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口苦癥的病機探析

      2019-01-04 13:36:37
      浙江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19年7期
      關鍵詞:膽氣口苦內經(jīng)

      浙江中醫(yī)藥大學 杭 州 3 10000

      口苦作為臨床上常見的癥狀,論及其病機,醫(yī)者往往無法給出相對圓滿的解釋。從現(xiàn)代醫(yī)學角度看,口苦是一個并無特異性的自覺癥狀,廣泛存在于消化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精神神經(jīng)系統(tǒng)及五官口腔的多種疾病中,故該癥狀常常被忽視[1]。從祖國醫(yī)學角度看,《中醫(yī)診斷學》認為口苦的病機是心火上炎或者肝膽郁熱,但歷代醫(yī)家又眾說紛紜,認為人體感受外邪或者內有損傷,五臟六腑虛寒或者實熱,均可出現(xiàn)口苦[2],導致醫(yī)者臨證時霧里看花,莫衷一是。筆者系統(tǒng)回顧了《黃帝內經(jīng)》《傷寒論》《素問玄機原病式》《景岳全書》等醫(yī)著中對于后世影響較大的口苦病機相關論述,并予以梳理條陳,歸納總結,以饗讀者。

      1 《黃帝內經(jīng)》中的口苦病機—膽氣虛而肝氣逆作苦

      縱觀《內經(jīng)》原文,共有7處提及口苦,其中除了《素問·評熱病論》所說“真氣上逆,故口苦舌干”(筆者注:因歷代醫(yī)家對真氣為何臟腑之氣爭議較大,故暫不引用)外,其余6處均提示了膽氣虛而肝氣郁久上逆的病機。《素問·奇病論》曰:“帝曰:有病口苦,取陽陵泉,口苦者病名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病名曰膽癉。夫肝者,中之將也,取決于膽,咽為之使。此人者,數(shù)謀慮不決,故膽虛氣上溢,而口為之苦?!备握邔④娭僦\略出焉,若膽虛則謀而不決,進則肝氣郁結,久而上逆作苦,表明口苦的病機是膽氣虛而肝氣郁久上逆。另外,此段為《內經(jīng)》中的口苦專論,參考價值最大。《靈樞·四時氣》曰:“善嘔,嘔有苦,長太息,心中憺憺,恐人將捕之。邪在膽,逆在胃,膽液泄,則口苦,胃氣逆,則嘔苦,故曰嘔膽?!惫P者認為,該處“長太息,心中憺憺,恐人將捕之”和“此人者,數(shù)謀慮不決”,雖然語言描述不同,其本質都是膽氣虛而肝氣郁。如“心中憺憺,恐人將捕之”和“數(shù)謀慮而不決”,本質都是膽氣虛?!伴L太息”亦是謀而不決、肝氣郁結之人的典型表現(xiàn)。該段主要說明了膽氣虛而猶豫不決之人,肝氣郁結,郁久上逆則口苦,故曰“邪在膽”,肝氣橫逆犯胃則胃氣上逆,導致嘔苦,故曰“逆在胃”,所以該處口苦病機依舊是膽氣虛而肝氣逆。《素問·痿論》曰:“肝氣熱則膽泄口苦,筋膜干。”“肝氣熱”多為肝氣郁結,郁久化熱引起。另外,《靈樞·邪氣臟腑病形》:“膽病者,善太息,口苦,嘔宿汁,心下澹澹,恐人將捕之,嗌中吤吤然,數(shù)唾?!薄鹅`樞·經(jīng)脈篇》:“膽足少陽之脈,起于目銳眥……是動則病,口苦,善太息,心脅痛?!薄鹅`樞·脹論》:“膽脹者,脅下痛脹,口中苦,善太息?!币捕继岬搅恕吧铺ⅰ钡母斡舻湫捅憩F(xiàn)。綜上,不難看出內經(jīng)中的口苦病機是膽氣虛而肝氣郁,郁久則上逆作苦。

      2 《傷寒論》中的口苦病機—邪犯少陽,郁熱作苦

      《傷寒論》中提到口苦3處(實為4處,但辨發(fā)汗吐下后病脈證并治篇與第221條重復),分別是第189條陽明中風證、第221條陽明病證及第263條少陽提綱證。第263條少陽病的提綱證:“少陽之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鄙訇柲懡?jīng)易郁易化火,邪犯少陽,樞機不利則膽火上炎而口苦;第189條陽明中風證:“陽明中風,口苦,咽干,腹?jié)M。微喘,發(fā)熱,惡風,脈浮而緩,若下之,則腹?jié)M,小便難也?!贝藯l后世醫(yī)家多認為是三陽合病,“口苦咽干”亦為少陽郁熱所致,如《醫(yī)宗金鑒》論及此條時曰:“口苦咽干,少陽熱證也?!盵3]第221條陽明?。骸瓣柮鞑?,脈浮而大,咽燥口苦,腹?jié)M而喘,發(fā)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梔子豉湯主之?!贝藯l文癥狀復雜,部分醫(yī)家認為是三陽合病,但結合腹?jié)M而喘,發(fā)熱汗出不惡寒等癥分析,應是陽明病無疑,此處咽燥口苦是陽明里熱。綜上,口苦可見于少陽病、三陽合病、陽明病,可見陽經(jīng)病或多或少都有可能出現(xiàn)口苦,但是仲景唯獨把少陽郁熱出現(xiàn)的口苦提高到提綱癥的高度,劉渡舟老先生曰:“少陽諸證,以口苦為第一證?!盵4]劉老認為口苦是少陽膽腑有熱的主要證候,即憑口苦單癥便可知少陽膽有熱??梢妭撝械目诳嗖C雖散在于三陽病中,但以少陽膽腑郁熱為主。

      3 《素問玄機原病式》中的口苦病機—心熱則口苦

      劉完素[5]在《素問玄機原病式·吐酸》云:“酸者,肝木之味也……《經(jīng)》曰:在地為化,化生五味。皆屬土也。然土旺勝水,不能制火,則火化自甚,故五味熱食,則味皆厚也。是以肝熱則口酸,心熱則口苦,肺熱則口辛,脾熱則口甜,腎熱則口咸。或口淡者,胃熱也?!睆拈_頭“酸者,肝木之味”看,完素的上述論述明顯是受到了內經(jīng)五味合于五臟理論影響,并進一步推導出了“心熱則口苦……腎熱則口咸”。后世醫(yī)家從其論者頗多,但多為對完素理論的轉錄,而沒有針對其病機作出進一步解釋,如明·虞摶[6]《證治準繩》曰:“是以肝熱則口酸,心熱則口苦……有口淡者,知胃熱也?!痹诮▏蟮目诳嘞嚓P論述中,新世紀第二版《中醫(yī)診斷學》在“問飲食口味”一欄中提到:“口苦指病人自覺口中有苦味,多見于心火上炎或肝膽火熱之證?!盵7]28,然該書只在論述“肝火熾盛”證臨床表現(xiàn)時提到:“頭暈脹痛……口苦口干,急躁易怒?!盵7]186在“心火亢盛證”的臨床表現(xiàn)中,只言“發(fā)熱,口渴,心煩,失眠……甚則口舌生瘡?!盵7]175對口苦又只字未提,其間似有矛盾。中國中醫(yī)科學院主編的第2版《中醫(yī)癥狀鑒別診斷學》中言:“因苦為火之味,而心主火,故許多涉及心膽火熱病癥都有口苦的表現(xiàn)?!盵8]從所列出的三個證候“心火上炎”、“肝膽郁熱”、“邪入少陽”可以看出,該書也采納了完素“心熱則口苦”的觀點,但論及其緣由,只言“苦為心之味,而心主火”,和完素一樣,把口苦歸結為心熱的理論依據(jù)還是內經(jīng)中五臟合于五味理論。筆者認為憑內經(jīng)中的五臟合于五味理論并不能推導出“心熱則口苦”,具體論述如下:

      針對五味合于五臟的理論,內經(jīng)中專有《靈樞·五味》篇的詳細論述?!鹅`樞·五味》云:“黃帝曰:愿聞谷氣有五味,其入五臟,分別奈何?伯高曰:胃者,五臟六腑之海也……五味各走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咸,先走腎。谷氣津液已行,營衛(wèi)大通,乃化糟粕,以此傳下?!辈浑y看出,該篇中的五味合于五臟理論指分別具有酸、苦、甘、辛、咸五種味道的食物各自偏向進入肝、心、脾、肺、腎五臟,進而補養(yǎng)之,與口泛五味無關,筆者從他篇尋求印證,也能得出上述觀點。如《素問·金匱真言論》曰:“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痹撎幍摹翱唷币怖斫鉃榭辔兜氖澄镙^為適宜,該句直譯為南方天氣炎熱,多出產(chǎn)苦味的食物,苦味的食物能夠補養(yǎng)心臟,心臟又能生血進而補脾。張景岳[9]在《類經(jīng)》中云:“火生苦?!逗榉丁吩唬夯鹪谎咨?,炎上作苦。故物之味苦者,由火氣之所化生?!逼湟鄬ⅰ翱唷胺g為“物之味苦者”而非口苦。故筆者認為內經(jīng)中的五味合于五臟理論只是說明了分別具有酸、苦、甘、辛、咸五種味道的食物各喜入肝、心、脾、肺、腎五臟,并與之相適應,與口泛五味無關,自然也不能得出“心熱則口苦”。

      除此之外,從臨床實際看,口酸者多見于食積不化,口苦者多見于肝膽郁熱,至于肺熱見口辛,腎熱見口咸者則少之又少,故不得不使人懷疑其理論的合理性。當然,筆者對于“心熱則口苦”的質疑也僅為學習過程中的個人體會,所謂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本意非在于妄議先賢以邀射名譽,而在于拋磚引玉以求格物致知,若有錯誤不妥之處,還望同道批判斧正。

      4 《景岳全書》中的口苦病機—多個臟腑虛寒影響肝膽氣機而口苦

      張景岳[10]在《景岳全書》云:“蓋凡以思慮勞倦,色欲過度者,多有口苦舌燥,飲食無味之證,此其咎不在心脾,則在肝腎,心脾虛則肝膽邪溢而為苦,肝腎虛則真陰不足而為燥。”張景岳認為,人因“思慮勞倦”或“色欲過度”導致心脾兩虛證或肝腎虧虛證,該兩型證候又引起“肝膽邪溢”而口苦。肝臟體陰而用陽,主藏血和疏泄,若心脾兩虛,歸肝的血液不足或肝腎虧虛,水不涵木,都會導致肝藏血不足,進而導致疏泄功能失司,肝郁氣上逆,“肝膽邪溢”而口苦,可見張景岳雖言口苦有虛寒證,但其病機亦未脫離“膽虛氣上逆”的內經(jīng)原旨。治療上,提出[8]603“若思慮謀為不遂,肝膽虛而口苦者,宜七福飲,理陰煎,或五君子煎之類主之。兼火者,以黃芩、龍膽草之類隨宜佐之?!敝鲝垳匮a的同時若兼見火者,用黃芩、龍膽草等清利肝膽。張景岳的觀點師古而不泥古,完善了臟腑虛寒導致口苦的病機,同時又不脫離內經(jīng)原旨,給后世醫(yī)家論治口苦以較大啟發(fā),如陸為民[11]治療某肝郁胃熱、脾虛寒濕的口苦患者,用烏梅丸加減以瀉肝清胃、溫陽運脾,調治月余而愈。

      5 驗案賞析

      江某,女,53歲。2018年1月7日初診。寐差五、六年,自述晨起口苦口干,白天疲勞,時有頭暈腦鳴,入睡困難,睡淺易醒,焦慮狀態(tài),稍遇事則恐懼哭泣,平素生活較依賴丈夫,但脾氣急躁易怒,常為小事與丈夫爭吵,爭吵后??奁⒂凶詺A向,服用西藥后出現(xiàn)胃納不振,腹時脹,大便不勻,舌紅苔少而燥黃,脈弦細。西醫(yī)診斷為重度抑郁癥,予以口服帕羅西汀、坦度螺酮、氯硝西泮等三種抗抑郁西藥,服藥后癥狀有所控制,為求根治前來就診。今診為肝郁脾虛,郁久化火,治以疏肝清熱,養(yǎng)血健脾,重鎮(zhèn)安神,擬用丹梔逍遙散加減。處方:梔子12g,牡丹皮9g,茯苓10g,炒白芍15g,炒白術10g,炙甘草6g,酒當歸12g,炒柴胡 12g,生地 15g,生龍骨 30g,珍珠母 30g,合歡皮12g,首烏藤 30g,夏枯草 10g,麩枳實 10g,黃芩 10g,川楝子 10g,郁金 10g,防風 3g,百合 10g,佛手 6g,紫貝齒30g,香附10g。7劑,水煎服。

      服用7劑后口苦減輕明顯,其余諸癥也有所改善,后中藥調治數(shù)月,疊進疏肝清熱,養(yǎng)血健脾,重鎮(zhèn)安神之劑,并在就診時進行語言勸導,勸其有意識的使自己不要憂愁恐懼,重新建立起對生活的信心?,F(xiàn)今口苦消失,睡眠情況良好,焦慮狀態(tài)大為減輕,已停西藥帕羅西汀,氯硝西泮、坦度螺酮的每日用量均減半,精神狀態(tài)良好。

      按:患者平素膽小,動則哭泣,生活依賴丈夫,符合內經(jīng)中“心中憺憺,恐人將捕之”的膽氣虛證候,又是焦慮狀態(tài),脾氣急躁易怒,肝氣郁久化火,上逆則口苦。晨起口苦口干,時有頭暈腦鳴的表現(xiàn)也與“少陽之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之少陽膽腑郁熱證高度契合。另外,該患者出現(xiàn)的失眠本質上是情志抑郁,肝火上擾心神引起的,故雖失眠伴口苦,也不應理解為“心熱則口苦”,中藥治療上的主方丹梔逍遙散也以疏肝解郁,清降肝火為主。最后,因服用抗抑郁西藥,其副作用損傷患者脾胃,因而出現(xiàn)腹脹,胃納不佳的癥狀,所謂胃不和則臥不安,臥不安則肝郁化火日甚,故疏肝利膽外還應健脾和胃。在總體治療上,張光霽教授主張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雙管齊下?!端貑枴ど瞎盘煺嬲摗酚醒?,“心安而不懼”,囑患者放下所有擔心之事,維持心態(tài)的平和,心氣和則膽氣壯,同時囑咐患者丈夫要體諒妻子乃患病狀態(tài),不要與其爭吵而誘發(fā)病情。在藥物治療方面,以主方丹梔逍遙散疏肝清熱,養(yǎng)血健脾,并配伍郁金、佛手、香附、防風等以疏肝和胃,配伍苦寒之夏枯草、黃芩、川楝子以清利肝膽火熱,考慮到火熱證尤恐傷陰動血,故配伍生地、百合以滋陰安神,首烏藤、合歡皮以養(yǎng)血安神,最后配伍珍珠母、生龍骨、紫貝齒以重鎮(zhèn)安神,全方合奏疏肝清熱,養(yǎng)血健脾,重鎮(zhèn)安神之功。

      6 結語

      回顧《黃帝內經(jīng)》《傷寒論》《景岳全書》中的口苦相關論述,不難發(fā)現(xiàn)其論述的口苦病機都與肝膽邪溢相關,只是在病因角度有所不同。《內經(jīng)》偏向于認為是情志失暢,而《傷寒論》偏向于認為是外邪侵襲,《景岳全書》則強調心脾兩虛和肝腎陰虛等陰血虛證影響肝膽氣機,導致“肝膽邪溢”而口苦?!端貑栃C原病式》中“心熱則口苦”的說法雖然影響廣泛但其論證過程似有瑕疵,故筆者提出質疑以求證于同道。綜上所述,口苦病位不離肝膽,病機關鍵可以歸結為肝膽邪溢,故筆者認為,論治口苦應從肝膽立論,疏肝利膽法應當貫穿口苦癥的治療始末,但也不應拘泥于肝膽,應認識到肝膽處于中焦,為全身氣機之樞紐,其他臟腑的病證容易波及到肝膽,故除疏肝利膽法外,還應根據(jù)患者具體病情酌情使用健脾益胃、清熱涼肝、補腎滋水等治法,綜合考慮,以平為期??偠灾?,醫(yī)者臨證時應審慎求因,明辨臟腑寒熱虛實,準確指導治療。

      猜你喜歡
      膽氣口苦內經(jīng)
      膽小怕事,按丘墟壯膽
      口苦口臭,可能是肝臟不好受
      明志
      口苦咽干,是生病了嗎
      晨起口苦是怎么回事?
      嘴里有苦味是咋回事
      戰(zhàn)友,當你走在離隊的路上
      《內經(jīng)》之“并精而出入者謂之魄”新解
      關于《內經(jīng)》“七損八益”研究的思考
      《內經(jīng)》治未病與亞健康的干預
      凤城市| 武陟县| 甘谷县| 张家港市| 客服| 大渡口区| 从化市| 闸北区| 涟源市| 水城县| 类乌齐县| 辽中县| 佛学| 平塘县| 鸡西市| 射阳县| 兰溪市| 仁寿县| 边坝县| 伊金霍洛旗| 梅河口市| 望城县| 鹿邑县| 庆阳市| 资兴市| 三河市| 北流市| 洱源县| 平利县| 乳源| 奉贤区| 宜城市| 岳阳县| 延安市| 黄龙县| 临洮县| 溆浦县| 嘉定区| 西畴县| 永和县| 信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