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敏
摘要:高中化學的教學內容主要是對學生進行基礎的化學理論與實踐教學,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對這些內容的學習興致并不高,由于化學理論較多較雜,學生對于化學學習常常摸不著頭緒。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需要靈活運用高中化學知識與生活知識相結合,并且適時讓學生從生活中探索化學知識,以此鍛煉學生的思維拓展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學生高中化學學習效率。
關鍵詞: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方法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8)09-0008
目前,在我國各個階段的教學工作中均逐漸加強了對“以人為本”理念的重視程度。而所謂以人為本的教學工作就是教學工作需要服從于人,需要尊重人。以人為本的教學工作具體到化學教學中就是要求化學教學能夠將學生的生活與社會的實際進行有機的聯(lián)系。因此,本文主要就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模式做深刻探討,進而能為高中化學課的質量提升做出一定的理論借鑒。
一、積極拓展化學中的生活教學素材
化學學科本身是建立在生活之中的,教師想要對學生進行化學生活化教學就一定要深入地將化學與生活緊密結合在一起,積極地拓展化學中的生活化教學。通過生活化的化學教學主題可以使學生領會到化學學習的價值所在,從而有效地拓展學生化學學習深度。同時,教師在生活化學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化學教材的單元主題,要求學生就這一主題進行積極拓展,組織學生合作探究學習將這一部分知識掌握了解。例如:在教學《有機化學基礎》中的“乙醇及其作用”這一知識點時,筆者要求學生對白酒進行研究,研究白酒的主要成分與化學性質。在這一問題研究中學生了解到白酒中主要成分為乙醇,而乙醇在生活中主要被用于酒精的制作。對于酒精這一產品而言,有工業(yè)酒精、食用酒精與醫(yī)用酒精之分。學生通過互聯(lián)網渠道可以查詢到食用酒精使用糧食和酵母菌在發(fā)酵罐里經過發(fā)酵后,經過過濾、精餾來得到的產品。而工業(yè)酒精則是石油經過在催化劑和高溫條件下,裂化長鏈有機化合物而得到的乙醇。學生通過這一學習過程是利用生活中的素材進行探究性學習,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感受化學的學習魅力。
二、對教材中的生活素材善加運用
高中化學本是與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在高中化學教材中編者編入了許多生活元素,以使得抽象的知識變得形象化。教師需要認識到這一學科的特點,從而對教材中的生活素材善加運用,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化知識,并且引導學生根據教材內容與生活相關聯(lián),以豐富化學內涵,豐富課堂教學,取得高中化學學習的高效。
例如在教學《有機化學》的乙醇部分時,教材中以白酒為例展開對乙醇的描述。因此,筆者在教學時引用了教材的這一生活化內容,向學生詢問葡萄酒、白酒、啤酒三者有什么共同點和不同點?學生很快便能回答出,葡萄酒是由葡萄發(fā)酵而成的,白酒是由谷物發(fā)酵而成,而啤酒是由啤酒花制成,但是面對三者的共同點時,學生則苦思冥想不得其解。對此,筆者進一步引導學生,它們的共同點在于它們都是酒,那么前者是通過什么命定它們?yōu)榫颇??以此,筆者引入乙醇的概念來解釋酒的定義,學生恍然大悟,并積極參與課堂中。在此教學中,學生了解了一項平日里忽視的生活常識,且這一生活化知識是從教材中引出,學生對教材內容更感興趣,對化學的學習積極性也大有提高,有助于構建高效高中化學課堂。
三、合理利用社會與生活中的有用信息進行教學
當今社會信息技術高速發(fā)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運用互聯(lián)網獲取大量有用的知識,并且互聯(lián)網中與高中化學相關的生活信息也非常豐富。高中化學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生活化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將這些生活信息融入到課堂教學中,這樣不但能夠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化學知識充滿新鮮感,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在高中化學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向學生閱讀一張鋁鍋的使用說明,并且可以對學生提出一些問題:“鋁鍋為什么不能放醋、油和醬等堿性或者酸性的事物?”“為什么不能用鋼絲球來清洗鋁鍋上的污跡呢?”教師將這些生活中非常容易見到的現(xiàn)象設計成有趣的化學問題,并且讓學生從高中化學知識的角度來思考這些問題,能夠使學生在分析與探討的過程中理解酸堿會和鋁發(fā)生化學反應,從而使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鋁這種金屬的化學性質。
四、將化學實驗與生活相結合
高中化學教學有很多的實驗教學,要求學生走進化學實驗室,進行親手操作。有很多學生學習都是只停留在書本上,一想到親手實驗就慌張,有的在操作過程中甚至會緊張到手抖,造成儀器損壞,甚至會傷害到自己和身邊的人。教師在進行實驗前要對學生進行教育,將化學實驗與生活相結合。比如,粗鹽的提純這一實驗,首先將粗鹽溶解于水中,過濾除去不溶于水的雜質,再將溶于水的雜質除掉,通過加入氯化鋇溶液、碳酸鈉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回到生活中亦是如此,生活中粗鹽變細鹽也是這樣,學生清楚了要在實驗中做什么,就不會在做實驗的過程中出現(xiàn)慌張和錯亂,就能夠有條不紊的完成實驗。
五、利用生活資源拓寬化學課外活動
對于高中化學教學而言,在課外活動時對課堂教學進行相應補充,加深學生對知識的了解,對學生思維拓展具有較大的幫助。此外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生活資源具有的優(yōu)勢,結合課堂教學內容組織學生開展豐富的課外活動,這樣能更好的幫助學生學習好化學知識。此外,教師要將課后習題回到生活中,改變以往單一的習題類型,讓學生保持良好的探索熱情,通過所學的化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帶動學生對化學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比如,教師對沉淀相關知識講解完畢后,教師應該讓學生結合“生活中沉淀現(xiàn)象”這一話題,尋找并不斷解釋生活中的沉淀現(xiàn)象,這種比較開放性的題目設置,不僅能提高習題的趣味性,同時還能促進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利于激發(fā)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
總之,化學知識源于生活,在當前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師要注重開展生活化教學,引導學生善于觀察生活現(xiàn)象,思考運用所學的化學知識去分析和解決生活中的化學問題,在生活中不斷的鞏固所學知識,這樣的教學方式更加會受到學生的歡迎,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