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春松
摘 要:為更好地完成高中體育的目的任務,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我們即要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要注重學生學法和學法指導。以進一步啟發(fā)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真正明確體育的學習動機,成為學習的主人。
關鍵詞:高中體育;學法指導
隨著體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廣大教育工作者逐漸在工作中認識到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過于重教輕學,其弊端既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又制約了學生個體的主觀積極性,教學中,盡管老師有良好的工作愿望,但由于缺乏學生積極主動的努力和配合,從而使教學實效很難取得預想的結果。
為更好地完成高中體育的目的任務,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我們即要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要注重學生學法和學法指導。以進一步啟發(fā)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真正明確體育的學習動機,成為學習的主人。因此,強化學生的體育意識,加強學生進行體育學法指導,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是實現(xiàn)高中體育目的的任務的關鍵所在。
一 學習體育知識的學法指導
使學生明確體育的健身,保健及娛樂作用,具備從事體育鍛煉應有的體育基礎知識,促進學生體育基礎知識,促進學生體育學習動機的形成,是接受體育學法的前提條件。為此,在學法指導中,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
(一)講授青少年身心發(fā)育的特點,使學生明確從事體育鍛煉對人一生的重要作用,從而激發(fā)學生積極參加體育學習的動機。
(二)結合學校體育的目的任務,豐富學生體育的基本知識,講授體育的概述,體育科學的基本原理以及發(fā)展學生身體基本活動能力,學習各項體育的基本方法,使學生在教學中,對教師的要求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從而主動積極地參加體育鍛煉。
(三)講授認識問題的規(guī)律,體育動作技能形成的規(guī)律,人體機能變化規(guī)律和增強體質(zhì)的規(guī)律,開拓學生的知識視野,掌握科學的鍛煉方法。
(四)根據(jù)教學安排,講授各專項教材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運動特點及健身作用,技術結構,重點難點及學習的方法步驟。使學生明確教材特點,自己的差距及努力方向,有效地提高練習實效。
(五)加強體育的常規(guī)管理和對學生進行不斷地養(yǎng)成教育是進行體育學法指導,促進學生學習志趣的重要條件。
(六)良好的師生關系是保證體育學法指導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師要用自己良好的師德規(guī)范和精通廣博的專業(yè)技能和學識才能獲得學生發(fā)自內(nèi)心的擁護和愛戴,工作中,要使學生感到老師的愛是一種由衷的工作熱情,教師的嚴是一種無私奉獻的責任意識。學生就會在學習中與老師密切配合并努力刻苦地加強練習,就會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
二 發(fā)展學生身體素質(zhì)的學法指導
有效發(fā)展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是全面增強學生體育的重要方面,良好的身體素質(zhì)又是各項體育活動的基礎,因此,要把有效地發(fā)展學生身體素質(zhì)作為學法指導的重點。
(一)向?qū)W生講授“增長體質(zhì)的規(guī)律”。使學生了解發(fā)展身體素質(zhì)是個循序漸進,不斷鞏固提高的過程,如果不堅持練習,消退的速度要比增長速度快的多。因此,在學法指導方面要教育學生,要想有效地增強體質(zhì)就必須不間斷地刻苦訓練,才能取得較滿意的結果。
(二)肌肉力量是各項運動的基礎,在體育學法指導上,要教育學生重視力量練習,在指導學生進行力量練習時要使學生清楚,發(fā)展最大肌力練習時應以本人最大肌力80-100%負荷強度反復強化。在發(fā)展力量耐力練習時應以本人最大肌力50-60%的負荷強度多組數(shù)的練習。在發(fā)展彈跳力時應以各種跳深和等張收縮練習及大力量相交替多組數(shù)的練習,才能取得較滿意的練習效果。
(三)在速度練習方面,要教會學生各種快速反應練習,中等強度的放松跑并過渡到極限跑。除此之外,要求針對個人實際有所側重地加強專項技術練習,肌肉力量訓練和柔韌性練習,有效地發(fā)展學生的速度素質(zhì)。
(四)在發(fā)展學生的耐力時,應指導學生先發(fā)展一般耐力水平,通常采用的方法有長距離跑,越野跑以及長時間的游泳和球類運動。當一般耐力有了一定基礎的時候,可通過各種強度定時跑,重復跑,間歇跑等訓練手段提高有氧和無氧化的能力,同時,要根據(jù)各項目要求和本人實際加強力量,柔韌及協(xié)調(diào)性方面的訓練。
三 體育技術教學的學法指導
在體育技術教學中,要教育學生遵循體育動作技能形成的規(guī)律,從以下幾方面掌握體育的技術,技能。
(一)直觀誘導法:指運用講解,示范,教具及各種聲像電教手段在學生的大腦皮層形成動作表象,使學生在直觀的作用下感知正確的技術,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分析動作技術結構,明確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對較難的完整動作采取逐步誘導反復練習方法,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動力定型,準確,熟練地完成所學的技術動作。
(二)即時實踐法:在學完技術動作后,學生即刻實踐,以加深印象,掌握技術動作。在指導學生時要使學生認識到“即時實踐法”是在同學有意注意的前提下即刻模仿的,因此,有利于學生記憶和掌握所學動作,在學習簡單動作時同學可采用完整法練習,在復雜的完整動作或武術套路連接教學階段,廣泛應用即時實踐法,其學習效果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循序漸進法:在體育教學中,無論是理論課教學還是實踐課練習都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在指導學生時,要使學生了解人體機能變化規(guī)律,自己的體育基礎和水平,練習時要結合各運動專項特點,先易后難來確定學習的重點,特點是在突破技術難點時要采用分解和完整法相結合的方法,只有在逐個突破,反復強化,不斷提高的基礎上,才能逐漸掌握技術,形成技能。
(四)競賽法是采用比賽的方法學習體育技能。競賽法具有強烈的競爭性,是身體素質(zhì),運動技能充分發(fā)揮并能體現(xiàn)體育道德和學生個性特征最具有魅力的一種體育形式。也是深受學生歡迎的體育組織形式。在指導學生競賽法時,要從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入手,逐步引導,完善所學技術,提高技能。同時,要講授競賽的組織方法,例如:組織編排,有關規(guī)則及裁判方法,教育學生要提高思想品德和體育道德水平。另外,要加強安全教育和安全措施,防止傷害事故的發(fā)生。
因此,教學既要注意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注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加強體育學法的指導,就會有效地提高體育的教育,教學效果。更好地完成和實現(xiàn)高中體育的目的,任務。
參考文獻:
[1]李松.體育學法指導十二法.體育教學,2000,01
[2]周自由.新課標下的體育學法指導.河南教育,2005,05
[3]周福貴.體育學法指導探討.中國學校體育,2000,03
[4]張文鳳.新課程背景下體育教學中的學法指導初探.新課程(中學版),2008,01
[5]于素梅,毛振明.有效學法指導源于學法——對有效體育學法指導的重新審視.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