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芬
(武警工程大學,陜西 西安 710000 )
大學物理實驗對學生來說,能夠提升很多方面能力,提高自身創(chuàng)新意識,增強自己實踐能力,是學習物理知識的起點,為今后學習更深層次的課程鋪平道路。鑒于此,大學物理實驗在教學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我國在教學方式方面存在著許多問題,實驗教學的結果達不到預期,對教學方式的改革迫在眉睫。隨著信息化步伐的加快,我國教學行業(yè)也要引入信息化,教育信息化不但能夠提高教學水平也能豐富教學方式,對大學物理實驗教學也是一條明路。虛擬仿真技術是信息化體系中的一個模塊,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如果能將虛擬仿真技術運用到實驗中去,就能讓教學質量得到提高。
在過去的物理實驗教學中,學生對單個課程的學習有著較多的步驟,課上操作、數(shù)據(jù)處理、書寫報告等。在課程學習之前,因為沒有實驗儀器,對課程的學習起不到很好的效果,在教材的敘述中,對知識理解不全面,這就失去了課前準備工作的意義。在講課時,老師對實驗進行論述和實踐之后,學生也只是照搬照做,完成老師給的任務,做完任務后,對實驗認識膚淺,無法深入了解,做不到對知識的拓展。在這種教學方式下學生的積極性往往得不到提高,學生得不到知識的全面理解,讓教學事業(yè)缺少活力
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越來越多的學生不重視基本課程學習。在完整的物理實驗教學中,一個章節(jié)至少要三個課時才能完成,在上課過程中老師要對物理實驗進行講解,通過實驗展現(xiàn)給大家,在課上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去進行知識總結,無法對物理實驗進行全面了解,在課下,學生們在相互交流時因為沒有實驗儀器作為參考,對知識理解不到位,學習難度較大,對學生積極性有著負面影響。
在過去的物理實驗教學中,老師對學生成績的評判都是根據(jù)課上操作、數(shù)據(jù)處理、書寫報告三方面來判定學生的學習成績。但是在進行判定的過程中,老師主觀意識強,無法全面的將學生的能力進行層次劃分。
目前我國大部分物理實驗課都有著教學規(guī)劃,在實驗器材方面各個學校的教育支出不同,實驗器材有著差異,另一方面,學校對實驗室開放的要求非常高,非上課時間根本無法使用器材,所以學生在下課時根本得不到實驗工具的幫助,這對學生的自主學習有著影響。
虛擬仿真是以計算機為媒介,創(chuàng)造出一個虛擬環(huán)境,在虛擬環(huán)境里進行相關操作。
虛擬仿真技術是信息化時代的產(chǎn)物,為物理實驗的進行創(chuàng)造了新的環(huán)境。在物理實驗中要想運用虛擬仿真技術并不困難,把實驗的相關信息輸入給仿真程序,在程序中進行相應的操作。舉個例子,在物理力學的實驗中,在機械能守恒定律的研究中,小球擺動的過程要受到空氣阻力的影響,因為小球本身質量低,空氣對其的阻力會加快小球機械能量的流失,對實驗結果有著大小的影響,另一方面小球也受著牽引繩的制約,因為小球是懸掛在支架上,如果擺動小球的力量過大,那么牽引繩對小球的制約就越大,讓實驗結果多少會有偏差,對實驗結果專業(yè)性產(chǎn)生影響。如果在次實驗中引入虛擬仿真技術,在仿真程序中輸入能量守恒的相關信息,讓小球在程序中發(fā)生擺動,系統(tǒng)也會自動記錄小球的相關數(shù)據(jù),以及其他參數(shù)的信息,讓實驗結果呈現(xiàn)在學生眼前。在物理電學方面,在“半值法測電流表內阻”實驗中,如果讓學生在實驗室中進行相關操作,因為學生人數(shù)較多,老師無法顧及所有學生,在使用電的過程中,誰也無法保證危險不會發(fā)生,此外要想讓實驗結果更加專業(yè)化,那么對相關參數(shù)就要做出多次試驗,假設在實驗室中進行,花費時間就非常長,還有在使用半值法時,就要求對每一個儀器都要進行相關檢測,并連接成一個整體,在此基礎上才能夠對電路展開研究。鑒于以上幾點,在此實驗中如果使用虛擬仿真技術,在系統(tǒng)中進行相關操作,不但可以降低風險,還可以增加效率,可以提高實驗結果的準確性。
在以上兩個案例中,展現(xiàn)了虛擬仿真技術在物理力學和電學方面的作用??梢员砻魈摂M仿真技術對物理實驗教學有著重大意義。
在大學的物理實驗研究中,因為它本身的特殊性,更多的是要求學生自己動手動腦,這樣才能增加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增強學生的素質修養(yǎng),這樣才能夠讓教育事業(yè)取得進步,為教學的信息化發(fā)展提供經(jīng)驗,使教育事業(yè)取得進一步發(fā)展,實現(xiàn)教育興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