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鷹潭市龍虎山景區(qū)龍虎山中心學校 吳???/p>
【教學目標】
1.借助對例文的分析,學習寫人物對話,寫清楚說的是什么;通過提示語,寫出人物說話時的動作、語氣和神態(tài)等狀態(tài)。
2.根據(jù)提供的對話材料,按要求練習寫對話。
【教學重點】
掌握寫人物對話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對習作的興趣。
【教學難點】
把對話中的提示語寫具體,注意提示語位置的變化。
【教學過程】
一、精心選材,激情導入
1.很多同學都怕寫作文。有的同學文章寫得很短小,被老師批上“不具體”或“內(nèi)容太少”的評語。想不想學個絕招?若是寫人記事類的文章,那就可以“字數(shù)不夠?qū)υ挏悺绷耍?/p>
2.讀讀《白楊》一文的對話片段,你能發(fā)現(xiàn)寫人物對話的秘訣嗎?
一位旅客正望著這些戈壁灘上的衛(wèi)士出神。“爸爸,”大孩子搖著他的腿,“你看那樹多高!”爸爸并沒有從沉思中回過頭來,倒是旁邊的妹妹插嘴了:“不,那不是樹,那是大傘。”“哪有這么大的傘!”“你看它多直!”妹妹分辯著?!八菢?,不是傘!”哥哥肯定地說。
3.除了人物說的話,還有一些介紹人物說話時情形的文句,這部分叫作提示語。今天這節(jié)作文課,我們就來學習如何寫好人物對話和提示語。(板書課題:寫好對話和提示語)
二、 觀提示語,探求奧秘
1.提示語在人物對話中起什么作用?(告知對話時的狀態(tài))其實,提示語還可以告訴我們很多的信息呢,和老師一起去探尋其中的奧秘吧!
2.提示語還有什么特點?根據(jù)學生的發(fā)言,相機總結(jié)對話中提示語的幾個特點:
(1)提示語位置有變化(居前、居中、居后、省略),表示“說”的詞語后,標點也有變化 ;
(2)利用提示語描寫說話者和動作、神態(tài)、心理等說話時的狀態(tài);
(3)可用不同詞語表示“說”的意思。
(4)語言要符合人物特征。
3.總結(jié):用不同方式寫好人物對話中的提示語,才可以把說話時的場景描寫得真切,讓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
三、將提示語,變位練習
1.提示語變居后、居中:爸爸并沒有從沉思中回過頭來,倒是妹妹插嘴了:“不,那不是樹,那是大傘!”
2.提示語變居后、省略:“爸爸,”大孩子搖著他的腿,“你看那樹多高!”
3.提示語變居前:“你看它多直!”妹妹分辯著。
4.補充提示語,注意描述說話者的神態(tài)動作等狀態(tài):“哪有這么大的傘!”______。
四、漫畫想象,寫提示語
1.先整體觀看無文字的四幅圖的漫畫《錯怪》,引領學生把握漫畫的主要內(nèi)容及內(nèi)涵。
2.逐一展示漫畫畫面,讓孩子們單獨靜思默想,想象當時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和心理,再小組合作交流。
3.出示帶文字的漫畫,想象對話情境,補充提示語和對話:
①____________ ,三毛的爸爸____ :“___,作文沒做就出去玩了,真不自覺!”
②來到小書房,爸爸見三毛_______,心想:______________。
③“作文不想做,”三毛爸爸_____________________,“看電視渾身是勁,找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毛_______________道。
④“老爸,”三毛_________說,“我是在看這個呀!”“____________________?!边@下,三毛爸爸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分組寫作,作后交流
1.要求按照提示語特點,補充提示語和對話。
2.分小組展示交流:教師著重在上述總結(jié)出來的提示語特點的運用方面進行點評,進一步提升孩子寫好對話與提示語的能力。
預設:
①這天下午,三毛的爸爸下班回到家,打開房門就大喊:“三毛,我回來了!”可一點都沒聽到回應,他感到有些納悶。
他推開書房,只見孩子的書和作文本攤開放在書桌上,可三毛卻不見人影。“哎,作文沒做就出去玩,真不自覺!”三毛爸爸搖了搖頭,嘆了口氣。
②忽然,三毛爸爸聽到電視的聲音。他來到會客室,見三毛正津津有味地看著電視,嘴里還不住地念叨著:“真好!真好!”
③“好哇,你這個小兔崽子,”三毛爸爸勃然大怒,拎起三毛的后領,大發(fā)雷霆,“作文不想做,看電視渾身是勁!找打是吧?”
④“老爸,我是在看這個呀!” 三毛一邊喊,一邊急忙往電視屏幕一指。
爸爸順著三毛的手指朝屏幕一看,只見電視屏上播放的正是“名師寫作輔導講座”呢!
“爸爸,您錯怪我了!”
“原來是這樣!”三毛爸爸恍然大悟,趕緊向三毛道歉……
【設計意圖】預設這些對話,有利于教師在組織小組分享時,有目的地引領學生觀察畫面中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想象人物語言心理,利用提示語補充說明對話情境,有利于擴展其想象力。教師從上述總結(jié)出的提示語特點的運用方面進行點評和指導,可進一步提升孩子寫好對話與提示語的能力。
六、總結(jié)歸納 寫作拓展
這節(jié)課,我們發(fā)現(xiàn)寫對話時,可以通過提示語,告訴讀者這句話是誰說的以及人物說話時的情境。寫人記事時,如果有了說話者的神態(tài)和動作描寫,句子會變得更加生動、具體,人物形象就會變得更加鮮明,文章也就不會“不具體”了。所以,我們以后在寫人物對話時,同學們可嘗試這一“絕招”,通過不同形式的提示語,將人物說話時的語氣、神態(tài)和動作寫具體。這樣,文中的人物才會栩栩如生,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課后,請認真觀察家人的一番對話,再細致地寫下來,注意運用今天學過的“絕招”喔!
【總體設計意圖】此設計,通過觀察課文中的對話片段,讓學生自主探索發(fā)現(xiàn)寫對話和提示語的秘訣,再通過提示語的變位,借助漫畫來想象補充對話和提示語,讓學生逐步認識和掌握對話與提示語的寫作技巧。這樣由讀到寫,讀寫結(jié)合,較好地體現(xiàn)了寫作訓練的循序漸進,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螺旋式提升,同時對學生的想象力培養(yǎng)、語言的積累、寫作能力的提高有極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