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艷玲
(遼寧省大連市旅順口區(qū)畜牧獸醫(yī)服務中心 116041)
所謂的疫苗冷鏈是指為了保證疫苗從疫苗生產企業(yè)到接種單位運轉過程中的質量而裝備的存儲、運輸冷藏設施、設備。顧名思義,就是我們平時所使用的各類冷庫、冷藏車、冰箱、冷藏箱包、冰袋等組合在一起,形成一條完整的冷鏈。而疫苗就在這條溫度適宜的運輸、儲存鏈中移動、停留。在運輸過程中,溫度要求保持在 2~8℃。在保存過程中,要按照疫苗的具體要求,冷藏的疫苗溫度是2~8℃,冷凍的疫苗要求溫度是-15℃以下。
在從事疫苗管理工作中筆者發(fā)現(xiàn),從生產企業(yè)到本地區(qū)級疫苗管理發(fā)放單位,對冷鏈的認識都十分到位,但作為“最后一公里”的基層防疫單位和村防疫人員對冷鏈缺乏重視,導致本轄區(qū)的動物免疫抗體監(jiān)測效果不理想,在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后發(fā)現(xiàn),疫苗冷鏈斷裂導致保存不當?shù)那闆r普遍存在,因此,盡快幫助基層防疫單位建立完整的冷鏈體系,是保證免疫抗體達標的一項重要工作。
眾所周知,疫苗是一種特殊的生物制品,對溫度有極高的要求,溫度的波動幅度對疫苗免疫效果造成極大影響。因此,建立一個符合規(guī)定、安全有效的冷鏈體系是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
但在實際工作中,經常有防疫人員表示,疫苗領回去后很快就用了,反正也要升溫,就不用保溫箱和冰袋,甚至用方便袋裝著就走。也有村防疫員領回疫苗后并沒有放在冰箱中,而是隨意放在陰涼處。殊不知,正是這些漫不經心的舉動,使疫苗效價降低,最終導致免疫失敗。
一方面,在下鄉(xiāng)檢查中,筆者經??吹接幸呙绻芾砣藛T在擺放疫苗時把2~8℃冷藏的疫苗緊貼在冰箱壁上,取用時發(fā)現(xiàn),疫苗與冰箱內壁接觸的地方已經凍結在一起,疫苗瓶內的液體顏色也變得不均勻,此時疫苗保存溫度已低于正常保存溫度,導致疫苗品質發(fā)生改變。
另一方面,因條件有限,基層防疫單位和防疫員配備的冰箱都是家用冰箱,不如醫(yī)用冰箱溫度可精確調控,工作人員經常忽視這一問題,疫苗雖然放在冰箱中,但冰箱的溫度卻沒有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如家用冰箱冷凍室的溫度范圍在零下12~18℃,冷凍疫苗保存溫度是零下15℃以下,冰箱使用時溫度是否調控合適,工作人員并沒有注意。
當前首要任務就是要提高基層防疫單位和防疫人員對疫苗冷鏈的認識度和認可度,要讓他們明白,冷鏈斷開導致疫苗變性、失效,肉眼并不可見,但這樣的疫苗并不能發(fā)揮應有的作用,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費,更重要的是在免疫后進行抗體監(jiān)測時才會發(fā)現(xiàn)問題,這段時間畜禽群處于免疫空白期,極易發(fā)生疾病,造成更大的經濟損失。只有防疫人員自身引起重視,才會避免冷鏈系統(tǒng)中的失誤,讓合格的疫苗注射到動物體內。
上級主管部門應從管理的角度多給予技術支持,在下鄉(xiāng)防疫指導時,隨時發(fā)現(xiàn)問題隨時指出,如疫苗應按溫度要求保存;每臺冰箱要配備適合量程的溫度計;冰箱溫度的調節(jié)方法;擺放疫苗時,不要緊貼冰箱內壁,以防結冰,必要時可在兩者之間加一層薄的泡沫;疫苗要在配有冰袋的保溫箱中保存至使用場所,應按照正確的升溫方式進行升溫使用。這些問題在我們日常工作中經常可以遇到,及時糾正錯誤的認識,從細節(jié)處彌補冷鏈的缺失,使之更加完善。
作為動物疫病防控“最后一公里”的基層防疫單位和村防疫員的工作,是決定免疫成敗的關鍵,上級部門工作再完美,末梢出現(xiàn)問題會滿盤皆輸,因此,當務之急是盡快引導基層工作人員樹立正確的疫苗管理使用理念,建立一條完善的冷鏈體系,從細節(jié)和末梢上進一步保障動物疫病免疫工作不走彎路,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費,為取得滿意的免疫效果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