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超
湖北省豐潤助農(nóng)驛站項目園
馬鈴薯是地下生的植物,是全世界四大重要糧食之一。馬鈴薯是喜歡低溫的作物。馬鈴薯塊莖生長的適溫是16~18℃,當(dāng)?shù)販馗哂?5℃時,塊莖停止生長;莖葉生長的適溫是15~25℃,超過39℃停止生長。在馬鈴薯播種后還需要做好田間管理,促進其安全越冬。
馬鈴薯從播種到成熟的各個階段對水的需求量都非常大,要保持土壤濕潤,土壤的含水量至少保持在60%。播種后在每條溝內(nèi)將水澆足,將土壤濕潤。在幼苗期如果碰到高溫干旱的情況,種植戶一定要再次將每條溝的水分補足。幼苗期是馬鈴薯最需要水的階段,所以一定要保持土壤的充分濕潤。但是在馬鈴薯最后的成熟期,水分不宜過多,因為水分過多會使土壤間的通氣性變差,馬鈴薯無法呼吸,導(dǎo)致爛果。因此,在馬鈴薯成熟期內(nèi),如果碰到陰雨天氣種植戶要注意田間排水。
在馬鈴薯幼苗期要重施速效提苗肥,目的是提高幼苗的生長速度以及預(yù)防病蟲害。馬鈴薯出苗半個月后,要進行第一次中耕翻土,將尿素與氯化鉀混合施在土壤上?;ɡ俪霈F(xiàn)時開始第二次中耕,將復(fù)合肥和尿素等撒入每個馬鈴薯穴中。在使用化肥時,不能讓馬鈴薯的莖部碰到化肥,防止莖部被化肥燒傷。
馬鈴薯常見病害有早晚疫病、干腐病等。在選擇品種時,種植戶要選擇無病品種,適當(dāng)?shù)靥崆安シN時間。如果發(fā)現(xiàn)產(chǎn)生了真菌性病害,要及時使用農(nóng)藥進行防治,防止病害進一步加重,可用安克錳鋅等藥劑一周噴灑一次,持續(xù)一個月左右即可。
當(dāng)發(fā)現(xiàn)馬鈴薯的莖葉開始變得枯黃后就代表馬鈴薯基本成熟可以進行采收了。在采收前7~14 d停止?jié)菜?,將地間的部分莖葉割除,讓馬鈴薯在地內(nèi)進行最后的成熟。采收最好在晴天進行,采挖時要小心,避免造成馬鈴薯體表創(chuàng)傷。
馬鈴薯在采收之后將會進入一段休眠期。休眠期大約在3個月左右,因品種的不同,休眠期長短也不同。馬鈴薯在進入休眠期之后,塊莖的呼吸能力變?nèi)?,養(yǎng)分消耗減少。在長期的光照照射下,會導(dǎo)致馬鈴薯塊莖變色,產(chǎn)生一種有毒物質(zhì)。所以在貯藏馬鈴薯時不宜見光。
馬鈴薯適宜的貯藏溫度在4℃左右,在貯藏馬鈴薯時,一定要注意控制好溫度、濕度,不宜過高或過低。
第一種貯藏方法為溝藏。在馬鈴薯采收之后,要將其放在通風(fēng)陰涼的室內(nèi),先預(yù)貯大約半個月左右。堆放高度不可超出50 cm,做好通風(fēng)避光工作。使用溝藏方法時,時間應(yīng)在每年10月左右。先挖深約1 m的溝,寬度控制在1.2 m左右,長度根據(jù)貯藏數(shù)量而定。薯塊在堆積至距離地面大約20 cm時,在薯塊上覆土,覆土厚度保持在80 cm。隨著溫度的變化做好分批覆蓋工作,薯塊堆放不宜過高,否則中部溫度上升容易腐爛。
第二種貯藏方法為窖藏。馬鈴薯還可進行窖藏,窖藏要嚴(yán)格控制好貯藏數(shù)量,每個窖藏數(shù)量控制在3 200 kg 左右。在入窖前期,其溫度不容易降低。所以不可貯藏太滿,并且要做好地窖口的啟閉工作,冬季要注意鋪上草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