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林峰,李建喜
(1.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動物園管理處,江西南昌330025;2.江西省家畜血吸蟲病防治站,江西南昌330023)
2018年3月7日,本園一駱駝出現(xiàn)腹瀉,經(jīng)抗菌止瀉等治療兩周無效。后采用中藥治療,一周后痊愈。報告如下。
該駱駝精神、食欲尚可,粥樣糞便、無味、淡黃色。平時以青草、干苜蓿草和蔬菜為食。體重約700 kg,中等偏廋。立即肌肉注射氨芐西林鈉10 g,鹽酸消旋山莨菪堿10 mL,1次/d。治療1周后病情惡化,大便呈水樣、無味、淡黃色。立即改為輸液治療,并更換抗生素為頭孢曲松鈉10 g,1次/d。治療1周無效。且該駱駝對輸液抗拒,致使無法操作。
經(jīng)西醫(yī)治療兩周無效,遂考慮改用中藥治療。首先對其進行辨證,大便水樣,無味,屬寒濕。且無惡寒表現(xiàn),當屬里寒。歸為理中湯癥。采用理中湯的加減方附子理中丸口服治療,停用西藥,每次20粒(成人2~4粒/次),2次/d。并停喂青草,只給予干苜蓿和少量蔬菜。1周后大便正常。
通過該病例可知,只要辨證得法,用中藥治療野生動物疾病也可取得良好效果。特別是通過西醫(yī)治療無效時,不失為一手段。理中湯出自《傷寒論》,主治脾胃虛寒證,如寒性腹瀉和寒性嘔吐。由黨參、干姜、灸甘草、白術組成。方中黨參補脾益氣,扶正祛邪,為主藥;干姜溫中散寒,為輔藥;白術健脾燥濕,為佐藥;灸甘草協(xié)主藥益氣和中,緩急止痛為使藥。加入附子后使該方散寒能力增強,故使用附子理中丸治療。寒性腹瀉的特點為大便無味或只有腥味。性狀可為水樣或粥樣,也可為紅白相間樣。不能一見到紅白相間就定性為熱性。也可從舌脈判斷寒性腹瀉,多為舌色淡或白,脈浮緊。因該駱駝抗拒檢查,故未查舌脈。但從大便性質(zhì)推斷為寒濕腹瀉,也治療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