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色彩鮮艷、圖形豐富、故事多樣、文字簡單,它結合了學齡前兒童的年齡特點與心理特征,有許多適合兒童閱讀、兒童喜歡閱讀的繪本。繪本教學這種教育形式在潛移默化中能培養(yǎng)孩子的思維能力、對閱讀的興趣,還能夠提升兒童的語言能力,陶冶情操,深受家長與兒童的喜愛,因此被廣泛運用于幼兒園教學的各個領域中。本文將探討繪本的使用對現(xiàn)代幼兒園教育發(fā)揮的作用以及分析其運用領域,以期將繪本推廣到未涉及的模塊進行使用。
繪本的作用
玩與學的結合
玩耍是孩子的本能,越來越多的幼兒園在游戲過程中開始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繪本上描繪了有意思的游戲環(huán)節(jié),用少量簡單的文字標注了游戲規(guī)則,能引導孩子自發(fā)組織游戲,訓練孩子的團隊思維;通過結合簡單的思維文字與有趣的圖片,激發(fā)孩子閱讀繪本的興趣。
寓教于樂
繪本本身是以圖片為主的兒童用書籍,沒有大量的文字描述,僅借助少量文字幫助理解,因此,繪本可以通過圖片表達道德原則、規(guī)則秩序、思維方法等抽象的知識,孩子在看圖的過程中吸收有關知識,能培養(yǎng)孩子的綜合素質。寓教于樂的教學過程使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了正確的社會觀念,有效促進了道德教育的開展。
運用的領域
語言學習
幼兒階段是大力發(fā)展孩子語言能力的階段,但由于孩子對文字不熟悉,其難以借助圖書進行語言學習。在這個過程中,周圍成年人的對話成了孩子最好的學習工具,其能借助模仿對話完成語言體系的構建。然而,成年人的思維比較活躍,對話跨度比較大,談論的內容范圍比較廣泛,幼兒難以理解。此時,教師與家長可以借助繪本進行語言教學,通過引導孩子閱讀繪本、描述繪本中的圖片表達的場景與細節(jié),豐富孩子的用詞和訓練孩子使用句子進行對話的能力。久而久之,兒童的語言思維能夠得到提升,促使其加快構建完整的語言系統(tǒng)。
心理教育
兒童心理健康一直是成年人需要關注的重點問題,兒童使用語言時比較生疏,無法準確表達出內心的感受,成年人只能通過感知孩子的情緒波動了解其心理上的f0d9e1f233451f1950ae87b1c1faeb22變化,并不及時。因此,家長與教師可以大量引進一些健康讀本,這些讀本通過溫馨和諧的畫面表現(xiàn)了溫暖的親情或友情的小故事,能讓孩子意識到家人與朋友的重要性,從而使其愿意主動進行人際交往。在孩子的情緒得不到緩解、身邊也沒有人陪伴時,可以通過健康讀本找回內心的平和,建立安全感。與此同時,健康讀本還可以幫助孩子認識到大自然的神秘、了解動物的習性等,拓寬了孩子們的視野。
學科領域
數(shù)學
教師可以對幼兒進行早期數(shù)學思維的培養(yǎng),通過圖畫的形式將簡單的數(shù)學知識表達出來,利用可愛的動物或者色彩艷麗的花朵表達數(shù)字。在看圖的過程中,孩子吸收了數(shù)學知識,形成了簡單的脈絡,掌握了基礎知識,推動了思維的發(fā)展。通過反復觀看圖形,可以加深兒童對數(shù)學知識的印象,起到復習的效果。
音樂
對于基礎音樂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來說,不僅要聽,還要看。在聽的過程中,孩子形成了樂感和基本的音樂審美能力。音樂與繪本的結合,即通過故事情節(jié)與音樂的結合激發(fā)孩子的想象力,在聽與看結合的過程中,孩子不斷發(fā)散思維,進行聯(lián)想,其天馬行空的想象力為音樂賦予了更深的含義。與此同時,若將中國傳統(tǒng)的故事融入其中,可以幫助幼兒提早接觸中國傳統(tǒng)文化,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因此,音樂與繪本的完美融合能夠激發(fā)孩子學習樂器的興趣,也能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審美、培養(yǎng)聯(lián)想思維。
美術
繪本表現(xiàn)出來的最直觀的教育方面就是孩子的繪畫能力,教師可有意識地指導孩子臨摹繪本中的內容或者根據(jù)自己的想象繪制場景,在這個過程中,孩子開動自己的腦筋構思畫面內容、搭配色彩,在圖形的選擇上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之后再動筆,開拓了思維的同時鍛煉了動手實踐能力,一舉多得。
體育
體育是一項需要將頭腦活動與身體運動相結合的課程,教師可以指導孩子閱讀體育健康繪本,對人體的基本結構有一個初步的認知,同時,教師可以結合運動鍛煉的好處引導孩子了解基本的體育知識以及運動項目,通過不斷舉例,讓孩子明白體育鍛煉對健康的益處,這樣一來,兒童就愿意進行自主鍛煉。在鍛煉中,不僅可以訓練肌肉,獲得身體健康,還能夠培養(yǎng)自信。
結語
在幼兒園中,利用繪本進行學前教育是根據(jù)當前階段的兒童的知識水平和心理特點而采取的有效措施,繪本因其本身的特點而受到幼兒的歡迎,其能通過畫面刺激視覺感官,激發(fā)孩子對各學科的學習興趣。由此可見,繪本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