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夢詩
(湖南省邵陽市隆回縣南岳廟中心小學,湖南 邵陽 422000)
由于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斷深入,使得傳統(tǒng)的小學教育模式在不斷進行著改變,同時我們也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發(fā)現了許多存在的問題。這主要是由于當前的教育模式過于生硬,不具有創(chuàng)新性,使得小學語文課堂的氣氛沉悶,學生也提不起對于小學語文的學習興趣。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推行快樂的教育理念是十分有必要的,也是當下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重點和主要工作。
快樂的教育理念想要實際應用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首先要確定學生為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同時教師也需要重新審視自身的課堂地位,要以引導者和組織者的身份帶動課堂氣氛,讓學生根據實際的教學內容自然而然的跟隨課堂節(jié)奏,以此增加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真正參與到教師根據教學內容設定的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之中,以符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生各不相同的學習水平。這樣在提高學習效率和教師的教學效果的同時,也能貫徹快樂的教育理念,從而使得小學語文課堂的氣氛變得更加生動活潑。例如,在學習標點符號的運用時,教師應與學生一起探討標點符號在文章中發(fā)揮的作用,并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其真正能夠參與到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去。還可以設計一些關于標點符號的填寫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掌握標點符號的正確用法。通過這些新式的語文教學方法既能夠提升師生之間的互動性,也能確定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同時,在教師制定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時,也要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制定教學方案,通過與學生的溝通,找到學生在語文知識學習方面的不足,從而使學生在學習時能夠找到符合自身學習特點的學習方法,將其從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變?yōu)槟軌蛑鲃訉W習的課堂內容制定者。在提升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主體作用的同時,也讓其獲得了更多主宰課堂教學活動的權利,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在語文學習中感受到快樂。
快樂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讓那個學生在語文知識的學習中感受到語文的獨特魅力,從而使得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因此對于目前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來說,首先要進行的工作就是對傳統(tǒng)語文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生理和心理發(fā)育都不成熟,這就使得他們對于事物有較強的好奇性,并對有趣的教學活動有著較高的積極性,也更容易在新型的教學模式下感受到學習的快樂。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以充分了解學生的興趣點、個性特點以及最能接受的語文教學方式,并通過這種方式了解到學生在語文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有哪些吃力的地方。針對這些問題制定教學方案,以攻克學生的學習難點,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融合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有趣的教學模式,將生動的教學方式應用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例如,多媒體教學是一種近些年被廣泛應用的教學方式,因其能生動的將課程以動畫或圖片的方式展示出來的特點被越來越多的應用在了課堂教學中。尤其是對于小學語文學科來說,更有著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關鍵作用。教師可以在備課時將課文的主要內容編制成教學動畫,以此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不僅能使課程知識直觀的向學生進行展示,還能讓學生感受到語文知識的趣味性。例如,漢語拼音對于學生來說是比較抽象和枯燥的,教師在教學時就可以將拼音的書寫方法和正確的拼寫方法編織成教學動畫,使得學生能夠充分掌握到拼音的特點和書寫方式,從而感受到語文知識的魅力并感受到語文課堂教學的樂趣。
課堂氣氛是否生動活潑,其關鍵就在于師生之間的關系,因此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平等地位和關系的融洽程度是影響課堂氣氛的關鍵因素。新的課程改革工作中也明確提到了構建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是目前的工作重點,并列舉出了一系列改善師生關系和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性的工作方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利用這些工作方法,以平等的身份與學生進行交流,交流的內容既可以是學習經驗,也可以是語文教學過程中需要改進的地方。這樣教師才能站在學生的角度對語文教學方式進行完善,從而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通過對大量的教學實例進行分析,我們發(fā)現平等的師生關系有助于使學生的心情更加輕松,同時課堂學習思維也更加活躍,能夠及時在課堂上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從而加深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掌握。要構建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首先要從關心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入手,改變教師在學生心中高高在上的觀念,以平等的姿態(tài)了解學生在學習以及生活中的困難,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系和愛護,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習過程也更加快樂。其次是要多對學生進行鼓勵,由于小學生的自尊心較強,這就使得教師的評價對于小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積極正面的教學評價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從而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性,使學生真正感受到學習的意義和快樂。
將快樂的教育理念融入到小學課堂教學中對于提升教學效果有著重要作用,在增強學生自信心的同時,更能提高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因此教師更應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新出更多有趣的教學活動,使得學生能夠真正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