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巖
(河北省張家口市崇禮區(qū)第一中學,河北 張家口 076350)
如何在有限的課時內(nèi)高效完成諸多教學內(nèi)容,乃至培養(yǎng)學生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與水平,真正有效的提高其信息技術素養(yǎng)就顯得至關重要。面對學生信息技術基礎知識水平、基本技能掌握程度顯得尤為參差不齊、絕大多數(shù)學生普遍缺乏基本的信息技術素養(yǎng),特別是剛?cè)雽W的初一新生,如果不予以嚴格的管理,他們在課堂上往往會出現(xiàn)打字“一指禪”,上網(wǎng)“聊天”、“玩游戲”等不良習慣。究其原因是其在小學階段時對信息技術知識的了解與能力的培養(yǎng)上大多缺乏正確的引導,計算機大多成了他們手中的智能玩具,而不是能幫助他們學習與發(fā)現(xiàn)、甚至可以創(chuàng)造發(fā)明的朋友。因此,盡快進行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有效教學策略和方法的探討是有必要的。
直接傳授法是我國傳統(tǒng)的一種教學法,就是教師對學生所學知識進行細致系統(tǒng)地講解,以教師的傳授講解為主。其他學科現(xiàn)在對其詬病比較多,認為老師的過多傳授打消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然而就信息技術課來講,這種教學方法對于信息技術常識性的知識教學,是一種行之有效的的教學方法。例如:在講解"信息"、"信息技術"等概念性知識時,教師可以結合現(xiàn)實生活中的實例并引入其它學科的相關知識進行講解;在講解計算機的組成,計算機的硬件系統(tǒng)時,可以結合相應的計算機器件,清晰地展示給學生,并運用恰當?shù)谋扔鬟M行講解。這種教法針對基礎性知識,有很強針對性,知識系統(tǒng),便于學生掌握信息技術常識性知識。
示范展示法就是由教師展示具體計算機操作,學生從教師具體的示范性操作中,學習計算機操作的步驟和方法。這種教學方法在信息技術學科教學中是一種重要而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其應用主要有兩大方面:一方面是操作姿勢的示范展示,如操作計算機的坐姿,教師通過自己的坐姿展示給學生,使學生明白怎樣做才是正確的坐姿;操作鍵盤、鼠標的指法,教師可以通過自己操作,演示給學生,使學生在學習中掌握如何操作;另一方面是計算機軟件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驟的示范。比如在講資源管理器時,對于文件夾的創(chuàng)建,其操作步驟為:1、進入到指定位置;2、選擇"文件――新建――文件夾";3、轉(zhuǎn)換輸入法;4、把鼠標移到新建文件夾,點右鍵,選擇重命名;5、輸入文件夾的名字;6、確定。全部步驟操作完成。教師可以借助計算機投影儀或網(wǎng)絡教學系統(tǒng)或多媒體廣播系統(tǒng)進行一步一步地演示。示范展示法能夠很直觀地讓學生從教師的示范操作中學到具體的操作方法,從而有效地完成學習任務。
同步教學法就是學生與老師同步進行操作(或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同步進行操作),學生在操作中掌握所學知識和操作內(nèi)容。教師學生同步,就是教師在教師機上操作,而學生在學生機上按老師的講解步驟,一步一步跟著操作,邊講邊操作,師生同步操作,老師講的輕松,學生學得明白,便于知識技能的掌握。同步操作法主要用于操作性較強的學科教學,信息技術課實踐性強這一特點使這種教學方法在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中有著更為重要的作用。
達標式教學法就是教師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進度,結合學生學習實際情況,給每節(jié)課制定出切合實際的目標任務,讓學生通過學習,努力在本堂課里完成教師預定的目標,達標式教學法多用于信息技術操作方面的內(nèi)容教學,其核心在于任務的確定,任務定得太多太難,學生無法完成,任務定得太少或太易,則造成時間浪費,它是教學成敗的關鍵。達標式教學針對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其任務的含義和完成方式不完成一樣。目標在含義上有以下幾種:一種是操作數(shù)量上的目標,如學生學習漢字輸入后,教師要學生完成一段文字的輸入;一種是操作速度上的目標,如學生學習指法時,完成了所有字母鍵的學生,教師要求學生輸入速度應達到多少以上;一種是操作質(zhì)量上的目標,如學生學會畫圖后,教師要求學生畫一幅完整的畫,要求主題鮮明,色彩協(xié)調(diào),充分使用畫圖技巧。完成目標的方式主要有:一種是全體同學都按同樣的要求完成任務。這主要是指教師在講信息技術的一些基礎操作時,要求所有學生都必須掌握的內(nèi)容,如:窗口的使用,創(chuàng)建文件夾,保存和打開文件等;另一種是根據(jù)學生的能力,分別完成難易程度不一樣的目標,如學生學完指法后,優(yōu)生要求達到正確率100%,速度80以上,中等生要求達到正確率100%,速度50以上,而學困生要求達到正確率100%,速度20以上。
伙伴教學法是指由一個學生教另外一個學生的個別化教學方法,多用于課外活動,是一種輔助的教學方法。對于 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來說,伙伴教學是由信息技術知識基礎好(特別是家庭經(jīng)濟相對較好,有計算機的學生),學得好,學有余力的學生,經(jīng)過適當培訓,和基礎差,學得不好的學生的"伙伴"結對,進行學生間的互助教學。這種"師生關系"可以在課上存在,也可以延續(xù)到課下?;锇榻虒W法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之間互助,特別是課外的互助,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加深學生之間的友誼,可謂一舉多得。
當然,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中注重以學生為主體,以操作技能培養(yǎng)為主線,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多種教學方法綜合運用于教學實踐,使學生在實踐中嘗到成功的快樂,這是信息技術教學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