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亦春
[摘 要] 紫砂器在中國的歷史十分悠久,而紫砂陶刻也為紫砂器增添了藝術價值,紫砂陶刻隨著歷史的不斷變遷而逐漸改變,如今已經成為紫砂器裝飾的重要部分。對紫砂器中的紫砂陶刻裝飾和應用進行簡析,希望對未來的紫砂文化發(fā)展提供相應幫助。
[關鍵詞] 紫砂器;紫砂陶刻;裝飾;作用
隨著我國文化領域的不斷發(fā)展,具有悠久歷史特色的紫砂文化逐漸被人們所喜愛和重視,其中較為常見的是紫砂陶刻裝飾藝術。紫砂陶刻裝飾藝術來源于紫砂文化和紫砂器近千年的演變和發(fā)展,紫砂陶刻的應用不僅對紫砂器具有較強的裝飾性,而且在現代社會中演變?yōu)樵u價紫砂器價值的主要條件之一。
一、紫砂器
紫砂器是我國特有的陶土手工藝品,經過長時期的發(fā)展,紫砂器由原來的手工制造逐漸轉變?yōu)闄C器大批量制造,我國的紫砂器具有2400多年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從發(fā)現紫砂制品至今幾百年,紫砂經歷了起起伏伏,從盛時走向低谷,又從低谷觸底反彈發(fā)展至今,離不開一代代制壺藝人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他們緊跟時代的潮流與審美,制作出既符合當代審美又集成優(yōu)質經典器型的一件件精品。宜興紫砂陶是一種經典的手工陶藝制品,是陶藝史上一支精彩的發(fā)展線。紫砂的手工陶器成型工藝很特別,近年來隨著國學的興起,紫砂器成為具有收藏價值的“古董”,在我國的拍賣市場中行情越來越好,紫砂器的制作原料是紫砂泥,而紫砂器中較為常見的是紫砂壺。名家的紫砂壺作品經常出現一壺難求的情況,其中價值最高的是原產地在江蘇宜興的紫砂壺。紫砂器最早大多為生活用具,從明朝正德年間開始出現紫砂壺,因為紫砂壺不奪茶香氣、無熟湯氣和壺壁吸茶氣的特點,一度使紫砂壺在明朝成為皇室貢品。
二、紫砂陶刻
紫砂陶刻是紫砂器中最主要的藝術裝飾手法,紫砂器大多光挺細滑且肌理色澤豐富,自古以來深受文人雅士的喜愛。在紫砂文化的發(fā)展變遷中為迎合文人們的欣賞趣味,將詩詞畫作篆刻作為裝飾,這便是最早的紫砂陶刻的由來。紫砂文化中的紫砂陶刻與漆雕、木雕、碑文銘刻等雕刻不同,紫砂陶刻是在紫砂凹凸不平的陶坯上進行,并根據紫砂陶器不同的造型進行相應的刻畫,結合所繪藝術風格和自己獨特的雕刻手法,同時并要注意刻畫內容的清晰度和層次感。無論是畫面的協(xié)調性還是構圖等比例雕刻,都需要優(yōu)質的審美感。
三、紫砂陶刻裝飾
紫砂陶刻裝飾在紫砂文化的發(fā)展中最早源于元代,元代的紫砂器上大多具有相應的陶刻裝飾,最為著名的是元代的紫砂壺壺銘。最早的紫砂陶刻較為簡單并起不到裝飾作用,它只是紫砂陶器在制作時陶坯上的銘文,而銘文都是記錄其作者的信息和簡單事跡,銘文位置大多在紫砂器的底部,這是紫砂器陶刻裝飾的雛形, 同時紫砂器底部刻畫銘文是明朝宜興紫砂壺的陶刻特征。而隨著紫砂文化的不斷演變和發(fā)展以及文人的參與,紫砂器的陶刻裝飾部位逐漸從底部轉移到更明顯的位置,而陶刻的內容也從原有的簡單銘文轉變?yōu)樵娋浜蜁?。紫砂陶刻裝飾最為輝煌的時代是清朝乾隆時期,這個時期的紫砂器陶刻裝飾已經具有獨特的雕刻技術和裝飾方法,而在如今的紫砂器拍賣市場中清朝時期的器具拍賣價格更高,更具有收藏價值。清朝時期的紫砂器每件都有精美的陶刻,陶刻內容主要有壺手銘文、繪畫人和雕刻人的銘文以及訂制器具主人的銘文,還有所喜愛的書畫等。
四、 紫砂陶刻裝飾技法和裝飾特點
印刻和空刻是紫砂陶刻裝飾藝術的主要技法,而紫砂陶刻的金石用刀方法包括澀刀、遲刀、留刀、輕刀、切刀、舞刀等。印刻和空刻的陶刻方法不同,印刻是根據詩詞書畫的底稿謄印到紫砂器之上的陶刻裝飾方法,一般的陶刻刻工就能完成。紫砂陶刻在進行印刻技法時,先確定大體陶刻的輪廓后再應用斜刀進行刻畫,用刀時需注意行刀的刀勢,以確保陶刻作品的氣脈連貫和傳神韻致。紫砂陶刻在進行空刻技法時,是由經驗豐富的紫砂藝人或是熟悉紫砂陶刻的書畫家進行雕刻操作的, 空刻技藝對于紫砂陶刻藝人的要求較高,但也具有更高的價值和裝飾性。紫砂陶刻的空刻用刀必須保持刀法多變、可輕可重、或虛或實等特點,如此才能有效反映紫砂陶刻裝飾的藝術特點。紫砂器的裝飾時間和方法可分為紫砂器燒成前和燒成后兩種,絞泥、浮雕、堆繪等是紫砂器燒成前的裝飾方法,而釉彩、 拋光、包銅、金銀絲鑲嵌等則是紫砂器燒成后的裝飾方法。而陶刻是紫砂器最主要的裝飾方法,紫砂器形成前的紫砂陶坯可塑性較強,無論是草、隸、篆等各種書體和花卉、蟲鳥、山水、人物等國畫白描都能在紫砂陶坯上進行雕刻,進行燒制后便成為紫砂器最為獨特的紫砂陶刻裝飾特點。
紫砂陶刻是紫砂器的重要裝飾技術,在紫砂器的外觀、價值等方面都占據著重要位置。紫砂陶刻在我國已經有兩千多年的發(fā)展歷史,它是紫砂文化中文學素養(yǎng)、書畫功力、人格氣質等內容的直接體現。紫砂陶刻藝術不僅注重手法技巧,還具有較高的藝術本質,紫砂陶刻藝術是評判紫砂文化和紫砂價值的重要標準。紫砂器上的紫砂陶刻裝飾是對國學藝術和悠久歷史氣息的鐘情和頌贊,也是紫砂器中不可缺少的藝術體現形式。一把茗壺與文氣、符合壺意的陶刻書畫裝飾相混搭,便是一件舒服、雅致的作品,閑暇之余,沏上一壺茶,縷縷茶香,從壺內散發(fā)出來,包裹在壺身之上,襯出鐫刻的書畫,品茗賞壺賞書畫,則是一件美事。當余甘回味在唇舌之間時,體會銘文刻畫的意境,便能理解體會文人雅士對茶道的鐘情、對紫砂壺的珍愛及陶刻藝術的頌贊。
參考文獻:
[1]白陽雷. 探究紫砂陶刻藝術的裝飾技法[J]. 陶瓷科學與藝術, 2017(12):78.
[2]張美玲. 論紫砂陶刻的前世今生[J]. 江蘇陶瓷, 2017(b12):8.
(編輯:劉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