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田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園區(qū)第一小學 張利軍
一所學校要實現(xiàn)辦學、辦好學,必須要有適合的辦學理念作為指引,它是學校發(fā)展的靈魂。形成符合學校實際的發(fā)展理念,讓辦學理念在學校辦學、教育教學等工作中能夠成功發(fā)揮作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顧及到許多問題,才能保證辦學理念在一所學校能夠成功形成、達成和落地。
一所學校在辦學之初形成辦學理念,不是由校長根據(jù)學校實際簡單地擬出幾個詞匯或是一兩句話,然后讓師生背下來遵照執(zhí)行就完事。它應該是一個民主的過程,應該把有思想的教師、專家聚集在一起,根據(jù)學校實際研討提出,感覺適合再敲定。如果說后面感覺不合適,還可以廣泛征詢教師與學生的意見,做適度地修改。所以,形成學校辦學理念,應該是一個過程,需要經(jīng)歷,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制定和出臺的,更不能一蹴而就。
我們學校把“引擎”作為辦學理念,只有簡單的一個詞匯,看似簡單,但在解讀時,廣泛征集了教師與學生的意見,后來又吸引家長參與進來,邀請教育專家、社會賢達,共同組成研討會,研討了很多次,才實現(xiàn)把“引擎”的概念予以擴展,貼切的用來指導學校辦學。在指導工作過程中,個別教師、家長委員會成員又指出有個別不妥之處,我們做了適當修改,才形成了現(xiàn)有辦學理念的闡述。
“引擎”作為我校辦學理念,其中“引”有引導、引向之意,為學生人生發(fā)展導引正確方向,幫助學生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扒妗庇小巴信e”之意,比喻教師秉持紅燭風骨,胸懷春蠶情愫,甘為人梯,啟迪學生蓬勃向上之力。該理念把“引”和“擎”分開,從這兩方面展開敘述,卻把目標都指向了教師,這既符合家長與社會的方向要求,又符合教師自己的要求,因為有了這樣鮮明的闡述,教師能夠更加清楚自己工作應該怎樣做,既包括工作方向、內(nèi)容,又包括具體工作措施。
這樣的辦學理念符合師生發(fā)展的需要,首先可以認定,它在初始階段是成功的。特別是在后來的具體工作中,憑借這樣的理念,進一步夯實了校風、班風,也端正了教師工作與學習的態(tài)度,許多難辦的事情,也在這種理念的指導下變得迎刃而解。這說明把“引擎”作為辦學理念選擇的成功性以及其形成過程的必要性和正確性。
所以一所學校辦學理念的形成,絕不是靠校長或某位領導的一己之力,而是要群策群力,要講求民主,使其形成成為一個過程。只有這樣形成的辦學理念,才具有說服力,也才有舒服度,易被眾人所接受、落實。
其實,這也是辦學理念在形成以后如何落地成功的問題。經(jīng)過醞釀、研討論證出來的辦學理念,決不是用來看的、用來讀的和用來背的,而是用來使用,指導學校工作的。筆者認為,要落實學校辦學理念,使其化為用來指導教師工作與學生學習的自覺行動,在起初階段,必須依靠制度。
仍以我?!耙妗鞭k學理念的落地為例。雖然有諸多教師在起始時參與了理念的研討、制定與修改,但是并不能立即做到入腦入心,化為自覺行動落實到具體工作中。特別是在教育教學方面,個別教師仍然憑借老的教學經(jīng)驗,我行我素,采用填鴨式教學,忽略學生對學習的體驗與感受。學校在觀察與了解到這種情況以后,馬上修改了《教師課堂執(zhí)教準則》,將對學生特別是針對個別學生的指導寫進了準則,要求教師要“承認并尊重學生個體間存在的差異”,要針對“差異”采取適合的教學方法,要學生“學得會”,輔導過程要細心和有愛心,如此才真正體現(xiàn)出教師對待學生的引擎,也才符合關于“引擎”所作出的闡述,即甘為人梯,啟迪學生蓬勃向上之力。
在這條準則的指引下,教師慢慢改變了課堂理念,變得越來越多地關心學生的學習基礎與體驗,特別是許多后進生,也在課堂中充分地得到了尊重,重新變得自信起來,學習成績也變得與日俱增。在看到“準則”修改后所發(fā)揮的作用,學校趁熱打鐵,又將“引擎”的理念寫進了《教師教育教學競賽賦分標準》中,進一步加大了“引擎”在教育教學中的滲透,使“引擎”成為教師備課、講課,甚至是在給學生批改作業(yè)時首先想到和顧及到的思想,達到了入腦入心。
靠制度落實辦學理念,的確為辦學理念樹立了一定的保證,但從人文的角度講,難免顯得有些生硬。處理起這個問題,就需要不斷組織教師學習,提高教師對辦學理念的認識,使其內(nèi)化于心,切實化為教師的自覺行動,用來指導教師方方面面的工作。
學校的辦學理念在形成以后,要想保證落地有效果,一是靠制定與修改相關制度,二是要通過學習,化為教師的自覺行動達成落實,如果教師能從中嘗到甜頭兒,就會越操作越有興趣,興趣至濃,教師就可能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將對辦學理念的落實推動到更深層次。
雖然辦學理念大多要根據(jù)學校實際與教師、學生實際研討和形成,但是仍然不可忽視世界以及國家的教育政策以及教育發(fā)展趨勢。比如國家的教育政策發(fā)生了調(diào)整,如果學校所形成的辦學理念出現(xiàn)了與之不適應,那么要立即予以調(diào)整。即我們在研討、出臺學校辦學理念時,不可任性,要高度重視國家政策、先進教育理念和當前教育發(fā)展趨勢,然后才可根據(jù)實際商討學校辦學理念。當然,如果將辦學理念與國家教育政策、先進教育理念、教育發(fā)展形勢巧妙融為一體,也是醞釀和考慮形成學校辦學理念的思路之一,能夠做到巧妙結合,效果會更好。
學校辦學理念在達成的過程中,要鼓勵教師與學生注重創(chuàng)新,這樣才能保證辦學理念發(fā)展有靈魂。仍以我校在落實“引擎”文化時的細節(jié)為例,有個別有實踐經(jīng)驗、有思想的教師認為“引擎”學生發(fā)展的方向有多種,既可以是教師在前面引導,又可以是教師予以托舉,在其它方向上也未猶不可,總之在引導方向上對“引擎”進行了詳細詮釋,為教師如何落實具體工作,如何實施具體教學,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著力點。我?!耙妗鞭k學理念得以順利貫徹落實,在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有許多這樣有思想與樂于實踐的教師,他們在將“引擎”理念的達成過程中,始終保持著創(chuàng)新精神,不斷賦予和豐富“引擎”的內(nèi)涵,為“引擎”不斷注入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