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麗 曹秀云 趙葉靈
摘 要:本文以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為背景,根據全生命周期理論,針對相應問題進行研究,并從固定資產采購、使用、處置階段提出相應的管理優(yōu)化方案。
關鍵詞:全生命周期;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管理優(yōu)化
一、全生命周期及高校固定資產管理概述
1.全生命周期概述
全生命周期具有狹義以及衍生出來的廣義兩種含義。從狹義也就是字面意義上來說,全生命周期是指生物體從出生到死亡所經歷的全部過程,而廣義則是對本義的延伸與深化,泛指各種客觀事物在不同階段的變化與規(guī)律,這一含義在政治、經濟、環(huán)境等領域中被普遍運用。無論是廣義還是狹義,全生命周期不僅包含研究對象的存在階段,更涵蓋研究對象存在前與消失后產生影響的全過程。
2.高校固定資產管理概述
高校固定資產管理,是指管理人員對校內各種固定資產根據全生命周期劃分的各個階段實行相應的動態(tài)管理工作。按工作內容劃分,可以分為賬面管理與實物管理,由國資處、財務處、資產管理部門、各院系等多部門協(xié)同管理。對于規(guī)模龐大、結構日益復雜的高校固定資產,如何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價值,實現(xiàn)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tǒng)一,是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的主要任務。
二、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分析
1.資產購置階段
(1)采購成本高于預期。在高校采取政府公開招標的方式購置固定資產時,政府充當著采購人與供應商聯(lián)系的紐帶。但是,通過委托政府進行物資采購,采購價格的制定權也就轉移到了政府手中。政府與高校之間由于各自的差異性而協(xié)商不到位,以及政府要根據各高校的采購需求再進行統(tǒng)一招標,往往會使采購價格與各高校的預算價格產生偏差,致使高校的采購成本上升。
(2)采購制度不規(guī)范。隨著高校招生規(guī)模的日益擴大,以固定資產為主體的相關資產的需求增大的同時,也愈加頻繁與迫切。大量物資的采購需求,對于供應商而言,是牟取利潤的有利機會。即使政府采購的相關機制已經得到發(fā)展,圍標、虛報價格、惡意低價投標等現(xiàn)象仍屢見不鮮。甚至在利益的誘惑下,采購單位的相關人員與部分供應商勾結,導致高校同一類固定資產往往由同一個供應商中標。這種舞弊現(xiàn)象,不僅不能保障資產的質量,還會侵蝕管理隊伍。
(3)專業(yè)人才缺失。高校固定資產的購置,并不是簡單的對固定資產的采購,它還涉及采購預算、采購驗收。在預算與驗收方面,專業(yè)人才的缺失給固定資產的購置帶來許多問題,進一步增加了管理方面的難度。在預算方面,相關部門只顧自身利益,沒有聯(lián)系資產的使用狀況分析購置需求的可行性,盲目預算,依據不足,造成資金浪費的同時,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要性也被低估。在驗收方面,沒有專業(yè)人才的質量監(jiān)控,產品質量很難達到高校要求的標準,不利于固定資產管理的有效執(zhí)行。
2.日常使用階段
(1)賬實不符。導致固定資產實物賬與實物不相符的原因有很多。從表面上分析,導致賬實不符的原因有房屋建筑物早已竣工,驗收合格后并未入賬;預備報廢處置的固定資產先進行賬務處理,而實物并未報廢處理;固定資產已經報廢,而賬務沒有及時處理。從深層來看,賬實不符一是由于心理層面對于管理的輕視;二是由于健全的管理機制、科學的管理手段等的缺乏。
(2)資產大量閑置。由于賬實不符、“爭預算,輕管理”等主客觀因素,固定資產的采購預算缺乏可行性分析,導致“高投入、低效益”是高校固定資產管理面臨的普遍問題。由于缺乏健全的共享機制,固定資產在分配給各部門后,便會被各部門“私有化”,也就出現(xiàn)有些部門缺乏某種設備便申請購買,而其他部門擁有處于閑置狀態(tài)的同種設備的現(xiàn)象。
3.處置報廢階段
(1)缺乏嚴格的執(zhí)行機制。對于資產的報廢處置,即使高校有明確的規(guī)定,但是只浮于表面流程,例如省去人員到現(xiàn)場勘察的步驟,虛假編寫鑒定意見書,對部門的報廢申請基本上全部予以通過。這就導致還有利用價值的固定資產,過早地被報廢,還造成高校使用資金的低效益。
(2)固定資產流失嚴重。高校在分配固定資產時,將責任落實到人,但這也進一步激化了國有資產私有化的矛盾,這一矛盾在小型資產上的體現(xiàn)更為突出。隨著學校規(guī)模的擴大,各部門之間的人員變動更為頻繁,小型固定資產隨著人員變動未經批準轉移到新的部門,從而造成固定資產流失,賬實不符嚴重,報廢工作處于被動局面。此外,缺乏嚴格的監(jiān)督,部門人員對于固定資產在使用與維護上不重視,導致固定資產極易損壞,最終難以修復或者修復費用大于其使用價值而不得不報廢。
三、基于全生命周期的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優(yōu)化建議
1.資產購置階段
(1)加強可行性分析。資產購置作為固定資產生命周期的第一階段,可以細分為采購預算、資產采購、采購驗收,而采購預算的可行性分析是決定固定資產是否購置的關鍵。高校不是盈利單位,資金的來源渠道過于局限,這也就意味著高校資金并不充裕。為了避免有限資金的浪費,高校的主管部門或者財務處在接受固定資產的購置申請時,需要劃分合理的金額界限,單價金額較小需求較多的固定資產也應在界限范圍內,進行可行性分析。此外,針對大量閑置的問題,高校應健全固定資產信息管理系統(tǒng),將固定資產的使用狀態(tài)、存放地點等信息實時錄入系統(tǒng),通過網絡,在手機終端顯示,方便有需要的教職人員隨時查看,為采購可行性分析的科學性提供依據,促進各部門資源共享。
(2)提高人員專業(yè)水平。缺乏專業(yè)的預算人員,采購決策缺乏科學依據;缺乏專業(yè)的采購人員,產品質量不能保障;缺乏專業(yè)的驗收人員,組裝進度不能保證。面對高校缺乏資產購置相關專業(yè)人才的現(xiàn)狀,擺脫輕視專業(yè)人員培養(yǎng)的心理是高校優(yōu)化資產購置階段管理、提高專業(yè)水平的首要步驟,其次才是聘請專業(yè)人員,培養(yǎng)一批高水準的管理人員。
(3)建立電子化采購信息系統(tǒng)。為了減少或杜絕固定資產購置階段產生的舞弊亂象,將采購流程電子化,建立電子化采購信息系統(tǒng),將每一環(huán)節(jié)落實在監(jiān)管之下,實現(xiàn)網上操作便利、數(shù)據公開透明的同時,具體責任落實到人。相關部門在其所負責的流程中的操作信息必須在采購電子信息系統(tǒng)中公示,每一環(huán)節(jié)緊密相扣,為部門相互監(jiān)督提供便利,加強內部控制,規(guī)范相關部門的權力在規(guī)章制度下正常運行。
2.日常使用階段
(1)日常管理與RFID技術結合。高校固定資產,依靠傳統(tǒng)的管理模式,不僅耗時費力、管理難度頗大,并且極其不利于賬實不符、私自出租外借等亂象的規(guī)避,而無須人工干預、操作自動靈活的RFID技術為有效解決這些難題提供了很好的切入點。利用RFID技術,在固定資產購入后,入賬的同時把錄入資產全面信息的RFID電子標簽植入對應實物中,而后借助讀寫器讀取電子標簽,并將讀取到的信息傳送回服務器進行處理,對固定資產實時定位監(jiān)管。除此之外,只要固定資產處于無線電波的覆蓋范圍內,其獨有的電子標簽上的信息可以不受限制地進行修改,確保固定資產信息的有效性,免去煩瑣的人工記錄。這種動態(tài)的智能管理系統(tǒng)可以為高校的投資決策提供科學依據,便于資源共享、維修有序、固定資產價值最大化等愿景的實現(xiàn)。
(2)建立與完善固定資產日常管理績效評價體系。盡管高校固定資產的管理是維系學??沙掷m(xù)發(fā)展的重要工作,但是績效評價體系的缺乏或不完善,使得問責機制不能有效落實,“輕管理”的心理泛濫。為了加強固定資產的管理與約束機制,保障國有資產的安全、完整與效用最大化目標的實現(xiàn),高校需借鑒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在遵循績效評價體系的一般原則下,建立適應于本校特征與管理模式的固定資產日常管理績效評價體系。同時,在日后的管理中也需集思廣益,不斷增減或改進評價指標,優(yōu)化完善績效評價體系。
3.處置報廢階段
(1)處置信息公示。當管理人員認為特定固定資產沒有利用價值,決定報廢處置時,需借助信息化管理系統(tǒng),在網上公示報廢申請信息。在報廢申請信息網上公示后,留有相應的一段時間允許其他有需要的部門或社會單位申請購買使用,管理人員選定合適的申請人,相互協(xié)商成功后轉移固定資產的使用權,終止報廢申請。若在規(guī)定時間內,無申請信息或沒有合適的申請人,則報廢審批單位將對申請報廢的固定資產進行報廢可行性分析,最終將分析結果網絡公示。對報廢成功的固定資產,管理人員需將報廢信息在固定資產附有的RFID電子標簽中登記。除去保密性強的固定資產,所有資產的報廢信息都需在網絡上進行公示以保證整個處置流程公開透明。
(2)提高評估人員的專業(yè)素質。為防止還有剩余價值的固定資產,尤其是整體無使用價值而個別零件還可以繼續(xù)利用的設備,由于評估人員的不專業(yè),同意報廢申請,造成高校固定資產的價值損失,因此組建高素質的專業(yè)評估小組對于優(yōu)化固定資產處置報廢管理十分重要。高??梢云刚垖I(yè)人員,或者培養(yǎng)評估人員的專業(yè)素質,提高評估小組整體的專業(yè)水準。
教育事業(yè)一直是國家關注的重點,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論,將固定資產劃分為三個階段,資產購置的不科學、日常使用的不規(guī)范、處置報廢的不嚴謹所導致的一系列問題都表明探究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優(yōu)化路徑的迫切需要。本文針對資產生命周期的三個環(huán)節(jié)全方位探索管理優(yōu)化路徑,將優(yōu)化的管理方式輔以RFID技術以及信息化管理系統(tǒng),實現(xiàn)智能化的價值管理。在之后的研究中,應基于全生命周期進一步挖掘高校固定資產的管理難題并攻克,促進高校固定資產管理日臻完善。
參考文獻
1.王阿妮.加強高校固定資產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的對策.行政事業(yè)資產與財務,2017(28).
2.王雪梅.淺談高校招標采購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現(xiàn)代營銷,2018(11).
3.張曉,李霓.淺析高校固定資產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中國管理信息化,2018,21(22).
4.王明成.行政事業(yè)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探討.行政事業(yè)資產與財務,2017(31).
(責任編輯:蘭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