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試論古籍修復(fù)技藝中的“襯紙”修復(fù)環(huán)節(jié)

      2019-01-06 02:16徐曉靜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19年23期
      關(guān)鍵詞:傳統(tǒng)文化

      徐曉靜

      摘 要:因各種原因造成的古籍的損壞,輕中度的破損程度只需修補,無需襯紙;倘若蟲蛀等破損面積較大、蟲蛀等破損呈整冊貫穿狀、紙張的物理性能下降、紙張較薄、書品較小、批注“頂天立地”等破損較嚴(yán)重的情況下,修補后,因修補面積較大、修補位置較集中和其他某些原因,應(yīng)考慮“襯紙”修復(fù)加以保護。文章從何時需要襯紙、襯紙選料、襯紙方式、襯紙方法、襯紙種類以及襯紙的延伸“金鑲玉”的制作等方面闡述古籍修復(fù)的“襯紙”環(huán)節(jié)。

      關(guān)鍵詞:古籍文獻資料;傳統(tǒng)文化;古籍修復(fù);襯紙;金鑲玉

      紙張是古籍文獻資料最主要的載體,多數(shù)古籍文獻所用紙張都是以植物纖維為原料,加以挑選、蒸煮、捶打、晾曬等,再用石灰、堿或其他物質(zhì)加工處理后制造而成。一是原料為大自然的植物纖維,二是加工過程中用了弱堿,三是其他原因等,所以制造出來的紙張有韌性強、耐久性好、能長久保存的特性。我們經(jīng)常能看到明清時期的古籍文獻資料保存得完好無損,甚至有更早的書籍仍能完好流傳下來,也因此有“紙壽千年”的說法。但是,由于紙張組成的古籍文獻的材質(zhì)的特殊性,在其傳世的過程中極易受到傷害,比如因保存不當(dāng)、戰(zhàn)爭、自然災(zāi)害、水災(zāi)、火災(zāi)、昆蟲類吞食、周圍環(huán)境的不適等原因,外界因素和紙張本身相互影響,稍有不慎就會造成“嬌氣”的紙質(zhì)古籍文獻資料等的破損。常見破損有受潮發(fā)霉、蟲蛀鼠嚙、水漬污漬、火燒缺損、紙張老化、焦脆掉渣、絮化起毛、墨跡淡化、人為損壞等。正如明代周嘉胄撰寫的關(guān)于裝裱的專著——《裝潢志》所寫:“前代書畫,傳歷至今,未有不殘脫者?!边@段話的意思是,歷代的書籍和繪畫作品流傳到今天,沒有不殘缺或者脫落的。

      所以,必須將“受傷”的珍貴古籍文獻修補完好,才能更好地對其保護、利用并將其流傳下去。在和平年代,我們重視傳統(tǒng)文化、重視傳統(tǒng)技藝傳承的當(dāng)下,有正統(tǒng)的傳統(tǒng)技藝、與時俱進的修復(fù)理念和修復(fù)工具以及新時代新設(shè)備,大好環(huán)境下我們要盡心盡力修復(fù)“受傷”的古籍,搶救為先,預(yù)防為主,延其壽命,保護傳統(tǒng)文化。

      在古籍修復(fù)技藝中,輕度或者中度破損程度,如蟲蛀較少、紙張韌性拉力無明顯降低、修補面積較少、少有褶皺等,只修補,無需襯紙;對于重度破損的古籍,如蟲蛀面積較大、蟲蛀呈整冊貫穿狀、紙張韌性下降、古籍紙張較薄、古籍紙張老化、絮化、酸化等破損較嚴(yán)重的情況下,常做的修復(fù)方案就是修補破損后或者加固后進行襯紙保護。

      下面以筆者的修復(fù)經(jīng)驗,簡略談?wù)劰偶迯?fù)中常做的“襯紙”,供大家參考。

      1 常說的普通襯紙

      1.1 何時需要襯紙

      在古籍修復(fù)過程中,襯紙這道工序不是所有書都適用的,是要根據(jù)修復(fù)的書籍具體情況隨機應(yīng)變的。

      1.1.1 從平整度而言

      如果待修復(fù)的古籍紙張破損比較嚴(yán)重,經(jīng)修補、捶、壓等步驟之后,平整效果不理想,手摸有明顯的凸凹感覺,需要襯紙,襯紙后古籍變厚一倍,此時再重點捶平凸起的位置,就會平整很多,從平整度來看,一定比不襯紙效果好很多。例如,蟲蛀較多,位置較集中,尤其整冊修補蟲蛀后,蟲蛀的位置凸起的手感更明顯,襯紙之后會平整很多。另外,書口大部分甚至全部斷裂需要修補的,同理,修補的位置會比書頁其他部位高出很多,需要做襯紙來處理書口過高的問題。還有,修補后書籍半邊高半邊低,尤其是書籍四周出現(xiàn)酸化焦脆,局部加固修補后,因修補部位比較集中,會出現(xiàn)書籍四周高、中間低,這種情況需要襯紙?zhí)幚怼?/p>

      1.1.2 從讀書人角度而言

      其一,待修復(fù)的古籍紙張比較薄,一面的紙張可以透出另一面的文字墨跡等,給讀者造成視覺干擾;其二,讀書人翻閱時古籍紙張手感過于綿軟無力,稍有用力便會對紙張造成損壞;其三,古籍紙張較薄,紙張與紙張之間容易吸附在一起,給翻頁造成干擾。

      1.1.3 從古籍的薄厚程度而言

      一冊古籍只有幾頁、十幾頁、二十幾頁的情況,比如某古籍只有十幾頁書頁,如果想適度增加厚度,可以考慮通過襯紙的方法達到目的。有一定厚度的書籍也便于制造函匣等。

      1.1.4 部分印譜類而言

      部分印譜類的書籍,因書頁紙張較薄,為保證一定的厚度,避免相鄰書頁的印章或文字透過來,需要加以襯紙。

      1.1.5 從古籍復(fù)制掃描而言

      現(xiàn)在,我們大家對古籍和古籍保護更加重視,如果是一般的查閱資料,我們都可以通過查閱電子版、復(fù)制品或者其他方式來實現(xiàn),如果不是必需的學(xué)術(shù)研究或其他重要用途,多數(shù)藏書單位或藏書家基本都很少會拿出實物古籍來示眾。那么,問題來了,我們所查閱的古籍文獻里的資料無論是復(fù)制影印品、還是網(wǎng)絡(luò)電子版從哪里來?準(zhǔn)確程度如何?

      古籍文獻資料的網(wǎng)絡(luò)電子版,我們需要把實物古籍文獻通過掃描復(fù)制,然后存放在指定的存儲設(shè)備上,設(shè)定一定的權(quán)限供人查閱。古籍文獻資料的復(fù)制品,為保證古籍文獻資料內(nèi)容等的準(zhǔn)確性,必須實物影印或掃描。

      所以,古籍文獻等在一頁一頁復(fù)制掃描過程中,如果書背部位有夾框現(xiàn)象或有折角擋字,只要拆開訂線修復(fù)即可;如果古籍文獻紙張較薄,復(fù)制掃描時就會透出下一頁墨跡;如果古籍文獻紙張破損嚴(yán)重,在復(fù)制掃描翻頁的時候容易造成二次損傷;如果古籍文獻紙張老化、絮化、酸化等,在復(fù)制掃描過程中不僅容易造成二次損傷,還有可能因“掉渣兒”脫落的帶有文字的紙片丟失,造成資料不完全。

      鑒于以上幾點,為確保古籍文獻資料的安全、準(zhǔn)確等,需要先行修補、襯紙后再做復(fù)制掃描工作。

      1.2 襯紙如何選料

      古籍修復(fù)中選擇作為襯紙的紙張,首先應(yīng)該考慮選用的是傳統(tǒng)植物纖維為原料的手工紙,一定要避免選用機制紙,機制紙酸性強、易焦脆、具有腐蝕性、壽命短,故忌用廉價的機制紙作為襯紙使用。選配襯紙需要根據(jù)書籍的具體情況來選紙,要從全局考慮,有的放矢,從書籍的紙張性能、質(zhì)地、顏色、薄厚、密度等方面選配。

      1.2.1 從紙張顏色而言

      最好選配與原書頁顏色一致的紙張作為襯紙,但是現(xiàn)如今要找到與原書頁顏色一致的紙張談何容易,所以退而求其次,選配顏色相近或較原書頁顏色淺的紙張即可。需要注意的是,黃色的書頁可以用白色和黃色紙張作為襯紙,但是白色書頁只能用白色紙張作為襯紙,不能用黃色紙張作為襯紙。

      1.2.2 從紙張簾紋(紙紋)而言

      簾紋是指抄造紙張時所用的紙簾留下的紋路痕跡,紙張上面留下的有橫向和縱向兩種紋路,相對比較密集且窄的是簾子紋,相對稀疏且寬的是連接竹絲的繩子的紋路,所以一般情況我們說的紙紋是密集且較窄的紋路。從視覺和長久保存來看,襯紙和原書頁簾紋(紙紋)相一致較好。

      1.2.3 從紙張質(zhì)地而言

      紙張的質(zhì)地,筆者的理解是,紙張的原材料結(jié)構(gòu)、性質(zhì)、軟硬等,比如紙張手感上粗糙或細膩等。

      作為襯紙使用的紙張,前面說過找到和原書頁一模一樣的紙張實屬不易,所以一般情況而言,應(yīng)該根據(jù)原書頁紙張的質(zhì)地情況選配使用襯紙。常用到的是質(zhì)地柔軟、纖維細密的紙張作為襯紙,如新宣紙的單宣、棉料、扎花宣等,或者是竹料紙的毛邊紙、毛太紙、連四紙等。

      1.2.4 從紙張薄厚程度

      薄厚程度也是相對而言的,一般選配比原書頁稍薄的紙張作為襯紙。

      在實際古籍修復(fù)應(yīng)用中,用和原書頁顏色、紋路、質(zhì)地、薄厚等相近的紙張作為修復(fù)的襯紙的來源。這些紙張要么是前人留下來的老舊紙,用一張少一張,不可再生;要么是從其他古籍修復(fù)中替換下來的,數(shù)量有限,從其他古籍中替換老舊紙,從古籍的文物性、資料性、藝術(shù)性來看都是不可取的,所以不是長久之計;要么是按照原材料的配比、傳統(tǒng)工藝等定做的,它的成本是非常高的,大部分讀者是不能接受的,所以一般會用到單宣、棉連等紙質(zhì)相對柔軟、細膩、輕薄的紙張作為襯紙。

      1.3 襯紙方式

      古籍修復(fù)技藝中用到的襯紙方式方法是靈活變通的。常用的襯紙方式有雙頁襯紙、單頁襯紙兩種。

      1.3.1 雙頁襯

      雙頁襯就是和古籍書頁一樣,是對折的一個筒子葉(襯紙)一頁一頁逐頁襯進書頁里面。

      第一步,下料。選好紙,計算好尺寸和數(shù)量,裁切紙張,為了使紙張平整、易于操作,裁好的紙張要用噴壺均勻噴水,適度潮濕,悶壓在壓書板里,待平整后,取出,對折成筒子葉、撞齊、壓在壓書板里備用。

      第二步,按順序擺好書頁和襯紙。把順好頁碼的書頁整齊地摞在一起,擺在面前桌面方便拿取的位置,天頭朝上,下腳朝下,書口朝左手邊,書背朝右手邊;襯紙一摞放在書籍的右邊,中間留適度的空隙,折口朝左手邊。

      第三步,襯入襯紙。左手輕輕翻開第一頁書頁,右手在筒子葉的書口處從上到下輕捋一遍,便于書口徹底打開。右手取一頁襯紙,襯入書頁中,襯紙折口緊挨書口,天頭下腳對齊(若襯紙比書頁大,天頭下腳可以均分大出的尺寸,也可以以下腳為齊,若襯紙比書頁略小,天頭下腳均分小出的尺寸即可,一般襯紙?zhí)祛^小腳小于原書頁毫發(fā)之計為佳,若太小襯紙后的古籍天頭下腳后背易起波浪紋),然后合上書頁,檢查書頁四周是否合適,隨時調(diào)整。

      第四步,撞齊書頁。待書頁全部襯完后,拿起書頁撞齊書口,齊欄或齊下腳,然后,從側(cè)面檢查是否全部襯入合適位置,有無遺漏等問題。

      第五步,錘平書頁。這里所說的錘平,主要是錘平書口和凸出的位置,把修補過的地方用平面鐵錘捶薄、捶平,使其與原書的厚度相同或者是接近。錘平前,檢查平面錘子和捶書石是否干凈,無污物、灰塵、沙粒等。一般分一小摞一小摞地捶,把書籍的下腳和書口墩齊,書口朝著自己的方向擺放在平面捶書石上,一手摁壓書頁,一手持平面錘子,在書頁補過即凸出的位置和書口位置捶打,捶打時平面錘子要端平,力度要適中,若錘子端不平,錘子落到書上也不平,就會傷害書頁。力度大,容易把書捶得粘連、發(fā)亮,甚至?xí)菲啤⒋妨?力度小,起不到錘平的效果,隨時檢查錘平效果隨時調(diào)整。所以,錘平的步驟是看似簡單,實際需要積累到一定經(jīng)驗才能掌控好手勢力度的一道程序。

      第六步,將書頁再次撞頁、齊欄、壓實。捶完后,再次整理書頁,齊欄,檢查錘平效果是否合適,錘平效果理想,齊欄后壓到壓書板放進壓力器壓實,以便下一步的裝訂程序。

      第七步,檢查修復(fù)工作。壓力器中的書籍,要隔一段時間進行檢查、整理,隨時調(diào)整。壓實后檢查合格,進行書籍裝訂即可。

      1.3.2 單頁襯

      選好紙,計算好尺寸和數(shù)量,裁切紙張,將紙張裁成單頁,按照上述雙頁襯的方法擺放在桌面上,左右掀開書頁展平,右手輕輕拿起一張單頁襯紙,襯入書頁里面,襯紙的邊要緊貼書口處,合上書頁,一頁單頁襯紙結(jié)束,如此類推,逐頁襯紙,待全部襯完后,整理書頁,錘平,放入壓力器壓實,檢查無誤后進行裝訂即可。

      1.4 襯紙方法

      我們工作中常用的襯紙方法有有書根的書籍襯紙法、先裁后襯、先襯后裁三種。

      1.4.1 有書根的書籍襯紙法

      古籍修復(fù)中,經(jīng)常會遇到書籍有書根文字墨跡的情況,基于此種情況,在做襯紙的時候,首先在下料裁切時要把襯紙的紙張裁切為比原書頁長和寬略微小1~2毫米的尺寸,然后襯入書頁內(nèi),如此一來,襯紙的天頭、下腳和后背都會略小于原書頁,逐頁襯完后,整理書頁,墩齊書口和天頭部位,使書根文字墨跡不被干擾且完整露出來,然后進行下一道工序即可。

      1.4.2 先裁后襯

      先裁后襯,這里的裁指的是裁切襯紙,而不是裁切書頁。類似于第一種襯紙方法,在下料裁切的時候,襯紙要裁成比原書頁四周略微小1~2毫米,待襯入書頁后,襯紙就會比原書頁天頭、下腳和后背略小一絲,整冊襯完后,從外觀來看,沒有襯紙暴露在書頁之外,遵循了修舊如舊的原則,保持了原書的外觀。

      1.4.3 先襯后裁

      先襯后裁,這里的裁依然指的是裁切襯紙,而非書頁。即在備料裁切的時候,不必裁切和原書頁一樣大小或者小于書頁,而是裁切的襯紙比原書頁大,方便襯入書頁里面,待襯紙全部襯入書頁后,整理書頁,墩齊書口,再進行齊欄或齊下腳,使書頁整齊劃一,而襯紙大出原書頁的部分需要進行裁切,裁切時需沿著書頁的邊緣或者稍微大出原書頁一絲進行裁切,不能傷及原書頁。然后再進行下一道工序即可。

      2 襯紙的延伸“金鑲玉”

      古籍修復(fù)中,“金鑲玉”其實也是一種襯紙的形式。但在實際古籍修復(fù)工作中往往是把“金鑲玉”和“襯紙”作為兩種修復(fù)的方式方法,一般我們一說到的“金鑲玉”就是在古籍修復(fù)時為了更好保護書頁,將襯紙的四周大出原書頁的四周,并且襯紙所大出原書頁的四周邊緣回折成為雙層,因為很多古籍書頁為黃色,所用襯紙為白色的,所以很形象地叫作“金鑲玉”,象征著高雅、珍貴和純潔。

      2.1 “金鑲玉”一詞的由來

      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文明和傳統(tǒng)文化中,金有著高雅、富貴、永恒的寓意,玉有著天然、純潔、內(nèi)斂的寓意。金鑲玉指的是把價值昂貴的貴金屬與漂亮的天然玉石鑲嵌在一起的珍寶裝飾品,一方面,可以使玉石類的裝飾品在貴金屬的鑲嵌工藝中得以加固;另一方面,貴金屬和玉石二者搭配在一起更顯和諧、高雅,玉飾品更具另一番雍容華貴典雅的韻味。金鑲玉也象征男性的陽剛正直和女性的知書達理的溫柔完美結(jié)合。

      2.2 “金鑲玉”的典故和傳說

      相傳在春秋時期,有一個楚國人得到一塊美玉,后獻給了楚文王,經(jīng)過能工巧匠加工后的美玉成為價值連城的稀世珍寶,被稱為“和氏璧”。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和氏璧傳到秦始皇手中,秦始皇看到此物,愛不是釋手,于是命人雕琢成玉璽,并視為神物。后來,漢消滅了秦以后,玉璽幾經(jīng)輾轉(zhuǎn)最終落到劉邦的手里,劉邦把此玉璽奉為寶物并作為傳國玉璽,想世世代代流傳下去,此寶曾藏于長樂宮中,一直傳承了十二代。直至西漢末年,只有兩歲的孺子嬰繼位,時逢王莽篡位,奪取漢權(quán),王莽欲強迫孝元皇太后交出傳世玉璽,孝元皇太后堅決不交,憤怒之下拿出玉璽用力地摔在地上,將傳國玉璽磕掉一角。王莽眼見玉璽損壞,感到非常惋惜,于是緊急命令能工巧匠前來修復(fù)被摔壞的玉璽,奉王莽之名修復(fù)玉璽的匠人絞盡腦汁,終想出一妙招,就是用黃金鑲嵌上摔掉的那塊缺角,修復(fù)后效果絕佳,更加光彩奪目,美不勝收,于是美其名曰稱為“金鑲玉”。這許是“金鑲玉”的來龍去脈??上У氖?,如此珍貴的稀世國寶“金鑲玉璽”,后來幾經(jīng)流傳和轉(zhuǎn)手,傳到三國時代它就消失不見,不知去向了。但是,金鑲玉的這種制作方法和技藝,被后人默默傳承下來,發(fā)揚光大,也成為至高無上、榮耀尊貴的象征,并從宮中傳到了民間。古代民間流傳還有“有眼不識金鑲玉”的說法,用來比喻見識少、目光短、學(xué)識淺、孤陋寡聞等。

      2.3 關(guān)于“金鑲玉”的前人記載

      在我國古代,古籍修復(fù)中的“金鑲玉”也是受到不少讀書、愛書、修書人的重視且有詳細記錄的。

      我國著名的清代目錄學(xué)家、校勘家黃丕烈《宋五服圖解》在跋的部分這樣記載:“……因墨敝紙渝,損而重裝,復(fù)以襯紙副其四周,不能睹舊時面目矣。裝成并記?!盵1]中國著名的藏書家、版本目錄學(xué)家孫毓修在《中國雕版源流考》中記錄清朝曹溶舊抄本《絳云樓書目后序》金鑲玉的裝訂制作方法是:“古本狹小者,補綴后用白紙為里,四面放大,北京人謂之金鑲玉,揚州人謂之袍套襯。”[2]我國著名的清朝御史、版本學(xué)家、出版家、藏書家葉德輝在《藏書十約·裝潢》一書中寫道:“書內(nèi)破損處,覓合色舊紙補綴。上下短者,以紙襯底一層,無書處襯兩層,則書裝成不至有中凸上下低病,書背逼至釘線處者,亦襯紙如之。襯紙之處鉆小孔,一孔在襯紙,一孔在原書之邊……是為保留古書之妙法?!盵3]

      以上記載都是與古籍修復(fù)技藝中的金鑲玉修復(fù)有關(guān)的內(nèi)容。

      2.4 “金鑲玉”形式的襯紙幾種做法

      我們常用的制作方法如下:

      ①計算用料和下料,根據(jù)書頁的規(guī)格尺寸,所用金鑲玉的紙張四周勻大出原書頁進行裁切,具體大出的尺寸可以根據(jù)預(yù)算古籍修復(fù)完成后的尺寸為依據(jù),同時注意所用金鑲玉的紙張必須為手工紙且呈弱堿性的紙張,簾紋方向要和原書頁的簾紋方向一致,紙張結(jié)構(gòu)性質(zhì)要和原書頁紙張的結(jié)構(gòu)性質(zhì)相似,紙張密度要合適,不能密度太小,否則會顯得紙張比較稀松,紙張的顏色不易過深,可選用白色柔軟細膩或本色手工弱堿性紙張作為金鑲玉用紙等。

      ②把將要用來做金鑲玉的紙張進行均勻潤潮和平整。具體做法是用噴壺一沓一沓均勻噴濕紙張,然后把噴濕的紙放在一起,下面墊一塊壓書板,上面蓋一塊壓書板,再在壓書板上壓一兩塊壓書石或鉛塊等重物,目的就是讓水分慢慢滲透,使紙張均勻潮濕,紙張遇水潮濕后會纖維膨脹,而同時上面又有壓書石或鉛塊等重物施加的壓力,所以紙張會舒展開來,原有的紙張折痕會消失變得平整。

      ③我們常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是的,工具合適、充足,用著順手,對于修復(fù)來說非常重要。先將經(jīng)過修補、裁剪、順頁等程序后的書頁整齊地放在修復(fù)臺上,潤潮的襯紙也放在修復(fù)臺上,然后準(zhǔn)備好襯紙過程中有可能要用到的工具,如墊板、直尺、糨糊、小毛筆、鎮(zhèn)尺、鑷子、剪刀等。墊板,可以用比書頁略大的裁切墊,也可以用其他壓書板之類的都可以;直尺,塑料直尺或木板的尺子都可以,長條的直尺隨手用來壓書頁或者壓襯紙,在鑲的時候還可以隨時測量襯紙和書頁的尺寸,檢測和控制書頁和襯紙的距離,隨時測量尺寸,避免書頁和襯紙的傾斜過大,有的時候也會用到鎮(zhèn)尺來壓書頁和襯紙;糨糊、糨糊盆和毛筆,這一組合主要是用來在鑲活兒過程中點沾回折回來的襯紙,如果是第一次或者新學(xué)金鑲玉做法的話,往往在折頁時難以很好把控襯紙和書頁的“服帖”,此時也可用糨糊點沾襯紙和書頁,起到固定書頁的作用,便于折頁的操作,還有就是,如果有“漏網(wǎng)之魚”的蟲蛀等破損時,順帶修補,因為古籍修復(fù)工藝是全部手工勞作,難免會有極少的遺漏現(xiàn)象,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修補即可;鑷子,在修補時用到鑷子的時候較多,在鑲活兒過程中也會用到,比如所用襯紙的紙張有沙粒、黑點以及其他雜物時,可以用鑷子小心移除;剪刀,在鑲活兒過程中,在回折后背部分襯紙時,需要剪開一段襯紙,便于回折,期間會用到剪刀裁剪。

      ④備好工具和材料后,進行鋪紙。襯紙四周按需要(預(yù)算)尺寸留出(主要是根據(jù)原古籍書頁長寬比例、原古籍開本以及原書頁天頭下腳的尺寸等來預(yù)算所需要留出的襯紙尺寸),然后進行鋪紙和鋪書頁,一張襯紙一張書頁,逐頁鋪上,鋪的時候避免書頁和襯紙滑動,隨手用尺子或鎮(zhèn)尺壓上。

      ⑤上述步驟做好后,在上半部分壓壓書板,壓書板上可以再壓一塊小鉛坨或其他重物,同樣避免鋪好的襯紙和書頁滑動移位,然后掀起沒有壓住的下半部分,再回折襯紙,回折的襯紙邊與原書頁的邊對齊,襯紙折口處摁壓平整,再在襯紙左右兩邊適當(dāng)?shù)奈恢命c一點糨糊和回折的襯紙部分粘連,如此循環(huán)重復(fù),直至把所鋪的襯紙全部折完。需要注意的是,在每一頁上面所點的糨糊點的位置,最好能稍微錯開一點,否則一冊書全部鑲完之后,點完糨糊點的地方可能會因其集中在一個點上而凸出或過硬。

      ⑥上述步驟完成后,一邊就算折好了,輕輕挪開鉛坨和壓書板,把書頁連同襯紙一起180度旋轉(zhuǎn)過來,回折另外一邊,依然是上半部分壓上壓書板和鉛坨或其他重物,翻起下半部分書頁和襯紙,回折襯紙,回折的襯紙邊和書頁的邊對齊,然后點糨糊點粘連,依次逐頁回折,直至折完。

      ⑦兩邊折好后,輕輕把書頁和襯紙旋轉(zhuǎn)90度,使書背的位置對著自己,同樣在上半部分壓好壓書板和鉛坨或其他重物后,這時會看到左右兩邊襯紙回折的部分形成了兩層紙,用剪刀把回折形成的雙層紙和單層紙的交界點剪開適當(dāng)?shù)拈L度,剪開的長度基本以比原書大出來的襯紙的1/2為宜,左右兩邊每頁襯紙都要剪開。

      ⑧按照從上到下或者從下到上的順序逐頁把襯紙回折,折到與古籍書背的一條邊對齊即可,逐頁重復(fù)此動作,直至折完襯紙,然后用尺板適當(dāng)?shù)牧Χ绒魤夯卣鄣牟课弧?/p>

      ⑨輕輕小心地挪走壓書板和鉛坨或其他重物,把書頁和襯紙一起旋轉(zhuǎn)180度,依然是按照一定的順序(從上到下或從下到上)逐頁把襯紙回折,折到與古籍書背的一條邊對齊即可,逐頁重復(fù)此動作,直至折完襯紙,然后用尺板適當(dāng)?shù)牧Χ绒魤夯卣鄣牟课?。到此,書頁四周的襯紙應(yīng)該是都已經(jīng)回折,這時候需要根據(jù)個人工作習(xí)慣方法來檢查書頁和襯紙是否滑動移位,如果有滑動移位的情況,進行調(diào)整回位,檢查有回折的襯紙與書頁是否有重疊或者有空隙的情況,進行調(diào)整。

      ⑩按照個人工作習(xí)慣方法和手法,依照原書頁書口折痕處進行折頁,一般折頁時,手指會同時摁壓住書頁書口部位的上下兩點,以便保持書頁和襯紙的一致性,防止書頁和襯紙滑動錯位等。折頁后的襯紙折口要和書頁折口保持貼合,否則不但書口部分會塌陷、不整齊、容易損傷,更會影響修復(fù)后美觀效果。

      k折頁完成后,用雙手或尺板按壓書口的附近,然后進行理齊書頁和撞頁。此時,撞頁并不是簡單只撞齊書頁,也不是簡單只撞齊襯紙,而是書頁和襯紙要同時進行撞齊,還要保持書頁和襯紙之間天頭和下腳下的位置不能移動,需要足夠的工作經(jīng)驗和嫻熟的工作技術(shù)才能做得得心應(yīng)手。

      l撞頁完成之后,要進行齊下腳。因為是書頁里面夾了襯紙,所以在齊下腳的時候,手指不僅僅要夾住書頁,還要同時夾住下腳部位長出來的襯紙。同理,另一只手不僅僅是摁壓住書頁,還要摁壓住天頭部位長出來的襯紙,比較考驗功力。

      m小心地把齊欄后的書頁轉(zhuǎn)移到捶書石上,進行適度錘平。錘平時,身體姿勢要正確,錘子要端平,錘子落下時不歪不扭不斜,保證錘子落到書上時錘面和書頁,接觸面的各點力度均勻,否則會把書捶出一道一道錘子邊的痕跡,俗話說捶出了“溝”,對古籍的下一步操作和保護極其不利,相當(dāng)于二次給古籍造成了損傷。捶書,看似簡單的事情,但事實上沒有多年的經(jīng)驗和足夠的實操練習(xí),根本達不到心中想要的效果。捶書的力度、捶書的位置、捶書的次數(shù)等都是根據(jù)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要做到游刃有余并不是簡單的事情。

      n錘平之后,我們會發(fā)現(xiàn)書頁會有滑動移位,書口和下腳不齊,這時候需要再次進行撞頁、齊下腳等工序,等調(diào)整到書口平整,下腳齊直的時候,把書放在兩塊壓書板之間,放進壓書器,進行壓實定型,壓書器最好不要一次性壓到最大壓力,壓力能壓緊即可,待到第二天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壓書器會比第一天松了一些,這時候再緊緊壓力增加一些壓力。如此反復(fù)幾日,壓書器就不會再松。

      o數(shù)日后,從壓書器里取出壓過的古籍,檢查壓實定型的效果如何,如若效果理想即可進行下一步操作—裝訂成冊。裝訂成冊主要包含訂紙捻、包書角、上書皮、打眼、訂線、撥線、貼書簽等。

      還有一種做法和上面敘述的做法大同小異,只是方式方法略有不同而已,最后完成后的成品和上述完成后的成品樣式和效果是一樣的。就是在鋪書頁的時候,先理整齊襯紙,再把襯紙的一邊固定住,然后按照從下到上的順序,把書頁隔一頁襯紙夾進去一頁書頁,一邊往里面夾書頁一邊順手撫平襯紙。四周回折襯紙的時候,根據(jù)個人工作手法和習(xí)慣按照從上往下逐頁回折或者是從下往上逐頁回折的順序都可以,目的是一樣的。

      3 古籍保護常識

      古籍修復(fù)是為了更好地保護和保存古籍,同時也是為了盡可能最大時限延續(xù)古籍的壽命,所以在古籍保存時也要多加愛護,如在古籍存放時要盡量避光保存,所有古籍書柜最好能夠隔光,盡量不要做玻璃門,更加不要把書拿出來久曬、暴曬,所謂在陽光下曬書的同時會曬死蟲卵不一定正確。要保持古籍的清潔,書在潮濕又有灰塵雜物的環(huán)境中就會“長毛”,一般認為“長毛”是因為潮濕,其實不僅僅是潮濕一方原因,還是因為有霉菌霉斑、灰塵、雜物以及其他微生物的書頁遇到潮濕,造成了各種霉菌等適宜的生長環(huán)境,所以會迅速發(fā)霉“長毛”。所以,保持古籍、古籍書頁、古籍周圍環(huán)境的干凈衛(wèi)生和防止潮濕對于古籍的保護非常關(guān)鍵,如果條件允許,可以控制古籍周圍環(huán)境的溫濕度(溫度18~24攝氏度,濕度45%~60%)是最好的。還要盡量使古籍遠離水、火、蟲、酸等。還可以制作無酸函盒等裝具和防蟲書柜等。總之,對古籍文獻的保護意識要跟上。

      4 結(jié)語

      古籍是珍貴的歷史文化的積累,是古人智慧的結(jié)晶,是不可再生的歷史載體。古籍修復(fù)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傳統(tǒng)技藝,保護和利用好這門技藝,才能更好地保護不可再生的傳統(tǒng)文化。每一次修復(fù)都是跟古人的一次“交流”,都值得用心去對待,要珍惜每一次與古籍“接觸和交流”的機會,我們修復(fù)生涯中與不同的古籍文獻“接觸交流”都很有可能是僅有的一次機會,要倍加尊敬和珍惜,就如同醫(yī)生給病人看病,從接待病人的那一刻起,無論是研究“病情”、做出“診斷”、開出“藥方”,還是“復(fù)診”,都要認真負責(zé)地對待,不能有絲毫馬虎。古籍修復(fù)要根據(jù)不同的破損情況、保存環(huán)境、客戶需求等,做出適合的修復(fù)方案并給予實施操作修復(fù),遵循修復(fù)原則。

      參考文獻

      [1]黃丕烈.蕘圃藏書題識[M].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9:45.

      [2]孫毓修.中國雕版源流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49.

      [3]徐雁,王燕均.中國歷史藏書論著讀本[M].成都:四川大學(xué)出版社,1990:45.

      猜你喜歡
      傳統(tǒng)文化
      運用傳統(tǒng)文化開展企業(yè)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
      學(xué)習(xí)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提升黨員干部道德修養(yǎng)
      論弘揚行為德學(xué)的重要性與實現(xiàn)途徑
      “圖書館+書院”公共文化服務(wù)模式探析
      旅游開發(fā)對納孔村布依族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研究
      試論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關(guān)系
      就陜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創(chuàng)意設(shè)計談幾點看法
      淺析日本“世襲政治”產(chǎn)生的原因及其影響
      大學(xué)生國學(xué)教育中相關(guān)概念辨析
      中國影視劇美學(xué)建構(gòu)
      友谊县| 柳江县| 仁布县| 西峡县| 吉林省| 荆州市| 新龙县| 塔河县| 社会| 兴文县| 铜山县| 娄底市| 长寿区| 长子县| 新田县| 烟台市| 门源| 乌海市| 林芝县| 平湖市| 靖边县| 图片| 洪湖市| 双江| 三穗县| 巧家县| 罗江县| 中阳县| 中西区| 若尔盖县| 洮南市| 亚东县| 志丹县| 虞城县| 潼关县| 赫章县| 湘乡市| 来宾市| 彭泽县| 古丈县| 虹口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