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習慣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時間作保證。并且,家長的重視和影響是習慣養(yǎng)成的關鍵。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讓孩子變聰明的方法不是增加作業(yè)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彼裕喿x對孩子學業(yè)尤為重要,是孩子一生的財富。從長遠來講,將影響孩子的一生。孩子只有充分吸收養(yǎng)料,儲存足夠的知識量,廣泛地閱讀,才能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如魚得水。因為閱讀不僅有助于智力發(fā)展,也是一種全面活動。
那么,怎么能讓孩子愛上閱讀呢?尤其是現(xiàn)代背景下,電視、手機充斥在孩子的生活里,更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我在幾年的教學中總結出一些最重要的經(jīng)驗。
一年級是培養(yǎng)閱讀的最佳時間
首先,剛進入一年級的新生對于小學是充滿好奇的、興奮的,對知識的學習有著極大的興趣。其次,他們的生活步入正軌,不像幼兒園那么隨便,逐步有時間觀念,并且在教師和家長的引領下逐步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由于好奇心的驅(qū)使,他們更容易喜歡閱讀。
一年級需要認識大量的字,閱讀更是增加識字量的一個重要途徑
書本上的字畢竟有限,孩子們的識字欲望又是如此強烈,因此,此時通過閱讀適合他們的讀物,擴大識字量效果非常好。學生認識字多了,理解能力強了,相應的學習成績也會提高。這是雙贏的。
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越早越好
雖然有的孩子更早地接觸讀物了,但是沒有針對性,還沒有養(yǎng)成習慣,要閱讀,首先要培養(yǎng)習慣。那怎么樣才能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呢?我經(jīng)過實踐總結出只有學校和家庭密切配合才能更好地達成愿望,缺一不可。
教師起著主導性的作用。只有教師重視起來,尤其是語文教師更應該把閱讀教學貫穿于整個教學當中,不僅是課內(nèi)閱讀,還要把課外閱讀融進課堂,引導學生,調(diào)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進而推薦適合他們的讀物。一年級孩子對教師有一種近乎尋常的崇拜,對教師的要求都會積極完成。這時候,教師的布置要求最容易實現(xiàn)。
家長起著更重要的作用。因為,孩子的熱情和激情是一時的,沒有毅力堅持,這時最需要家長的支持和監(jiān)督。家長要怎么做才好呢?首先,要讓家長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最好把家長的閱讀興趣調(diào)動起來,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習慣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時間做保證,并且大量的閱讀是在課余時間進行的,教師是不可能做到的,這時候,家長的重視和影響是養(yǎng)成習慣的關鍵。因為,最有效的教育就是言傳身教。
我認為,閱讀不僅是孩子們的事,也是家長的事,但凡家長喜愛閱讀的,孩子也不會差到那里去。把孩子比喻成一只勤勞的小蜜蜂,要采蜜,就得有花園,誰來建?只有父母。這個花園就是閱讀氛圍,即是我們所說的家風。以我家為例,孩子在家時,我們家是不開電視不玩手機的,孩子看見的永遠都是在看書、讀報的情景,并且我們總是把適合孩子的讀物放在他最容易拿到的地方。很自然可以想象得到,孩子也會默默地看書。此時,我就適時地引導,默默地陪著他。陪伴是最溫暖的。我們一起聊書中的故事,講一講自己的理解。有時候,兒子特別崇拜我,向我請教,還下定決心和我比賽,對閱讀就更加癡迷了。這個時候,我無比高興,我知道,孩子一定會愛上閱讀的,至少已經(jīng)有了興趣和動力。
接下來要做的是堅持,僅僅有興趣是不行的,孩子的毅力還不夠。這時候,要給孩子一個書架,一個空間,更容易養(yǎng)成拿起來就閱讀的習慣,適時地增加閱讀的書量。這些都是家長必須做到的。不要講大道理,只要默默地陪伴,閱讀就會在陪伴中自然成長。這些都是我在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所以,在我剛接手一年級時,就會在第一次家長會上,把這些經(jīng)驗分享給所有家長,并且監(jiān)督、檢查家長是否完成我布置的任務,在家是否按要求做了,有什么收獲,有哪些感受。很多家長在微信里告訴我:“收到很滿意的效果,孩子也不要手機玩了?!辈⑶冶硎緯e極配合教師做一個榜樣父母??吹竭@樣的成果,我也很欣慰。的確,讀書是一件美好而優(yōu)雅的事,既是一種習慣也是一種生活方式,和學習同樣重要。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一個人沒有在童年時期體驗過面對書籍進行深思的激動人心的歡樂,那就很難設想會有完滿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