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雁青
新課標提出:小學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wù)是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而以故事為載體的課堂教學能夠吸引學生興趣。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指出:“興趣是創(chuàng)造一條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huán)境的主要途徑之一。學生的興趣在哪呢?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幾乎所有的小學生都是忠實的“故事迷”,為了聽懂故事、讀懂故事,孩子們會好奇地、有目的地去聽,去感受,同時也就提高了孩子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學習英語的效率。以故事為載體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不但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同時也能真正提升教學的實效性。
本文所說的故事教學,不僅是指對英語故事的教學,同時,它也是一種教學手段,是將英文單詞、句型、單元等教學內(nèi)容通過故事的形式進行教學。本文主要探討的是:基于小學生對故事熱愛的特點,對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單一、枯燥的單詞、句型、單元等以故事的形式進行整合,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發(fā)散思維和想象能力,豐富他們的情感體驗,真正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以故事為載體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具備了很多優(yōu)點,那么在具體的教學中該如何開展呢?
一、以故事為載體,進行單詞教學
單詞是英語教學的基石,掌握了單詞,那么學生的英語學習也就成功了一半。而記不住,掌握不了大量的英文單詞,成為很多學生英語學習道路上的絆腳石。但是如果把一個個機械的,毫無聯(lián)系的單詞,串成簡單而又生動形象的故事,相信單詞的記憶也就不再是令學生頭痛的問題了。
案例:
小學英語牛津教材1AM4U3《In the park》這個單元的詞匯重點是掌握:red,blue,yellow,green,orange 這5個單詞。當然用死記硬背的方法,學生也許能夠掌握這5個單詞,但是記得不深、記得不牢,也沒有什么樂趣可言。于是我結(ji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創(chuàng)編了短小而又形象生動《Angry fridge》的故事。
This is a fridge.It is blue.There are many fruits in it.They are red apples,yellow pears,green grapes and orange oranges.This fridge is not kind and always angry.When he is angry,all fruits will be ill.So no fruit likes it.No one is willing to live in it.So he is crying loudly.Now he is very regretful.
一上課,我就以“Today, I will tell you a story.”吸引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接著我拿出關(guān)于冰箱的貼圖,向?qū)W生介紹故事的主人公,同時引導(dǎo)學生學習第一個顏色:blue。出于對冰箱這個主人公和故事的好奇,學生很快就學會了第一個單詞。同時我告訴學生,在這個冰箱里住著很多水果朋友,讓學生猜一猜,在這個猜的過程中不但提高了學生學習新知的積極性,也對以往的舊知進行了復(fù)習鞏固,可謂一舉兩得。隨著故事的深入,學生不但掌握了關(guān)于顏色的單詞,同時也學會了與人相處的道理。
二、以故事為載體,進行句型的教學
很多人可能會認為把句型創(chuàng)編成故事來教是一種化簡為繁的做法,通過教師的講解和大量的練習,學生自然而然會掌握的??墒沁@種機械的記憶并沒有內(nèi)化到學生心里去,出錯的概率還是很高的,對提高教學效率起不了多大的作用。相反,形象生動、詼諧幽默的故事,不但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會讓學生潛移默化地掌握重要句型,且不著痕跡,反而是一勞永逸的事情。
案例:
比如牛津教材3BM2U1Animals中,有一個重要的句型:Do you like……? Yes,I do.No,I dont.很多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會像公式一樣讓學生去套, 用do來問,用do來回答。但是從學生的反饋來看,很多學生關(guān)于這個問題的回答經(jīng)常出錯。如,Yes,I like. No,I dont like.同樣地我在教學這個句型的過程中,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創(chuàng)編《Dannys choice》的幽默故事。
在教學故事的過程中,學生一聽到老師今天要講Danny和火星人的故事,頓時來了精神,聽講的效率大大提高了。一些喜歡吃冰激凌的學生會跟著Danny 一起回答:“ Yes,I do.Yes,I do.I like it very much.”而一些英語成績不盡人意的學生在火星人問Danny,do you like to learn English?他們則回答得都很響亮:“No,I dont.”相信通過這個故事教學而記住的句型結(jié)構(gòu),比教師說一千遍用do 來問,用do 來答更有效果,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得到了真正的提高。
三、以故事為載體,進行單元整合教學
能夠?qū)σ粋€單元進行有效地整合,這是提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實效性的關(guān)鍵和難點。如果整個單元的教學內(nèi)容略顯簡單或者枯燥,也可以在這個單元的基礎(chǔ)上對其進行故事再構(gòu),通過一個形象生動的故事去解決真?zhèn)€單元的單詞、句型、語用等的問題。這樣一來不但能減輕教師和學生的負擔,而且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樂趣,切實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案例:
如牛津教材3AM4U1的主題是Insects,重點是讓學生學會如何去介紹昆蟲的特征。這個單元的編排就是四個關(guān)于昆蟲的單詞和一段沒有任何趣味的對話,相信就算學生掌握了單元內(nèi)容,也不能夠很好地去介紹身邊的昆蟲。但如果以故事的形式去展開教學,那么效果就不一樣了。
筆者就曾聽到過一節(jié)非常精彩的課,她在忠于單元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再構(gòu)了《Who is Uncle Mantis》的精彩故事:
Scene1:
Mummy Ant:Hi,Baby.Today is your Uncle Mantiss birthday.Please take this gift to it.
Little Ant:OK,Mum!
Mummy Ant:Remember! Its big.It likes grass.And it can fly.
Scene 2:
Little Ant:Oh!You can fly!Are you Uncle Mantis?
A ladybird:No.I can fly,but Im not a mantis.I am a ladybird.I can fly,but I cant hop.Its good at hopping.
An Ant:Im sorry.
Scene3:
Little Ant:Oh!You are good at hopping!Are you Uncle Mantis?
A grasshopper:No.Im good at hopping,but Im not a mantis.I am a grasshopper.It has two strong knives,but I dont have.
Little Ant:Im sorry.
Scene 4:
Little Ant:Look at it. Its green.It likes grass.It has two strong knives.It can fly and hop.Its good at hopping.ItsUncle Mantis!
Uncle Martin:Yes,Baby.Im your uncle,Mantis!
Little Ant:Happy birthday,Uncle Mantis.
Uncle Mantis:Thank you,Baby!
這個《小螞蟻找叔叔》的故事非常形象生動,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在尋找Uncle Mantis的過程中,不但學會關(guān)于昆蟲的單詞:ant,ladybird, grasshopper,mantis,而且了解了這些動物們的外形和他們之間的區(qū)別,更重要的是,從學生作文的反饋來看,很多學生在介紹自己最喜愛的昆蟲時,用到了It is …….It has …….It likes …….It can …….等的句型結(jié)構(gòu),可以說我們用了一個精彩的故事,解決了教學的語境、語量、語用等的問題??梢哉f,以故事為載體的單元整合教學,一舉多得,切實提高了小學英語課堂的實效性。
結(jié)語
以故事為載體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對教師的要求甚高。老師創(chuàng)編的故事不但能要形象生動,詼諧幽默,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要忠于課文,緊扣教學重點,使學生在學習故事的過程中,感受故事帶給他們獨特魅力的同時,還能牢牢地掌握單詞、句型和單元的教學內(nèi)容和重點,最終達到提高學生英語的交際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的目的。同樣地,這種形式的教學也充分地解放了教師和學生,減輕了他們的負擔,真正了提高了課堂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