜的美好。信息時代的飛速發(fā)展,讓每一個人情愿或不情愿地參與到競爭之中,使得一個又一個人生不再“平凡”,同時也不再“詩意”。對寧靜的追求,正如對遠方的向往,是人類對“詩意棲居”的渴望使然。
然而,當夜深人靜,獨自斟一壺清茶,準備享受片刻的寧靜時,迎來的確往往是思想的千頭萬緒。愁腸百轉(zhuǎn)情思,波瀾壯闊的夢想,讓腦海中波浪起伏,無片刻寧靜。
約翰·彌爾頓在失明后寫下不朽的《失樂園》同時,也發(fā)現(xiàn)了這樣的真理:“思想和對思想的運用,能講地獄變?yōu)樘焯?,也能將天堂變?yōu)榈鬲z?!睂庫o本身是一種心境,一種心態(tài),是全身心的放松,也是全身心的投入。寧靜是對世事經(jīng)歷、體驗、淡出后的升華的智慧,也是對人性的觀察、反省和反思后凝練的經(jīng)驗。說到底,真正的寧靜,只能來源于內(nèi)心。
心靈的寧靜,不在于我們擁有什么,也不在于我們是怎樣的一個人。財富和無所事事未必能帶來寧靜的心靈,大觀園中的“富貴閑人”賈寶玉,就被譏笑為“無事忙”;擁有一份值得為之付出的事業(yè)的人,縱然忙碌,卻常常擁有寧靜的心靈,又盲、又聾、又啞,畢生生活在無光、無聲的世界里的美國女作家海倫·凱勒,卻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感嘆:“生活是多么美好??!”
《航空世界》讓我們的生活忙忙碌碌;也是《航空世界》,為我們帶來了心靈中那一份難得的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