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福根
(上海市消防局,上海 200051)
(作者曾任上海市消防局火調專家委員會主任,公安部大型焰火燃放專家組人員,高級工程師專業(yè)技術4級,享受公安部特殊津貼,人稱火災調查“福爾摩斯”)
2008年11月14日,距今已十個年頭了,上海商學院一女生寢室發(fā)生火災,4名女生逃生過程中墜樓身亡。從6點10分左右發(fā)現火情,到大約6點30分消防隊員撲滅火災,僅僅燒了20 min的火勢,卻隕落了4個花季少女的生命。
想到這起案件,心情就非常沉重,在面對突如其來的災害時,生命顯現出了其脆弱無奈的一面。本該含苞待放的生命過早地凋零,留給世人無盡的嘆息。
2008年11月14日清晨,我被手機鈴聲吵醒。順手抓起床頭柜上的手機一看,是助手小李的來電,時間是早晨6點18分?!爸x高工,座落在徐匯區(qū)中山西路的上海商學院發(fā)生火災,4名學生死亡?!鞭粝峦ㄔ挵粹o,還沒等我發(fā)聲,小李就迫不及待地說,“總隊要求必須立即趕到現場,我現在就來接你?!?/p>
大清早就發(fā)生火災?這在以往的辦案經歷中并不多見,更何況還是學生寢室。初冬的早上,她們在做什么?是什么原因導致火勢這么嚴重?一連串的問號在我腦海里頓時閃現。
10 min后,小李已經到我樓下。上海商學院位于徐匯區(qū)中山西路,從我家過去按正常的車速也就10 min的路程,一路上暢通無阻,我們在6 min以后就趕到了現場。
現代的通訊真是方便迅速,而媒體的反應更是靈敏高效,現場已經擠滿了記者,“長槍短炮”對準了現場的人和事,凡是略知一二的人,都是他們采訪的對象。當我們到達現場時,消防隊戰(zhàn)斗員已經撲滅了大火,現場圍觀人員嘈雜的議論聲掩蓋了滅火設備相互碰撞發(fā)出的機械聲,但悲痛的哭泣聲還是清晰地傳入了我們的耳中。
現場所在的學生宿舍樓東側是籃球場和一條5 m寬的水泥道路,中間間隔著0.8 m寬的綠化帶,就在這5 m寬的水泥路上,擺放著4具遺體,用花紋塑料布掩蓋著。警方拉起的警戒線外側有幾名女生蹲坐在路沿上,蜷縮著,發(fā)著抖。這場突如其來的校園大火,引起了各級部門的重視,總隊立即責成我們和支隊火調員成立現場調查訪問組,市公安局刑事偵查總隊與徐匯公安刑事偵查支隊已派出偵查員參與火災調查。
當消防戰(zhàn)斗員整理好滅火現場、收拾設備時,我和小李走進了宿舍樓。這幢樓共有7層,1~6樓為鋼混結構,7樓由彩鋼板搭建,每個樓層面積是750 m2,1樓是食堂,2~3樓是男生寢室,4~7樓是女生寢室,共住有600多名學生,起火的整個6樓住著131名學生,寢室管理員表示,火災起于602寢室,4名遇難者都是602寢室的。
我們勘查后發(fā)現,整幢樓燒得最嚴重的就是602寢室。602寢室里的物品不多,經過大火的席卷,剩下的微乎其微,602室北側的601室和南側的603室燃燒情況明顯沒有602室嚴重。根據管理員的說法和現場的情況,我們初步判定起火部位應該就在602室。
火災現場與其它現場不同,火勢擴展的過程和救火的過程對原始現場的破壞性非常大,因此我們在調查過程中十分小心謹慎,就怕破壞僅有的一些燃燒痕跡。
602室被燒得漆黑一片,散發(fā)著一股濃烈的焦味。走進去預感灼熱,20 m2左右的房間察看起來并不復雜,能燒的基本上都燒成了灰燼,耐燒的僵硬杵在那里,一目了然。4只上下鋪床嚴重扭曲,各種殘骸狼藉一片,陽臺和房間之間的塑鋼板動門燒得只剩骨架,地板上都是燃燒的灰燼。
“熱得快!”當我正在陽臺處察看時,小李的喊聲突然傳來:“謝高工,我在床鋪地下找到了這個?!闭诜块g西北側察看的小李手里拿著一個黑色的燒焦物,即便已失去了原有的外貌,但還是能一眼認出這是一個“熱得快”。對我們來說,“熱得快”并不陌生,這種使用方便、加熱快速的小家電,幾十年前幾乎是每個大學寢室的必備品。后來隨著各種更安全更便捷產品的推出,“熱得快”漸漸淡出了市場。我馬上意識到這起案件也許和“熱得快”有關系。緊接著,在床鋪下面的角落里我們又發(fā)現了一個拖線板,因為電線已經被燒損,成了孤零零的一塊,而在墻腳的插座上我們另外發(fā)現了一個孤零零的插頭。
我們走出了宿舍樓,看到圍觀的人反而更多了,密密麻麻站在陽光里,似乎每個人都閃著青春的光芒。警戒線旁停著一輛面包車,“消防”的字樣很清晰,我向面包車走去。
車里,支隊火調員金參謀正在對當事人孫某進行調查。事故發(fā)生時,602寢室共有6名女生,4名女生在逃生時墜樓身亡,2名女生安全逃生,當時坐在馬路沿上的就是她們倆,孫某和章某此時還在另一輛車里接受調查。
眼前的孫某臉龐低垂,全身控制不住地顫抖,身上的毛毯不時滑落在地上,顯然情緒極不穩(wěn)定。旁邊陪著她的輔導員李老師干脆把手搭在她肩上,右手握著孫某交握的雙手。金參謀的一個問題要反復問幾遍,孫某才能顫悠悠地回答出來。
“早上6點10分左右,我看到西北側床鋪下面起火,就大聲呼喊,然后就起來了,章某陳某看到后也馬上起來了,燒起來的是床鋪下面的箱子,塑料的,用來放衣服。我想拿東西去把火拍滅,但手忙腳亂的,不知道拿什么,后來章某說去盛水,我就和她拿著臉盆出去了?!边@幾句話,孫某斷斷續(xù)續(xù)說了好幾分鐘,停頓片刻后,孫某繼續(xù)說道,“我和章某去洗手間裝水,裝滿回去時,看到房門鎖上了,怎么開都開不開。劉某和陳某她們在里面尖叫,很嚇人,真的很嚇人?!闭f著說著,孫某的眼淚止不住地掉下來,李老師趕緊拿紙巾給她擦,輕拍她的背?!拔覀兿胗媚_踹,可是也沒用,門是怎么被關上的誰也不清楚。旁邊寢室的聽到我們的喊聲也跑出來了,有些人干脆直接往下跑,后來我們也跑到樓下,管理員已經打電話報警了?!?/p>
“‘熱得快’,你們平時用嗎?”待孫某講完,我們趕緊插話問了一句。聽到我的話,孫某抬頭擺了幾秒,轉頭看看旁邊的李老師,低下頭停了幾秒后說:“用的,有時用來燒水。學校規(guī)定不能用,所以用得比較少,沒熱水了才用的?!?/p>
“最后一次用是什么時候?”
“昨天晚上,昨天我和陳某還有601室的付某出去打工,回來得晚,到樓下去灌水時,已經沒有熱水了,我們就裝了4瓶冷水,想用‘熱得快’燒水,‘熱得快’是我們在奉賢校區(qū)門口的小攤上買的?!睂O某深吸了口氣回答說。
“‘熱得快’在什么地方?燒好水后拔掉電源插頭了嗎?”
“‘熱得快’就在門口位置,西北側床鋪那里,燒到第四瓶的時候,我突然肚子痛就去上廁所了,回來的時候管理員已經拉閘斷電了,不過我看到熱水瓶的蓋子蓋著,我想大概是誰看到水燒好了幫我拔下的,我就上床睡覺了,一覺睡到早上6點多,就看到起火了?!?/p>
“你們平時晚上都拉電嗎?”
“每天晚上11點拉電,早上6點送電?!?/p>
“熱得快”應該是本次案件中最為重要的證據,從現場勘察訪問、調查取證的情況來看,“熱得快”干燒引起火災的可能性較大。但要想證實這個想法,還需要有一個有力的證據。
物證已提取?!靶±?,訂去沈陽的機票,最快的?!迸c小李說話的同時,我撥通了公安部消防局沈陽火災鑒定中心的電話。當天下午3點多,我和小李坐上了去沈陽的航班,隨身攜帶的包里是那只拖線板、“熱得快”殘骸等一些火災現場的物證。調查組一致認為:如果要斷定火災是由“熱得快”引起的,就必須證實曾經有過干燒的過程。
到了沈陽已是晚上7點,鑒定中心依然燈火通明。在我和他們聯系前,他們對這次火災已經知曉,得知我們想鑒定的內容,中心表示他們會連夜加班,盡快出具鑒定報告。
深夜11點30分許,中心出具鑒定意見,鑒定報告中明確導線和拖線板無任何故障,沒有問題,可以排除。“熱得快”金屬桿不同部位有明顯的受熱差別,證實是通電干燒導致,這個意見對本次火災起因的認定無疑是最堅實的依據。
火災起火的原因應該是確定了,但還有問題需要解答:為什么火勢會燃燒得如此之快?從指揮平臺的信息看,報警時間是6點12分,為什么在短短的20多分鐘內,會造成如此慘烈的結果?為什么她們會被困在房內無法逃生呢?孫某說的“門被鎖住了”,是不是解開問題的關鍵?又到底是誰關上了房門?
老趙是火災發(fā)生后最先趕到現場的指揮員,當我撥通他的電話時,已經是深夜12點多了,他還在辦公室里加班。
“老趙,當時現場是什么情況,死者怎會墜樓的?”我問道。
“我們到現場時,火已經到了猛烈階段。死者被火逼到陽臺上,可能她們想從陽臺逃到相鄰的寢室,但是陽臺和墻頭已被火燒得很燙,也許她們手抓住的陽臺已被火燒得過于灼熱,她們支撐不住而掉下去了,作孽?。 ?/p>
從陽臺上墜落,如此一來,為何火勢燃燒迅速的答案應該明確了。這幾名女生要去陽臺,必須要打開陽臺的窗門。602室原本是一個相對密閉的方向,當孫某打開房門去取水時,涌入的空氣加快了燃燒,此時再打開陽臺的門窗,勢必會帶來空氣的對流。南北直接通風起到了助燃作用,氣流作用到北側的房門,將門推上,孫某打水回來就見門被鎖上。由于房門突然被關上,燃燒的熱氣迅速反彈陽臺方向,也由于寢室內都是一個人懸掛著一頂尼龍的蚊帳,形成了一種立體燃燒,再加上寢室內都是被子衣服等極容易燃燒的物品。沒多時,整個房間已是一片火海,蚊帳像火的燈籠,把4名被困學生逼到陽臺最后不幸墜落身亡。
第二天一大早,我們回到了上海,調查組分別對4名遇難家屬宣布了火災原因。之后,通過公安局對外宣傳平臺公布了上海商學院的火災原因。一時間,所有的猜測趨于平息。
夢想是每個少女都享有的權利。這4名女生經歷了20多年的成長,當她們終于可以在這青春的季節(jié)里實現自己的夢想時,卻突然被折斷了翅膀。她們美好而絢爛的人生尚未真正展開就過早地凋零于青春的大學校園,到底是誰掐斷了她們夢想的翅膀?逝者已逝,然而這把火災帶來的警示值得我們每個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