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避難場所是為了人們能在災害發(fā)生后一段時期內(nèi),躲避由災害帶來的直接或間接傷害,并能保障基本生活而事先劃分的帶有一定功能設施的場地。你知道這些應急避難場所是如何分類,以及有哪些功能嗎?
應急避難場所是指在城市中人口集聚地附近,以應對地震災害為主,兼顧其他災害事故,用于接納受災居民緊急疏散、臨時或較長時間避難及生活,確保避難居民安全,避免災后次生災害危害,并可供政府組織開展救災工作的場所。
應急避難場所一般分為:1.場地型應急避難場所,用地類型為具有一定規(guī)模的公園、廣場、公共綠地、體育場、學校操場等開敞空間。依據(jù)本市災害防御措施,在臺風預警發(fā)布后,用于接納受災人員緊急疏散時或較長時間避難及生活,確保避難人員安全;2.場所型應急避難場所,用地類型為具有一定規(guī)模的學校室內(nèi)場所、體育館、影劇院、社會旅館、救助站、度假村、人防汽車庫等公共建筑。
應急避難場所是為了人們能在災害發(fā)生后的一段時期內(nèi),躲避由災害帶來的直接或間接傷害,并能保障基本生活而事先劃分的帶有一定功能設施的場地。應急避難場所具有應急避難指揮中心、獨立供電系統(tǒng)、應急直升機停機坪、應急消防措施、應急避難疏散區(qū)、應急供水等11種應急避險功能,形成集通訊、電力、物流、人員流動、信息交流等為一體的網(wǎng)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