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昆山市花橋徐公橋小學 錢夢薇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應當強調學習者的主動性。很多事實表明,一個人若是熱衷于自己的工作,并付出相應的努力,他就能在工作中獲得一定的成就。學習也一樣,興趣常常是學習的助力。然而現(xiàn)代學生的學習興趣日趨減少,但無論如何,學習都是學生獲得豐富的課本知識和實踐經(jīng)驗的重要途徑。所以,學生如何在已處于被動學習的前提下獲得知識經(jīng)驗,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就成了實現(xiàn)有效學習的關鍵。
不可否認,隨著現(xiàn)代社會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學生接觸手機、電腦和其他電子產(chǎn)品的機會多了起來,又加上貪圖玩樂的天性,學生幾乎是處在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中。
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師可以通過小組競賽游戲讓他們體驗在班集體中學習的樂趣,再適當?shù)叵蚱錆B透語文課堂教學的必要性,從而降低學生的抵觸情結,使其端正學習態(tài)度,從而減少反復出現(xiàn)消極反應的次數(shù),提高其聽課效率。
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出現(xiàn)消極反應大多是因為他們無法管好自身的行為,教師應該立足學生實際,采取適當?shù)姆椒ㄊ箤W生學會如何在課堂上管理自身的課堂行為。首先,先檢驗學生是否能意識到自己出現(xiàn)了課堂消極反應,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后將自己認為在課上出現(xiàn)的消極反應做一個記錄。其次,讓學生對此次記錄進行自我評判,看看自己是否遵守了課堂紀律,如果不是,就應該進行自我調控,在反思總結中做到更好。
學生在同一個教學環(huán)境中學習,一定會受到彼此的影響。比如有一個學生在課上玩小玩具,這個舉動被其他同學看到了,勢必會影響其他同學學習注意力的集中,甚至還會吸引他們大部分的注意力。課堂上這樣的消極反應會傳染,但是換一個角度說,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會互相影響。與教師的口頭教導相比,學生之間的相互督促也許會更加有效。同學之間的競爭意識會使學生在教師面前表現(xiàn)出更好的一面,教師就可以通過獎懲的方式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使他們在相互督促中共同改善低效課堂的現(xiàn)狀。
首先,要根據(jù)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基礎制訂合理的教學目標,目標不宜定得太高或太低,要在學生可以完成并能有所提高的范圍內。教師應當及時對完成任務的學生進行表揚,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體驗完成任務的成就感,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進而有興趣攻克下一個難題,從而使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
其次,選擇教學方法時,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的方式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引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第三,在教學步驟和時間分配方面,教師要熟悉教學內容,合理分配時間,做到詳略得當,重難點突出,使學生明確每個課時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努力達到目標。
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出現(xiàn)消極反應多半是由于學生感覺自己成了課堂中的“局外人”,因為教師沒有關注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反饋,一味地向學生進行單方面的灌輸,導致學生對枯燥乏味的語文課堂失去了興趣。
因此,教師上課時一定要留意學生的反應,穿插一些提問,讓學生思考,學生在動腦筋的時候,思路也會不自覺地跟著教師走,這時候教師再做一些適當?shù)奶崾?,就能使學生醍醐灌頂,有一種茅塞頓開的通暢感,進而培養(yǎng)學生深入探究的好習慣。另外,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多給學生一些朗讀的機會,這樣既能提高他們的口語能力,也能使學生真正融入課堂?;蛘咂占耙恍┡c教學內容有關的趣味知識,讓課堂變得有意思起來。對于小學生而言,豐富有趣的課堂游戲也不失為一種吸引學生興趣的教學手段。
教師作為學生在課堂上關注的焦點,學生對其表露出的課堂情緒比較敏感,也很容易受到教師情緒的感染。每天清晨,當教師面帶微笑進入教室時,學生會對教師的形象備感親切,對上課也會抱著一種認真積極的心態(tài)。良好的教學氣氛是輕松的、快樂的,學生會被這樣的氛圍感染,學習動力也會比較強。上課時,教師要保持精神振奮,以飽滿的熱情感染學生,在朗讀時,教師可以通過有感情地范讀,幫助學生體會其中的情感。
然而教師也會有心情不好的時候,但是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一定要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在課堂上將自己積極、充滿活力的一面展現(xiàn)給學生。
教師提高自身的課堂應變能力不只是在課堂中,而是得從備課做起。如果教師不熟悉教材,在講課過程中就會出現(xiàn)內容不連貫,甚至卡殼等一系列的教學失誤,從而造成教學內容的混亂,學生在教師斷斷續(xù)續(xù)的講授中也無法獲得真正有效的信息,一堂課從開始到結束,學生都不知道教師在講什么,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師在上課前一定要對教材了如指掌,熟悉教學流程,才能在遇到教學中的“突發(fā)情況”時能坦然應對。
在課堂教學中,要巧妙應對學生的質疑和回答。如在面對學生提出的一些疑難問題時,可以將問題拋給全班同學,讓他們回家自行查閱資料進行思考,下節(jié)課通過小組討論來獲得答案。在面對學生給出的“另類”答案時,不要急于否定,可以請學生談談自己的想法,鼓勵學生做到勇于表達自我,激發(fā)他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如果學生明顯答錯問題時,教師也應該用委婉的語言和語氣告知,以免打擊學生舉手回答問題的積極性。
在課后,教師最好把在課堂上出現(xiàn)的“突然情況”記錄下來,并將其作個案分析,在思考、評價中自我總結,從而在之后的教學活動中提高自己。
在“立規(guī)矩”之前,教師首先要樹立自己的威信,傳統(tǒng)的師生關系本就包含著一層命令與服從的關系,現(xiàn)代社會雖然呼吁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但是在小學階段,主要是教師布置任務,學生嚴格完成,這就要求學生完全遵循教師的教導,主動完成學業(yè)。
教師在上課時要民主平等,鼓勵學生積極主動。但是在課堂紀律的管束方面,教師必須是嚴厲的,面對學生在課堂上出現(xiàn)的消極反應一定要及時制止,不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學生是否能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就在這幾年,放任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對其今后的學習將造成負面影響。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眼神示意開小差的同學,或者敲打開小差同學的桌面來提醒學生。面對情節(jié)嚴重的學生,教師可與該生單獨談話進行勸導。當班級里的大部分學生都能做到遵守課堂紀律,認真聽講時,該班的聽課效率和教學質量也會有所提高。
教師對于學生的教育固然重要,但若沒有家長的助力,學生也很難端正自己的學習態(tài)度。因此,教師必須及時與家長溝通,就學生最近的學習情況和家長進行一次簡單的談話,務必讓家長了解學生現(xiàn)階段存在的學習問題,家長也能因此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特點,幫助其端正學習態(tài)度。
教師可通過家長會,要求家長重視學生的學習情況,勤于檢查學生的語文作業(yè),有問題時多開導學生,減少他們因為學業(yè)困難而產(chǎn)生的消極情緒。給予學生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不單單只是物質環(huán)境,多陪伴學生,與學生溝通,關注學生各方面的發(fā)展,在與其他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幫助學生創(chuàng)造美好的將來。
在安排學生座位前,首先應該考慮學生的身高問題。如果高個子學生坐在前排,勢必會擋住后面學生的視線,就會影響他們的課堂聽課效率。因此,教師在安排學生的座位時,最好按照學生的身高排座位。
其次,還要考慮學生不同的課堂表現(xiàn),將那些極易開小差的學生安排在教師視線容易觸及的范圍內,這樣在上課時,教師也能及時加以提醒。
然后,再考慮學生的搭配問題。教師在安排座位時要避免扎堆現(xiàn)象,不要把課堂表現(xiàn)好或者是不好的學生分在一起,要根據(jù)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合理分配,如優(yōu)劣搭配可以培優(yōu)補差,動靜搭配可以調節(jié)氣氛,這樣不僅能夠維持課堂紀律,對學生各方面的發(fā)展也能起到促進作用。
如果學生有特殊情況,也要另作安排。比如有學生因為近視的原因坐在后排無法看清,或者有些同學紀律極差坐在前排會分散同學注意力,教師要根據(jù)實際情況來安排學生的座位,達到全班大和諧。
在許多學生看來,語文課是枯燥無味的。教師在課堂上講授的知識大多是一些需要記憶的文字材料,由于一些教師更看重學生成績的提高,對于教學過程的多樣化不夠重視,導致學生失去了對語文的興趣。小學生都是喜歡新奇事物的,在上課時加入一些直觀的圖片、悅耳的音樂、有趣的動畫會更受學生的歡迎。這樣不僅能吸引學生的興趣,還能讓他們在緊張的書面學習之中暫時得到放松,達到勞逸結合的效果。
閱讀可以提高語文水平,這對于語文教學來說是有利無弊的。學生在校期間能利用的資源不僅僅局限于教師和同學,還有圖書館內各種各樣的書籍。學生可以通過加大閱讀量來拓寬自己的視野,改變自己原有的看問題的角度。也可以通過做讀書筆記,培養(yǎng)自己勤于思考、勤于發(fā)問的好習慣。學生通過閱讀豐富了自己的內涵,就更容易在語文課堂上理解教師的講解,若是能站在不同的角度發(fā)現(xiàn)新的問題,更能促進自己和教師的共同成長,語文課堂也會變得趣味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