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李興如
(1.陜西省子長縣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所,717300;2.陜西省子長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717300)
筆者在幾十年的獸醫(yī)臨床診療動物疾病時,為診療方便,發(fā)明了許多器具,現(xiàn)介紹三則,供同行們參考應用。
在給馬、牛、羊靜脈注射時,我們一般都選擇在頸靜脈處注射,而在此處注射扎針時,一般都是采取一手拇指指壓止血,一手持針扎針,這樣因此處組織多而厚,手指按壓力弱,血管怒張不明顯,進針不準,使扎針困難,尤其是給牛注射時難度更大,這也是許多獸醫(yī)工作者臨床上的一大難題。鑒于此,筆者研制出了一種用于動物頸靜脈注射的扎血帶。其構造是,取一根1.5m左右、筷子粗細的繩子,在繩子的中段連一突出的硬物,硬物長5~10cm,寬3cm、高3cm左右,可用橡膠、木材,也可就地取材用其它硬物,此硬物可用塑料膠帶與繩子連接,再在繩子連接該硬物處,連接一節(jié)細繩。使用時,首先將繩子搭于動物的頸基部,將繩子處接連的硬物按于動物頸基部下端處,即頸靜脈溝處,然后將硬物處連接的細小繩穿過靠近的那條前肢上端處,即該肢腋下,打結與此肢連接,這時將長繩兩頭穿過動物頸部對側,用力拉緊并打結固定,這樣因繩子上系的硬物擠壓在頸靜脈溝處頸靜脈的下端(回心端),血液回流受阻,這樣頸部中上端的靜脈血管就怒張,明顯可見。硬物處的細小繩因為與前肢連接,起到了防止系繩用力緊拉時向前滑動,因為動物的頸部是后大前小的錐狀形。如此扎定血管后,靜脈注射是非常容易了,一方面血管位置易于確定,另一方面血管固定不易滑動,且血管壁擴張易于進針。
藥浴羊是養(yǎng)羊業(yè)一項常規(guī)作業(yè),可目前一般規(guī)模的養(yǎng)羊戶都沒有專用的藥浴池,且藥浴池藥浴羊有許多缺陷,人們大都采取徒手抓羊藥浴法,即由兩個力壯的人抓著羊的四肢在容器內洗浴羊,這種藥浴羊法勞動強度很大,且極不安全,人手臂接觸藥液易致人中毒,對此筆者發(fā)明了一種轎式藥浴器。取長2m左右,直徑3~4cm的空心鋼管2根,長40~50cm同樣粗細的鋼管2節(jié),然后把兩節(jié)短鋼管焊接在兩根長鋼管的中點兩側,即分別距中點30~40cm左右,若焊接不方便的話,可用鐵絲或繩子將其連接,然后在連接的方框下面連接一袋狀繩網套,網套長寬與方框一致,深50cm左右。藥浴時,首先備一藥浴池或其它容器,其內加入配制好的藥液,這時將藥液架平放于地上,再將羊牽至其上,然后將架子迅速抬起放于藥浴池上,這時羊體就落入藥浴池內的藥液中,停留2分鐘左右后再抬出,在羊在藥液中停留中,用水瓢給羊頭部澆幾次藥液,以便將露出液面外的頭部也能浴到。此法又省力、又安全、又省材。
在給豬診病用藥時,捕逮保定豬是非常令人頭疼的事,因為豬一方面力氣大,跑動又快,另一方面豬還有咬人傷人的行為,對此筆者發(fā)明出一種豬的長柄套袋保定器,將給你帶來很大的方便與快捷。取一根2m左右長的空心鋼管,一根長3~4m軟鋼絲繩,一個直徑約50cm左右的雙層密織布袋或化纖袋。使用時首先將布袋口的四周邊向外翻折2~3cm,用針線縫制一直徑約2cm左右的可穿鋼絲繩的小孔。然后將鋼絲繩的一頭端焊接在鋼管的一頭,鋼絲繩的另一頭穿過袋子的孔,使袋子口連接在鋼絲繩靠鋼管端,尓后鋼絲繩的另一頭穿過鋼管的孔至鋼管的另一端。捕逮豬時,首先,手握鋼管及鋼絲繩的一端,先放松鋼絲繩使布袋口張開至最大(鋼絲繩有一定的張力,可成型),然后對準豬的頭部及嘴巴,瞅準機會,迅速將袋子套入豬的嘴巴及頭部,并迅速將袋口移至豬的耳后至頸部,這時迅速拉動鋼絲繩,使袋口收緊,這時豬因視線消失不敢亂動而變得乖順了,這時我們便可放心地進行各種操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