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樂江 (四川廣安友誼中學實驗學校)
學校辦學理念是學校發(fā)展實踐中探索并凝聚起來的一種共同的價值觀,是學校長期發(fā)展過程中形成的一種文化積淀,它是師生共同認可的行為準則,它對內(nèi)體現(xiàn)出的是凝聚力和向心力,對外展示出的就是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它是一種無形的能動的精神財富,是學校發(fā)展的靈魂,能促使學校在發(fā)展實踐中走向完美。
辦學理念要真正體現(xiàn)出它在內(nèi)涵和外延上的作用,就必須讓它在學校長期的發(fā)展實踐中得到延續(xù)和升華。但在現(xiàn)實中,很多學校的辦學理念不能得以延續(xù),每換一任校長,就更換一個辦學思路,提出一種辦學理念。有的校長全憑自己的大腦想當然,有的完全依靠“百度”等工具搜索而來,然后將它貼在墻壁上,鑲嵌在走廊欄桿上,純粹是為了以之示人,顯示自己的“政績”而已,根本沒把它當作是一種能動的精神財富,根本沒想靠它來引領學校發(fā)展。難怪不少學校所謂的辦學理念都是千篇一律,大多雷同;難怪有的學校的辦學理念朝令夕改。
記得浙江省兼職督學胡家良曾這樣說過,“學校要有辦學特色,但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而是時代的需要和對現(xiàn)實教育的清醒把握。特色本無罪,罪源在于只為特色而特色的形式主義”。的確,一所學校的辦學理念和辦學特色不能帶有官僚成分,不能只出于政績考慮,不能淪為“面子工程”。
學校是文化精神傳承的重要陣地。學校要發(fā)展,打造富有特色的校園文化,凝聚切合學校發(fā)展實際的辦學理念,讓全校師生都能擁有積極向上的精神,傳遞教育正能量,顯得極為重要。校園文化、辦學理念作為一種精神教育力量,它通過學校健康向上的精神因素和文化活動,能給學校師生以積極健康的影響和熏陶,陶冶其情操,健全其人格,最終帶動師生精神品質(zhì)、學校辦學品位的提升。不過,校園特色文化的打造,不應只為了追求視覺效果和表面形式;學校辦學理念不能只為了讓人們一飽眼球而朝令夕改,否則,它就失去了應有的意義。
每一種生物都有其獨特性。學校也是這樣,沒有完全相同的兩所學校存在。不同的學校應該有自己獨特的辦學風格和辦學方向,其辦學特色也應該是學校辦學風格和辦學方向的集中體現(xiàn)。辦學理念的提煉,要充分體現(xiàn)學校的地域性,綜合學校師生特點、辦學條件、家庭社會、人文風情等因素,要切合本地本校實際,充分體現(xiàn)自己的校本特色,切忌公式化、口號化和模式化。
首先,要深入了解學校的發(fā)展歷史,研究學校發(fā)展的歷史沿革和地域特色,然后因地制宜地探索出適宜的特色發(fā)展理念來。其次,要深入了解學校教師的個性特點,讓學校辦學特色更適合學校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心理需求,能得到大多數(shù)人的理解和認同,從而增強凝聚力和向心力,引領教師進一步探索實踐,促進學校走健康發(fā)展、特色發(fā)展、和諧發(fā)展之路。最后,要注意學校辦學理念的與時俱進和引領導向。學校畢竟要向前發(fā)展,學校的特色辦學理念,既要適合學校當前的發(fā)展,又要能使學校發(fā)展緊跟時代;既要有學校發(fā)展的共性,又要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否則,如果學校的辦學特色只是出于政績考慮,一旦成為官樣文章,就會成為別人經(jīng)驗的簡單復制,這樣的發(fā)展特色就沒有生命和價值可言,這樣的校長就會因為“百度”而讓自己的教育人生“白度”。
一所學校的發(fā)展,沒有現(xiàn)成的路可走。作為學校管理者,要善于總結前任領導的成果,懂得借鑒別人的經(jīng)驗,但不能照搬照抄,不能削足適履,不能不顧自身特點和發(fā)展實際,不做適應性研究地生搬硬套,不能把別人的經(jīng)驗當作機械的教條,盲目效仿,甚至一成不變地搬用,否則,就會形成辦學理念上的“黨八股”,在盲目學習模仿中迷失自己。
一要博采眾長。在學習別人的辦學思想,發(fā)展特色時,要以觀察者的眼睛、敏銳的嗅覺,洞悉其中的精髓,對其做出全方位的判斷,按照“有取舍地拿來”的原則,博采眾長,取長補短,不斷完善和形成自己獨特的辦學風格,彰顯自己的個性特色和獨特魅力。二要因地制宜。不能一味地照搬名校的教育模式,不能為追求某一種所謂的“最佳”模式而忽視自身的主客觀因素,不能全盤否定和拋棄前任領導或自身有個性的東西,不能不加分析地完全“拿來”。否則,我們將走入追求同一模式、“最佳”模式的死胡同,導致辦學模式千篇一律,死水一潭,毫無個性和特色。三要彰顯自身特色。但凡名校,其魅力就在于他們“在教育模式和自身之間找到了一致性”,能夠較好地做到“自身認同和自我完整”,表現(xiàn)出自己的個性,能運用自己的優(yōu)勢去拓展,而不是一味地去模仿別人。我們在學習借鑒過程中,要明確自身的實際,要凸顯自身特色,要反復斟酌哪些適用,哪些不適用,不能只觀其外表,切忌死搬硬套。要善于比較,揚長避短,學會揚棄,能把名校那些適合于自身實際的東西逐步融入自己的特色之中,使自己的個性更突出,特色更鮮明。
朱永新說過,“一所好學校必須是一所有品位的學校,有特色的學?!?。學校的辦學品位、發(fā)展特色的形成,非朝夕之功,一日之成,而是長期積累沉淀的結果。作為學校領頭羊的校長,要真正做蘇霍姆林斯基眼中有教育思想的領導,徹底摒除片面的、唯我的“政績觀”,認真總結前任領導的成果,善于借鑒別人的經(jīng)驗,既不唯我獨尊,也不依葫蘆畫瓢,既不東施效顰,也不故步自封,要充分結合本校實際,做到博采眾長,堅持因地制宜,不斷彰顯自身特色,最終走出一條適合自身發(fā)展的路子來,促進學校健康和諧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