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彬敩
從本質上來講,語言是人們在互動交流過程當中必須用到的一種信息傳遞載體,不論是在政治性交流、文化交流活動中,還是在經濟交流活動以及日常社交中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漢語言可以說是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基石,這種語言文化在長時間的發(fā)展過程中會依照社會的變化以及人們的社交方式變化而不斷發(fā)展。
例如,在古代人們常用文言文形式來交流,到了現代人們的交流語言變得更加簡單易懂,而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漢語言文學面臨著又一次重大變革,一些新型網絡語言的出現,使得漢語言文學的發(fā)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諸多網絡新興用語逐漸被應用到了社會當中,相關的研究學者必須要有效分析出網絡語言與漢語言文學發(fā)展之間的關系,從而積極應對不利影響,保證兩種語言都能夠獲得持續(xù)有效的發(fā)展,方便人們的日常交流生活。
隨著我國語言文學研究學者對于網絡用語以及漢語言文學研究的不斷深入,經過長時間的實踐調查研究發(fā)現,兩種語言都具有各自的特點,而這些特點具有一定的差異性。
網絡語言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為創(chuàng)新性。在網絡環(huán)境當中,人們的一些奇思妙想都可以被模擬實現,在這種情況下,人們的自由天性得到了極大的解放,創(chuàng)造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而人們在進行各種創(chuàng)造的過程中語言也正在被有效開發(fā),一些在傳統(tǒng)意義上無法組成詞匯的字重新組合之后,在網絡上就變成了另一種語言。
例如“666”在網絡上就是“很厲害”的意思;其二為簡潔性。在網絡環(huán)境當中人們的社交更加注重效率,人們打字或者語音的過程都希望通過最簡短的話語來表達出一些意思。在這種情況下,人們?yōu)榱颂嵘咏涣鞯男蕰幸庾R地去簡化一些詞語,長此以往就形成了一些較為簡潔的網絡語言;其三為開放性。網絡世界屬于一個開放度大的環(huán)境,人們的言論自由在網絡上得到了充分發(fā)揮,任何社會群眾都可以在網絡上發(fā)布信息,還需雙向交流活動。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在交流期間所用到的網絡語言也就具有較強的開放性。
漢語言文學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為功能性特點。漢語言文學最早的形態(tài)為遠古時期的壁畫以及甲骨文,古代社會群眾在發(fā)明文字的初始階段,主要將其作為一種傳達個人意思的工具,屬于一種代替聲音以及動作的新型表達方式。漢語言文學出現的標志性事件就是《詩經》的問世,而漢語言文學出現之后對于人類的發(fā)展情感表達活動的豐富性提升都有著較強的輔助促進作用;其二為文學形式較為獨特。漢語言文學在發(fā)展的過程當中,會依照發(fā)展階段的不同而形成不同形式的文字,從本質上來講這屬于文字表達的最高形式,漢語言文學的表現形式較多。例如,小說文學、散文文學、史記文學等都屬于漢語言文學的表達形式,這也是漢語言文學的獨特性的重要表現。
從現實的角度分析,網絡語言在發(fā)展的過程當中有著較強的雙面影響??梢哉f,網絡語言屬于一把雙刃劍,其在推動漢語言文學發(fā)展的同時提升該種文學傳播的基礎上還會影響其功能性的有效發(fā)揮,這些消極作用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那么必然會成為漢語言文學發(fā)展的一大阻礙性因素。
另外,對于我國文化的傳承也會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從現實的角度分析,現階段常見的一些對傳統(tǒng)的成語以及名言進行改動。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一些小學生無法有效辨別正確的讀音以及字詞,那么就會導致其無法掌握正確的成語知識以及名人名言知識。例如,形容在一切事情上都依從的“百依百順”在網絡上被改變成一種廣告語“百衣百順”,如果學生沒有有效地對其進行辨識,那么必然會導致其對這一詞匯產生錯誤的理解。
在當今時代背景下,網絡用戶正在朝著低齡化的方向發(fā)展,這些用戶在長期受到網絡語言的影響下,就會養(yǎng)成一沖錯誤的表達習慣,并且在日常生活當中體現得較為明顯。這一問題必須要引起相關教育研究學者、語言文學研究學者的高度重視,有效地在教育領域中重點宣傳關于網絡語言對于漢語言文學教育功能硬性的信息,提升教師對于學生辨識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有效降低網絡語言對于漢語言文學發(fā)展的不利影響程度。
網絡語言之所以會降低漢語言文學的國際形象,主要就是因為網絡語言無序化問題現象較為嚴重。在當今時代背景下,我國正在朝著全球化的方向發(fā)展,各個國家之間的互動交流力度正在逐年提升,尤其是在教育中,各國為了互相交流一些學術上的知識或者為了培養(yǎng)國際化人才,都紛紛開展了交換生活動。在這種情況下,一些來到我國學習漢語言文學的學生人數正在逐年提升。而留學生來我國的主要學習目標就是學習一些漢語言文學和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但是在網絡語言的促使下,一些漢語言文學逐漸變得不規(guī)范不合理。在這種情況下,留學生所學習到的漢語言文學也并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文學,最終導致漢語言文學在國際上的形象變得不再高大上,地位嚴重降低。
另外,為了表現出新穎以及達到博人眼球的目的,一些影視作品制作者以及商品生產廠家在進行各項宣傳的過程中會有意識地運用一些諧音,例如《怦然星動》這一影視作品就起源于“怦然心動”這一詞,在這種情況下,就會潛移默化地改變一些詞匯的意思,使得一些求學者無法有效辨別正確的漢語言文學,最終導致漢語言文學的社會形象逐漸降低。針對這一情況,可以要求相關的使用者在使用這些詞匯之后要有意識地標注出正確的詞匯,從而提醒人們正確看待網絡語言。
網絡語言在發(fā)展的過程中可以有效彰顯出漢語言文學的生命力,同時還可以彰顯出文字與語言逐漸依照自身的特點進行創(chuàng)新從而實現有效傳承的目標。在當今時代背景下,語言要想有效地獲得發(fā)展并實現既定傳承目標,如果不能依照時代的變化而不斷進行革新,那么將很難被社會群眾所廣泛接受,進而逐漸被改變。而網絡語言的出現極大地促進了漢語言文學生命力的提升,是漢語言文學革新的重要推動力之一。相較于標準的漢語言文學而言,人們更加容易接受簡短的網絡語言,這種語言摒棄了漢語言文學的古板而生硬特點,有效地運用了詼諧幽默的表述方式來完成信息的傳遞,提升了人們信息交流的幽默性以及趣味性,在特殊情況下一些表情所表達出的感情要遠遠高于一些繁瑣的文字語言。歷年,漢語詞典都會進行更新,將一些新出現的詞匯以及語言收錄其中,供廣大社會群眾及學生學習。這也是漢語言文學在發(fā)展過程當中的優(yōu)秀環(huán)節(jié),是促進漢語言文學發(fā)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從實際角度出發(fā),網絡用戶之間的受教育水平以及文化水平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尤其是陌生人之間在進行互相交流溝通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一些誤會和誤解。在這種情況下,雙方之間就會產生一種溝通障礙,而這也是漢語言文學在網絡上應用的一個主要問題之一。在這種情況下,網絡語言的出現極大地緩解的這一問題,網絡語言絕大多數都是重新排列組合一些特殊的標點符號以及表情來進行情感的表達,可以有效地表達出豐富的感情,提升雙方之間交流溝通的溫馨度,降低冰冷交流的感覺。
另外,網絡語言的形式也較為淺顯易懂,交流溝通的雙方可以很快地了解到各類內容的核心含義,以此來有效降低文化差異所帶來的交流溝通阻礙性問題,從而有效地提升雙方之間的互動交流溝通順暢程度。
除此之外,漢語言文學當中存在著一些較為生僻且復雜的字詞,而在網絡語言中這些字詞得到了有效普及,如最為常見的“囧”字,在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很少會用到這個字,但是在網絡大環(huán)境中,以該字為原型的表情在網絡大環(huán)境下流行開來,而該字也得到了有效普及,被社會群眾所熟知,諸多社會群眾對于該字也表現出了濃厚的使用興趣,而這一過程同屬于一種漢語言文學傳承的過程。隨著我國與全世界各國之間的有效接軌以及全球化發(fā)展進程的不斷推進,現階段,各國之間的距離在網絡技術的影響下正在逐漸縮短,網絡語言也沒有國界之分,在這種的大環(huán)境下,一些漢語言文學將更容易被推向世界,進而得到廣泛的傳承。
綜上所述,對于漢語言文學的有效傳承不僅僅是我國政府部門所積極倡導的一項重要工作,同時也是保證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產物得到有效弘揚的基礎保障性工作?,F階段,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網絡用戶的數量正在與日俱增,在當前大環(huán)境下,人們在網絡技術的沖擊下都紛紛開始了創(chuàng)新語言的活動,為了能夠有效地用最簡短的話語表達出最多的含義,人們會有意識地去重新排列組合一些文字以及表情,這一過程同屬于漢語言文學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過程,可以說網絡語言的出現對于漢語言文學的發(fā)展有著較強的輔助促進作用,但是一些消極影響也要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