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天津市靜海區(qū)大邱莊中學,天津 301610)
教育是一種培養(yǎng)人的活動,并通過育人活動促進個體的個性化和社會化發(fā)展,從而適應社會生活的發(fā)展變化。然而,學校的學科教學也是為“教書育人”進行的課程教學,每個學科對學生“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提高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并且為學生適應社會生活提供條件。就高中化學學科而言,是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重要內容之一,為學生了解生活常識,提高化學學科知識和專業(yè)技能創(chuàng)造了學習條件。與此同時,讓學生從高中化學的學習中,提高了解決社會問題的能力,為社會生活的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然而隨著教育的改革,傳統(tǒng)的化學教學模式?jīng)]有真正為學習化學學科提供有利的條件,教師是整個教學過程的傳授者,學生只是知識的接收器,完全沒有調動自己對化學學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就如高中化學“氫氣在空氣中燃燒”的實驗課教學,教師是一味地為學生演示講解“氫氣燃燒”的過程,歸納出“火焰呈現(xiàn)淡藍色”的實驗結果,學生只是簡單地觀看教師演示實驗,聽教師總結知識,從而死記硬背下“氫氣在空氣中燃燒的反應變化”。那么,針對化學實驗課教學存在的問題,教師需要如何改革化學課堂教學的模式,運用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有效地完成實驗課教學要求和目的,提高學生化學實驗操作的能力呢?本文就高中化學課程分析,根據(jù)教師與學生的教學作用,從教師“教”和學生“學”的角度提出以下教學策略,解決化學實驗課的教學問題。
因此,化學教師在設計化學教案時,要優(yōu)先考慮學生的階段特征;再結合課程內容分析知識,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指引學生有效地學習知識內容。例如:教師在設計“蠟燭燃燒”的教學過程時,可以就學生現(xiàn)階段的知識儲備,讓學生分組準備蠟燭和火柴兩種實驗器材;再分工進行實驗操作,使每位學生都積極參與到實驗過程中,能以實驗正確判斷蠟燭燃燒的反應,以及加深對蠟燭火焰層次的認識。因此,在化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先了解知識內容的難易性,根據(jù)學生的個性特點激起學生對知識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能讓學生真正參與到實驗操作課中。
化學是一門實驗操作性學科,知識不是簡單的理論總結,是在實驗過程中的總結歸納。就如高中化學,是以實驗操作居多,各種方程式、化學物配置等都要從實驗課中獲得,并理解其中的變換規(guī)律和原理。因此,教師要精心設計實驗課,讓學生能真正從實驗課的學習中提高化學知識,發(fā)展創(chuàng)新思維,創(chuàng)新化學學習方法,從而培養(yǎng)自己對自然學科的學習感情。教師必須以學生的認知發(fā)展為主,結合化學實驗課程內容的難易設計實驗課,把學生的學習興趣真正帶動到實驗操作過程中,能真正從實驗課學習化學學科和提高化學知識,并能靈活運用該實驗的過程與方法進行其他實驗的操作,理解掌握其他化學物的變化,把化學知識與社會生活聯(lián)系起來。那么,學生要如何轉換學習方法,以不同的方式適應實驗內容的學習呢?
化學作為高中課程的重要學科,對學生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化學知識也是學生適應生活的需要。因此,學生要在學校認真學習化學,完成高中授課的要求。那么,作為化學學科學習的主體,學生要如何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全身心投入到化學學習過程中呢?學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調動主動性:
1.培養(yǎng)化學學科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動力,正因為興趣的激發(fā),帶動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因此,學生要從各個方面考慮,培養(yǎng)自己對化學學科的興趣,把化學學習作為樂趣的源泉,讓自己真正投入到化學的學習。例如:高中化學第三章《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甲烷》的一節(jié)學習,學生可以從生活中搜集有關“甲烷”的生產(chǎn)應用,結合操作準備“甲烷燃燒”的實驗操作過程,以成功的實驗操作激發(fā)自己組織實驗操作的興趣。與此同時,培養(yǎng)自己對該節(jié)內容的學習興趣,真正理解掌握“甲烷”,能在生活中有效地利用有機化合物——甲烷。
2.積極配合教師實驗演示,提高自己的實驗操作能力。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也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因此,學生要主動配合教師的教學過程,緊跟教師的教學思維。在課堂上,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能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和解決問題。例如:當化學教師做“電解H2O”的實驗時,學生必須在認真預習實驗的過程,找出該實驗的重難點,與教師交流學習。正如這個實驗的內容,學生可以就“電解H2O”的實驗指導,認識水里包含的“H2”、“O2”的物質。并根據(jù)教師實驗過程的操作,提高自己親自實驗操作的能力。
實踐出真知,知識需要在實踐中進行檢驗。因此,學生在學習化學學科時,要協(xié)調動手和動腦能力,把實驗與知識結合起來理解理論問題。例如:學生可以自己在課后操作“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的反應”,然后以實驗了解木炭燃燒發(fā)出白光,放出熱量的知識內容,并能在社會生活中運用木炭燃燒的原理解決問題。另外,可以做“乙醇的氧化反應”的實驗,從實驗操作過程了解到:在一定條件下,乙醇可以和氧化劑發(fā)生反應。
實驗課是化學教學中的重要內容,是為提高學生化學知識的學習過程。因此,學校不能忽視化學實驗操作的教學,必須積極的完備化學實驗器材,為教師和學生進行實驗操作提供有利條件。然而,教師要創(chuàng)新實驗教學方法,不能僅僅向學生演示并傳授知識,還要給予學生自行操作的時間,正確指導學生進行實驗課的學習。學生要積極投入化學學科內容,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參與實驗課的操作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