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曉平 桃江縣職業(yè)中專學校
前言:現(xiàn)今,計算機已經(jīng)成為了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人們的工作、生活、學習等均產(chǎn)生極為重要的影響。與此同時,計算機課程已經(jīng)成為中專院校的基礎課程,旨在提高學生的計算機運用能力,從而為其將來的工作與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然而,在現(xiàn)實教學中,大多數(shù)教師并未真正意識到計算機的作用于價值,在教學時仍習慣采用傳統(tǒng)的理論教學法進行教學,且?guī)缀鯖]有任何的目的性,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容易一頭霧水、不知所云,從而降低了課堂教學的效果。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素質教育已經(jīng)成為了國民教育的主流,計算機教師應當意識到計算機作用與價值,并將“任務驅動法”運用于課堂教學中,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與計算機運用能力。
現(xiàn)今,大部分中專學生都接觸過計算機網(wǎng)絡,對計算機并不陌生,反而有較大的好感,但在日常生活中,學生主要是利用計算機玩游戲、看視頻等,而并非利用計算機學習知識、獲取知識。因此,良好的興趣對學生學習熱情與學習效果的提高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教師在授課時采用“任務驅動法”進行教學,不僅能明確教學目標,還能提高學生的興趣,讓其懷著極大的熱情去攻克一個個難關,完成一個個目標,從而增強其自信心與學習能力。
對于剛接觸計算機辦公軟件的中專學生而言,其在學習的過程中容易感到一頭霧水,如若要求其根據(jù)教材內容按部就班進行操作學學習,學生必定會感到無聊與乏味。而“任務驅動法”的主要特點在于有明確的目標,教師可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進行學習,久而久之,學生自然會對計算機課程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并在學習過程中主動進行思考與創(chuàng)新,在完成學習任務的基礎上深入掌握相關的知識點。
現(xiàn)今,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已經(jīng)無法滿足現(xiàn)代學生對知識的需求,教師必須要通過優(yōu)化教學方式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讓其愿意學、主動學,從而不斷提高其學習的效果。計算機教師利用“任務驅動法”進行教學時,也應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fā)對教學方式進行優(yōu)化、對教學任務進行設定,并通過精美的PPT來進行教學,幫助學生理清脈絡、明確學習任務與目標,從而激發(fā)其學習興趣與學習熱情,最終促進教學效果的不斷提高。
如教師講解到“Word圖文排版”這個部分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將教學的任務設定為“制作一張精美的卡片”,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與審美特點設計一張別具一格的卡片,此時,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得到提高,在設計卡片的過程中則會認真去選擇自己喜歡的背景圖片、字體風格以及卡片邊框等。當學生制作完成之后,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播放每個學生的作品,讓其能相互學習、相互欣賞,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繼續(xù)創(chuàng)作的信心與熱情。由此可見,任務教學法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具有極大得促進作用,教師可在教學時可將教學目標分散為幾個小目標,由小到大、由易到難,逐步幫助學生掌握教材中的知識點,從而不斷提高其學習的效果。
小組合作是一種十分常見的教學方式,教師將小組合作方式納入計算機教學中,不僅能活躍課堂氛圍,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對于中專學生而言,其對電腦并不陌生,但大多將電腦作為一種娛樂的工具,對電腦真正的作用與價值缺乏深入的了解。與此同時,課程教學的內容相對較為復雜,小組合作則可實現(xiàn)資源共享與觀點共享,從而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開展小組合作教學時,應當注重成員的組合,確保每一個小組的整體水平相當,并做好任務布置工作,保證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如學習到與“Excel電子表格”相關的內容時,眾所周知,Excel電子表格在現(xiàn)實生活與工作中具有較高的使用價值,是學生必須要掌握的重要內容之一。教師對學生進行分組之后,給每組學生均發(fā)一張成績表,表中的內容錯亂、順序錯亂,學生需將成績表中的內容完整錄入Excel表格中;隨后,使用表格中的工具對成績依照從高到低的順序進行排列,并利用表格工具標出成績達到90分以上的學生。完成以上工作之后,教師再布置一項任務,要求學生對表格中的成績進行統(tǒng)計,并制作成扇形圖。由此可見,小組合作的優(yōu)勢就是可以發(fā)揮集體的作用于力量,從而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至于一頭霧水,從而提高其學習的效率。與此同時,教師分節(jié)點地布置任務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學生學習的困難,讓其能有條理、有順序地去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從而加深其對教材內容的了解,并提高其計算機信息技術水平。
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與輔助者,不僅要引導學生進行學習,還要為學生解答疑惑,從而提高教學的質量與效果。一般而言,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應當是亦師亦友的關系,也就是教師不僅可以將學生視為學生,還可以視為朋友,課余時間,教師應多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其對計算機課程的意見與看法,并根據(jù)學生的想法來對課堂教學進行適當?shù)恼{整,從而消除師生之間的距離與隔膜,并促進教學效果的不斷提高。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合作交流來結束學習任務,一般而言,課堂教學結束以后,教師一般是直接下課,讓學生課后自行琢磨剛剛學習的內容,這種結束方式最主要的缺陷未能及時幫助學生解答疑惑,通常而言,學生對剛學習過的內容大多存在疑惑與陌生之處,但由于教師未能及時幫助其解決問題,導致學生的疑惑未能及時解開,從而降低了學習的效果,因此,教師必須要注重教學的結束方式,保證學生能順利完成每一項任務,理解每一個內容。
如通過一整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對“word文檔”已經(jīng)有了一個較為全面的了解與認識,但由于學生剛開始學習這個部分的內容,對文章中某些工具的用法相對較為陌生,很可能下課之后就忘記了。因此,教師可以在下課之前留5分鐘左右的時間與學生進行交流,了解其對這個部分內容的掌握程度,并要求學生現(xiàn)場操作如何另存文檔、插入表格以及設置段落等,并就學生操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指導,以加深其印象,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與學生進行交流,了解其對這次課程任務設計的意見與看法,如若學生覺得任務多、難度大,教師則應對教學任務進行適當?shù)恼{整,充分發(fā)揮任務的驅動效果,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結語:任務驅動法作為一種新型有效的教學方法,對學生學習效果的提高具有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中專計算機教師應利用任務教學法來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思考、創(chuàng)新,從而不斷提高學生計算機水平,并有效改善教學的整體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