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文慧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第九七一醫(yī)院骨二科,青島 266071)
七葉皂苷鈉是從七葉樹科植物天師栗的干燥成熟種子中提取的皂苷鈉鹽,具有抗炎、抗?jié)B出、消除腫脹、增加靜脈張力以及改善微循環(huán)的作用,臨床廣泛用于治療腦水腫、創(chuàng)傷、骨折及手術(shù)后腫脹與血腫等。近年來國內(nèi)有文獻報道其不良反應(yīng),現(xiàn)概述如下:
田宏霞等報道,患者,男,49歲,因腰椎管狹窄、腰椎滑脫、椎間盤突出術(shù)后給予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七葉皂苷鈉25mg靜脈滴注,滴速為60~70滴/min。液體輸入約200ml時,注射局部出現(xiàn)疼痛、顏色發(fā)紅并沿著靜脈走行,診斷為靜脈炎。即刻減慢輸液速度,給予50%硫酸鎂濕敷,直至輸液完畢。睡前進行熱敷癥狀好轉(zhuǎn)。次日將七葉皂苷鈉25mg改為20mg繼續(xù)治療4天后停藥。在用此藥治療期間經(jīng)上述處理,癥狀明顯好轉(zhuǎn)至完全消失[1]。
蘇喜改等報道,患者,女,44歲,因右下肢深靜脈血栓、右小腿腓腸肌血腫給予0.9%氯化鈉注射液500ml+七葉皂苷鈉20mg靜脈滴注,滴速為60滴/min。輸注過程中患者感覺從前臂靜脈穿刺部位向上臂有放射性刺激性疼痛,不能耐受,即加入維生素C 3.0g,減慢靜脈滴注速度,至患者耐受為止。次日發(fā)現(xiàn)靜脈穿刺部位硬腫,更換穿刺部位并進行熱敷,繼續(xù)治療10天。30天后,患者發(fā)現(xiàn)雙手背部靜脈血管消失[2]。
常黎華等報道,患者,女,52歲,因左下肢動脈血栓形成行左小腿截肢術(shù),術(shù)后因肢體殘端腫脹明顯,給予5%葡萄糖注射液+β-七葉皂苷鈉30mg靜脈滴注,選擇左手靠尺側(cè)手背淺靜脈輸液,因患者不慎導(dǎo)致β-七葉皂苷鈉滲漏到皮下組織中,患者即刻感到局部明顯疼痛,且有腫脹,該處皮膚呈淡紅色。立即停止輸液,數(shù)分鐘后見患者示指、中指、無名指逐漸呈青紫色,且皮溫低。讓其抬高左手,穿刺部位早期冷敷,青紫的手指給予熱敷保溫處理。24小時后穿刺部位腫脹明顯消退,左手三指的青紫完全消退,皮溫恢復(fù)正常,手指活動自如[3]。
喬昌明等報道,患者,男,65歲,因腦栓塞給予β-七葉皂苷鈉20mg入液體中靜脈滴注,滴速為30滴/min。治療第3天,在輸液過程中穿刺血管周圍出現(xiàn)紅色皮疹并略高于周圍皮膚,滲出不明顯,重新更換穿刺部位并給予冷敷。2~3天后該部位出現(xiàn)大片暗紅色大皰性皮疹,診斷為大皰性皮下壞死,病情好轉(zhuǎn)后行植皮術(shù),手術(shù)成功[4]。
夏冬軍報道,患者,男,30歲,因左踝關(guān)節(jié)軟組織損傷給予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β-七葉皂苷鈉10mg靜脈滴注。用藥5分鐘后患者突然寒戰(zhàn)、眼瞼上翻、面色蒼白、大汗淋漓、呼吸困難,隨之昏迷,血壓測不出。即停藥,給予抗過敏性休克治療。30分鐘后患者癥狀逐漸緩解,面色紅潤,神志轉(zhuǎn)清,呼吸平穩(wěn),血壓升至14/9kPa[5]。
熊丹東等報道,患者,男,70歲,因原發(fā)性高血壓、骨質(zhì)疏松癥給予注射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mg+維生素B6注射液100ml+注射用輔酶A 100U+β-七葉皂苷鈉30mg靜脈滴注。用藥3分鐘后患者突然感覺腰部劇痛,并逐漸向背部、胸部轉(zhuǎn)移,伴有冷汗、頭昏、呼吸困難,血壓測不出。即停藥,給予抗過敏性休克治療。2小時后患者生命體征平穩(wěn),腰痛、頭昏、呼吸困難等癥狀緩解。次日患者出現(xiàn)全身皮疹、瘙癢,給予抗過敏治療,2天后癥狀好轉(zhuǎn)。其他藥物繼續(xù)使用,患者未再出現(xiàn)上述不良反應(yīng)[6]。
李雪蓮等報道,患者,女,73歲,因胸腰椎骨折內(nèi)固定術(shù)后給予0.9%氯化鈉注射液250ml+七葉皂苷鈉20mg靜脈滴注,滴速為60滴/min。用藥24小時后患者全身出現(xiàn)紅疹,伴高熱40℃。即停藥,給予抗過敏治療。次日紅疹消退,體溫恢復(fù)正常[7]。
王麗報道,患者,男,27歲,因腦挫裂傷、顱骨骨折給予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七葉皂苷鈉20mg靜脈滴注,滴速為40滴/min。用藥13分鐘后患者出現(xiàn)煩躁、胸悶、皮膚瘙癢,充血性風(fēng)團樣皮疹由注射部位向近心端擴散,散在,偶見簇集,大小不等。即停藥,給予抗過敏治療。約30分鐘后皮疹逐漸消退,患者情緒平穩(wěn)[8]。
范長秋等報道,患者,男,51歲,入院診斷為腰椎骨折。抽血查白細胞8.2×109/L,肝腎功能、凝血常規(guī)均正常,給予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七葉皂苷鈉10mg靜脈滴注。治療第12天,患者體溫升至38.3℃,多汗、惡心欲吐、乏力納差、鞏膜及全身發(fā)黃、右上腹壓痛、雙腎區(qū)叩擊痛。查血常規(guī)示白細胞15×109/L,肝功能示谷丙轉(zhuǎn)氨酶(ALT)753U/L、總膽紅素(T-Bil)80.1μmol/L、結(jié)合膽紅素(D-Bil)40.5μmol/L、白球比(A/G)1.0,腎功能示尿素(BUN)19.44mmol/L、肌酐(Cr)172μmol/L,尿常規(guī)示尿蛋白(PRO)50mg/dl(+)、尿潛血(BLD)0.1mg/dl(+)、尿膽原(URO)0.2mg/dl(±)。即停藥,給予抗炎、護肝腎對癥支持治療。治療10天后,患者血、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電解質(zhì),凝血常規(guī)均恢復(fù)正常[9]。
湯文靜報道,患者,女,76歲,因左橈骨遠端閉合粉碎性骨折給予七葉皂苷鈉20mg靜脈滴注。治療第3天,患者出現(xiàn)頭昏、嗜睡、少尿、眼瞼水腫癥狀。即停藥,急送尿液分析,可見尿比重降低、尿蛋白陽性,給予護腎對癥治療,患者逐漸好轉(zhuǎn)[10]。
程明等報道,患者,男,56歲,入院診斷為病毒性腦膜炎。入院第5天,給予生理鹽水250ml+七葉皂苷鈉20mg靜脈滴注,滴速為60滴/min。用藥后8小時患者出現(xiàn)雙耳悶脹不適,耳鳴,多種聲音同時出現(xiàn)時對聲音的分辨能力下降。次日耳部不適感及耳鳴消失,對聲音的分辨能力未見明顯好轉(zhuǎn)。4天后二次用藥,劑量及用法同前,用藥后10小時再次出現(xiàn)聽力下降、耳部不適感、耳鳴。次日耳部不適感及耳鳴均消失,但聲音分辨能力下降仍無明顯緩解。純音電測聽檢查示雙耳高頻聽力中度受損,感音神經(jīng)性聽力減退。即停藥,給予對癥治療后癥狀逐漸緩解[11]。
苗廣宇等報道,患者,女,76歲,因腰椎壓縮骨折給予0.9%氯化鈉注射液250ml+β-七葉皂苷鈉5mg靜脈滴注。用藥第1天,患者出現(xiàn)頭暈、惡心。用藥第2天液體輸入約100ml時,患者再次出現(xiàn)頭暈、惡心,同時伴嘔吐、視物模糊、煩躁、抽搐、大小便失禁癥狀,測血壓220/120mmHg、血糖12.5mmol/L。該患者既往有糖尿病病史20余年,平時用胰島素控制血糖良好,否認高血壓病史。即停藥,給予對癥治療,30分鐘后癥狀逐漸緩解[12]。
姚魯也等報道,患者,男,30歲,因腦挫裂傷、腰椎間盤脫出、右內(nèi)踝骨折給予0.9%氯化鈉注射液100ml+β-七葉皂苷鈉30mg靜脈滴注。用藥第5天下午患者出現(xiàn)心動過緩,用藥第6天下午患者的心率為54次/min。用藥7天后停藥,未給予特殊治療,2天后心率升至 76 次 /min[13]。
郭躍英報道,患者,男,34歲,因腰椎間盤脫出給予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七葉皂苷鈉20mg靜脈滴注。用藥第3天患者出現(xiàn)輕度皮疹,用藥第4天患者口腔出現(xiàn)潰瘍、喉頭水腫致吞咽困難。即停藥,給予抗過敏對癥治療,數(shù)日后癥狀消失[14]。
陳燕等報道,患者,男,36歲,因腰骶部勞損、腰椎間盤突出給予β-七葉皂苷鈉10mg靜脈滴注。用藥15分鐘后患者出現(xiàn)寒戰(zhàn)、皮膚和口唇發(fā)紺、呼吸急促。即停藥,給予抗過敏對癥治療,30分鐘后患者出現(xiàn)高熱、大汗,2小時后以上癥狀消失。次日再次用藥約10分鐘,發(fā)生更嚴重的相同癥狀。即停藥,給予抗過敏對癥治療,2小時后癥狀消失[15]。
樓小琳報道,患者,男,43歲,入院診斷為吉蘭-巴雷綜合征,查血清磷酸肌酸激酶243U/L。給予七葉皂苷鈉20mg肌內(nèi)注射,用藥第5天患者出現(xiàn)四肢肌肉劇烈疼痛,逐漸加重,肌肉僵硬不能行走,查血清磷酸肌酸激酶9106U/L、同工酶163U/L、乳酸脫氫酶324U/L、血清肌紅蛋白12 665ng/ml。2天后患者出現(xiàn)肉眼血尿,查血清磷酸肌酸激酶83 440U/L、全血肌紅蛋白27 957ng/ml,肌電圖顯示肌源性損害,診斷為橫紋肌溶解。即停藥,停藥第2天肌肉疼痛逐漸減輕,停藥第3天血清磷酸肌酸激酶開始降低、血尿逐漸消失、肌力逐漸恢復(fù)。3周后各項實驗室指標正常,肌力基本恢復(fù)[16]。
七葉皂苷鈉所致的上述不良反應(yīng)應(yīng)引起廣大醫(yī)護人員的注意,用藥前仔細詢問患者的過敏史和用藥史,用藥期間應(yīng)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發(fā)現(xiàn)不良反應(yīng)應(yīng)立即停藥,及時給予對癥治療,避免不良后果的發(fā)生,確保用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