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妙君
(廣東省普寧市下架山中學,廣東 普寧 515323)
引言:為什么要進行英語閱讀技能的教育培養(yǎng)?因為閱讀是學生進行交流之前的一項基本能力的體現(xiàn),所以說如果教師只是一味地通過讓學生通過記憶、翻譯的方式進行閱讀理解能力的鍛煉,無疑是本末倒置。英語閱讀的教導應當采用開放式的教學方法,尤其是在初中階段,更加要加強對學生的開放式教育,讓學生能夠真正地融入到英語閱讀教學中。
在英語閱讀的學習過程中,對閱讀文章的背景環(huán)境的了解至關重要。而在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經(jīng)常會忽視這一點,在對一篇文章進行理解時,只是通過對文章語句的理解進行推測,這樣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升。教師在教學英語閱讀的過程中,一定要重視這一點,在進行教學時,可以先向學生介紹文章的背景環(huán)境,從而展開開放的討論話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從而讓學生在共同探討中初步地了解文章的基本背景內(nèi)容【1】。
比如說,教師在教學Unit11 “Sad movies make me cry”這部分內(nèi)容時,因為這篇文章的主題是關于悲劇讓人感覺到很傷心,教師可以在進行教學時,先利用語音播放器向學生們播放《Yesterday once more》這首經(jīng)典的、富含悲傷情調(diào)的歌曲,在學生聽完之后,教師可以詢問學生的感想:What do you think of this song? Do you like this song?What kind of music do you like?。通過這一系列的問題引發(fā)學生對悲劇色彩的思考,學生可以進行相互的了解述說,了解到為什么sad movies會讓人哭泣,在學生進行相互的了解之后,教師可以播放一段《Titanic》的相關片段,讓學生更加深刻地感受悲劇帶給人cry,這樣學生再去進行文章本身的學習時就能夠更好地去理解文章主題。在這樣的開放式閱讀氛圍下,學生可以對英語閱讀的學生產(chǎn)生極大的興趣。從而提升學生學習英語閱讀的效率。
英語閱讀是并不是去理解英文涵義的過程,它是對作者心理、所處環(huán)境、情感等各方面要素的猜測與感受【2】。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能夠根據(jù)即將教學的閱讀內(nèi)容,提前設計好相關的開放式閱讀任務,最大程度地提高學生在學習英語閱讀過程中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在積極地進行教師所設計的任務過程中充分地感受英語閱讀的趣味所在,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初中英語閱讀的基本能力。
比如說,教師在教學Unit3 “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這部分內(nèi)容時,教師可以嘗試設計一個開放式的閱讀任務來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通過開放式任務開始對英語閱讀的學習。任務如下:讓學生利用圖片、肢體言語、口述的方式表達出文章中的clean、rubbish、mess、chore這些信息的涵義。然后再向學生提出一個問題:Do you like cleaning?。在這樣的開放式任務下,學生能夠在自行尋找圖文表達文章中的基本詞匯涵義時,可以更加高效地掌握這些信息,而且掌握的過程中學生能夠保持著最大的熱情。另外教師通過提出問題,進一步地拓展了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程度,對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有著很大的提升。
教師通過組織一些開放式的閱讀活動,同樣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英語閱讀內(nèi)容的理解程度。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需要學習的閱讀內(nèi)容的不同類型,以相關的閱讀主題作為主線,有針對性地組織一些相應的閱讀活動,讓學生能夠在活動中享受英語帶來的趣味的同時,也進一步地理解英語閱讀內(nèi)容。
比如說,教師在教學Unit7“Will people have robots?”這部分內(nèi)容時,這篇文章的主要思想是關于在未來人類是否應當讓機器人幫助自己做好一切的話題,教師可以根據(jù)這個爭論點開展有關“人類是否要擁有機器人”的英語閱讀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手機相關的資料,確定自己的觀點,然后開展一場英文閱讀辯論賽,讓學生在活動中各抒己見,這樣,學生就可以從更深的層次上理解原文,加深對英語閱讀的理解程度。
總而言之,開放式的閱讀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是必須進行推行的一種教學方式。教師要不斷地對自己的教學方法進行改善,讓開放式的英語閱讀教學方式變得越來越完善。在這樣的開放式教學模式下,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趣味、英語閱讀能力以及對英語閱讀的理解都能夠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從而為學生以后的英語學習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